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混凝土用CS-1型复合掺合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桂忠 《建筑施工》2005,27(11):61-63
混凝土配比中,采用工业废料高钙粉煤灰替代水泥用量,由于其不特定性而掺量受到限制(一般小于20%),为了充分利用高钙粉煤灰的潜在活性,提高掺用量,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或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减少混凝土裂缝,采用高钙粉煤灰中掺加辅助添加剂的CS-1复合掺合料,通过不同掺合量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CS-1复合掺合料替代水泥可提高到30%~40%其混凝土强度(尤其是后期强度)、膨胀收缩情况、坍落度经时损失等指标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云南省小龙潭电厂含钙量为35-50%,f-CaO为6-15%的高钙褐煤碱性灰,对粉煤灰掺量高达70%的高钙粉煤灰水泥及掺量为35%的高钙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进行早强效应及水化历程与机理的系列研究。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以往大掺量高钙粉煤灰由于f-CaO等含量过高而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难题,并以试验资料为依据,阐述导致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及解决与改善的途径。否定了高钙粉煤灰不能大量使用的观点。本文属于高钙粉煤灰水泥的抗压强度、安定性、  相似文献   

3.
高钙高硫酸盐粉煤灰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钙高硫酸盐粉煤灰配制水泥砂浆和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用50%~60%高钙高硫酸盐粉煤灰代替水泥配制的水泥砂浆和混凝土,3d早期抗压强度虽然低于没掺粉煤灰的对比样,但后期强度增长迅速,90d抗压强度均达到或超过对比样;掺灰量低的强度提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高钙粉煤灰混合水泥体积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试验研究了高钙粉煤灰混合水泥硬化水泥浆体的体积安定性和自由线膨胀率,探讨了高钙粉煤灰中游离氧化钙对混合水泥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无论是掺加原状高钙粉煤灰还是经机械力化学改性后的高钙粉煤灰,混合水泥的雷氏夹膨胀值均随高钙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类别高钙粉煤灰对混合水泥净浆自由线膨胀率的影响规律也与其相似。混合水泥中由高钙粉煤灰引入的游离氧化钙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会产生突变,混合养护条件下高钙粉煤灰混合水泥净浆能否补偿收缩取决于由高钙粉煤灰引入的游离氧化钙量。  相似文献   

5.
康伍常  史千 《混凝土》1993,(6):14-16
本文通过锦州热电厂增钙粉煤灰和混凝土中应用研究,利用适当粉磨和掺用自制的ZFS-1外加剂处理粉煤灰,成功地解决了此增钙灰的安定性严重不良问题,提高了粉煤灰的活性,改进了粉煤灰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在粉煤灰掺量70%,替代水泥35%的情况下,成功地配出与基准混凝土力学性能相当的粉煤灰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高钙粉煤灰掺量下,抗碱玻璃纤维对水泥浆体膨胀、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高钙粉煤灰的膨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改善高钙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体积稳定性。同时掺加硅灰还能够提高掺玻璃纤维高钙粉煤灰水泥砂浆的和易性和强度,并减少其膨胀。  相似文献   

7.
高钙粉煤灰由褐煤、次烟煤燃烧后形成。与低钙粉煤灰相比,硅铝含量较低,钙含量高。由于它含有较多游离氧化钙,在水泥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如何确保水泥安定性,在水泥中充分利用高钙粉煤灰就成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年来通过大量研究证明,采用磨细粉煤灰、掺加矿物质混合材和外加剂、确定掺量等技术措施,不仅能有效控制高钙粉煤灰对水泥安定性的影响,而且能改善粉煤灰水泥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低,加之磨细粉煤灰供应不足,妨碍了它的生产和应用。国家标准规定:无筋干硬性砼和砂浆中,粉煤灰不宜超过40%。采用复合外加剂,能提高原状粉煤灰的掺量及早期强度,配制出>40%的高掺量粉煤灰水泥。试验证明,掺30%~50%的粉煤灰水泥在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对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粉煤灰具有填充和活性效应 ,可赋予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一系列优良性能 ,如良好的抗氯离子渗透 ,抑制碱集料反应等特性。粉煤灰品质、水胶比、掺量等对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孔结构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压汞法对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的孔结构进行研究。1试验材料(1)水泥 :葛州坝工程局水泥厂生产的525号中热硅酸盐水泥 ,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2)粉煤灰 :重庆热电厂的Ⅰ级低钙灰 ,其性能见表1。(3)外加剂 :SA -1高效减水剂 ,粉煤灰活性激发剂SA -1 -1。2配合比及试验结果试验配合比见表2 ,按标准稠度分别配制试件。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泥-膨胀剂二元复合胶凝材料和水泥-膨胀剂-粉煤灰三元复合胶凝材料,这两种胶凝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具有良好体积稳定性的高性能膨胀混凝土。研究表明:存在一个最优辅助胶凝材料掺量组合,在此条件下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膨胀与强度的协调性,在水泥-膨胀剂体系中,膨胀剂掺量范围在6%~12%,其中掺6%~8%适用于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掺8%~12%适用于填充性混凝土。在水泥-膨胀剂-低钙粉煤灰体系中,CSA合理掺量范围为8%~12%;在水泥-膨胀剂-高钙粉煤灰体系中,合理掺量范围是6%~8%。粉煤灰的掺入可以削减由于膨胀剂过量而导致过高的限制膨胀率,从而避免由此造成的膨胀破坏现象,低钙粉煤灰的作用优于高钙粉煤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粉煤灰活性激发剂在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体系中的作用机理。通过激发粉煤灰活性 ,达到高掺量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配制混凝土生产砌块的目的 ,产品质量保证 ,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利用高游离钙粉煤灰(f-CaO=7%~11%)配制墙体水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在明,采用磨细加。与掺加少量CaCl2的方法可配制出:高钙灰掺量30%~40%,安定性与强度均满足要求的425#墙体水泥。  相似文献   

13.
高钙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钙粉煤灰在外掺剂的活性激发下,可替代水泥、石灰生产实心砖、空心砖、空心小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研制的产品符合同类产品的国家标准,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吃灰量大等优点,为高钙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超  石磊  李盖  孙亚磊 《四川建材》2011,37(3):9-11
通过对含钙量10%以上的高钙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改性,抑制高钙粉煤灰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弱点。结果表明:粉磨是解决高钙粉煤灰水泥安定性不良的有效途径,分别粉磨比混合粉磨效果更有利于安定性合格。其次,加水陈化的方法可有效消解游离氧化钙,使高钙灰的掺灰比例上升到70%,而安定性仍然合格。随高钙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浆体的流动性能变好,减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经过微波辐照,其活性得到提高。调节微波功率和时间,确定最佳的微波辐照参数。结果表明,采用450 W微波功率辐照10 min,粉煤灰活性提高效果最明显。将微波辐照的粉煤灰与水泥熟料混合,制备大掺量粉煤灰水泥。砂浆强度试验显示,当II级粉煤灰掺量达40%时,3、28 d强度满足32.5级粉煤灰水泥国家标准的强度要求。对微波辐照的粉煤灰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1 100 cm-1附近强吸收区Si-O伸缩振动频率与粉煤灰活性存在对应关系,即Si-O伸缩振动频率越低,其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情况,阐述了粉煤灰的强度效应和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特性,指出高掺量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节约费用,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粉煤灰配制成的粉煤灰砼,其3、7天早期强度比基准砼低10~20%。为增加粉煤灰掺量,节约水泥及提高粉煤灰砼的早期强度,进行了增钙对粉煤灰掺量,砼强度发展和砼性能的影响问题的试验研究。试验得出:炉内增钙和外增钙粉煤灰都能提高粉煤灰砼的早期、后期强度及碳化性能;采用蒸汽养护和外增钙可明显提高粉煤灰砼的强度和耐久性及增大粉煤灰掺量。  相似文献   

18.
高惨量粉煤灰混凝土水化进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王成启 《混凝土》2001,(3):23-25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期二次水化较为缓慢,随后二次速度逐渐加快,激发剂能显著提高粉煤灰的活性,加速高掺量粉煤灰二次水化反应。通过掺加激发剂、减水剂和控制水胶比,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是可以满足工程需要的。  相似文献   

19.
陈怡晖 《广东建材》2012,(12):32-33
本文研究了高钙粉煤灰的掺量对水泥砂浆的强度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高钙粉煤灰后的抗压与抗折强度都比不加粉煤灰的基准配合比要低,但是掺入量为10%和20%的在28天后的强度与纯水泥不加高钙粉煤灰的基准配合比相近。而加高钙粉煤灰砂浆的干燥收缩均小于不加高钙粉煤灰的基准配合比砂浆的收缩,说明掺加适量的高钙粉煤灰,可以起到补偿干燥收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消解、粉磨和外掺改性剂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大掺量(60%)高钙粉煤灰水泥浆体体积安定性问题.试验发现,大掺量高钙粉煤灰碾压混凝土抗压强度、轴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比普通粉煤灰混凝土提高10%,极限抗拉应变两者相当.在28、90d时两者均表现为收缩,但前者干缩变形和自身体积变形只有后者的50%,这表明高钙粉煤灰具有补偿收缩的作用.研究证明,大掺量高钙粉煤灰碾压混凝土性能满足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且技术经济效益比普通粉煤灰混凝土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