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邀请著名女性主义学者荒林主持“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二月推出第一辑后,获得了相当反响,现选发与第一辑构成响应的第二辑学术专栏,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主持人荒林的话】首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后,关于和谐女性主义话题、网络前沿和视觉媒介时代生活与性别的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凌菁、梁瑛《网络媒介与女性话语的建构》回应了赵莉文章观点,提出网络空间是话语建设的竞争场所,女性话语建构有困境但更有机会;而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继续传媒环境观察,对于女性在主流报刊中的边缘位置作出分析;吕宏《电视剧中的母亲身份观念解读》,不仅从我们熟悉的电视视觉文本剖析性别构成,更深入探讨女性在收看电视剧这样的日常家庭生活方式中获得什么样的性别主体感受,指出,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上了隐性的一课。视觉和数字化的时代,为我们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提供可能性与契机,但开始重新定义传统和习俗中的很多东西,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困难呢?各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与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一样,将秉持民主平等和对话的学术原则,追求创新和高品位学术理念,期待您来参与和批评,欢迎您的思想加盟。联系网址http://www.alleyeshot.com邮箱alleyeshot@263.net  相似文献   

2.
本刊邀请著名女性主义学者荒林主持“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二月推出第一辑后,获得了相当反响,现选发与第一辑构成响应的第二辑学术专栏,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主持人荒林的话】首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后,关于和谐女性主义话题、网络前沿和视觉媒介时代生活与性别的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凌菁、梁瑛《网络媒介与女性话语的建构》回应了赵莉文章观点,提出网络空间是话语建设的竞争场所,女性话语建构有困境但更有机会;而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继续传媒环境观察,对于女性在主流报刊中的边缘位置作出分析;吕宏《电视剧中的母亲身份观念解读》,不仅从我们熟悉的电视视觉文本剖析性别构成,更深入探讨女性在收看电视剧这样的日常家庭生活方式中获得什么样的性别主体感受,指出,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上了隐性的一课。视觉和数字化的时代,为我们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提供可能性与契机,但开始重新定义传统和习俗中的很多东西,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困难呢?各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与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一样,将秉持民主平等和对话的学术原则,追求创新和高品位学术理念,期待您来参与和批评,欢迎您的思想加盟。联系网址http://www.alleyeshot.com邮箱alleyeshot@263.net  相似文献   

3.
本刊邀请著名女性主义学者荒林主持“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二月推出第一辑后,获得了相当反响,现选发与第一辑构成响应的第二辑学术专栏,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主持人荒林的话】首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后,关于和谐女性主义话题、网络前沿和视觉媒介时代生活与性别的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凌菁、梁瑛《网络媒介与女性话语的建构》回应了赵莉文章观点,提出网络空间是话语建设的竞争场所,女性话语建构有困境但更有机会;而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继续传媒环境观察,对于女性在主流报刊中的边缘位置作出分析;吕宏《电视剧中的母亲身份观念解读》,不仅从我们熟悉的电视视觉文本剖析性别构成,更深入探讨女性在收看电视剧这样的日常家庭生活方式中获得什么样的性别主体感受,指出,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上了隐性的一课。视觉和数字化的时代,为我们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提供可能性与契机,但开始重新定义传统和习俗中的很多东西,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困难呢?各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与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一样,将秉持民主平等和对话的学术原则,追求创新和高品位学术理念,期待您来参与和批评,欢迎您的思想加盟。联系网址http://www.alleyeshot.com邮箱alleyeshot@263.net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富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主义的思想理念和“女性学”的传播唤醒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使妇女意识到了自身的权利和价值,并努力地争取其权利;在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女性和平等教育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了和男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女性主义运动对于提高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女性学术与科研能力以及消除“玻璃天花板”现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女性主义运动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出现后,女性主义者希望能够利用这个平台塑造真正平等的男女文化。她们被称为"网络女性主义者"。而网络女性主义者分为自由的、前卫的(硬的)网络女性主义者与传统的(软的)网络女性主义者。前者为网络女性主义中的乐观主义者,而后者为悲观主义者。乐观的女性主义者期待在虚拟空间中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而后者却认为互联网并非"新"科技,它仅是一种有文化性别特色的科技,无法支持妇女的解放。因此,悲观者认为在性别研究中,互联网绝非网络乌托邦。博客是一个理论上人们可以自由发言的虚拟空间,而博主是否真正可以摆脱现实中面对面交流那样的束缚而发言这个问题仍待解决。基于对博客现象与语言性别研究的兴趣,作者对中国博客语言进行性别特征分析,旨在说明乐观女性主义者所认为的网络乌托邦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政治领域,女性逐渐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政治偏好,并最 终展现为她们独特的政治行动,形成了当今性别政治所关注的“性别差”。对于这一现象,恩格斯在《家庭、私 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关于女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角色理论有很强的解释力。而这种解释力来源于恩格斯 不仅仅将女性主义看作流于形式的权利呼吁,而是将女性看做一种独特的权力类型和政治资源,并且把女性 对公共生活的参与视为女性权力的真正来源。  相似文献   

7.
“双性同体”是20世纪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突破了性别对立的传统思维框架,达到了性别超越的新境界。《女勇士》是多元文化中的经典文本,同时也是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小说首先通过“花木兰”的师傅—老汉老太太,表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和谐思想,即双性同体的始原模式对父权中心的消解。然后着重塑造了“花木兰”这样一个双性同体的艺术形象,她既替父出征,英勇杀敌,同时又在军中建立了家庭,生儿育女,是一个有着复杂而混淆性别的女性形象,体现了汤亭亭对父权制社会的挑战,对性别二元对立的消解。通过对《女勇士》的女性主义解读,认为双性同体用消解性别二元对立的方式去消解父权中心,是对人类历史形成的两性间对立、冲突、压迫与反压迫关系的反拨,双性同体的“女勇士”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所推崇的完美的“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妇女杂志》是民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女性刊物,其传播机制与性别话语空间构建值得探讨。从“通讯”与“编辑余录”分析编读互动空间的建立;通过“发刊词”与“征稿启事”来看编辑议程设置;通过对图像和译作中的西方女性的分析,探讨新女性构建中的异质因素的介入和参与,分析图书广告如何模铸了女性的身份。《妇女杂志》的传播机制建构的是由男性编码的“女性世界”,性别关系始终是男性“导师”与女性“学生”的关系。在社会转型的新历史语境下,杂志不但参与了女性的建构,而且将女性从传统话语带入现代性当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2008年以来的关于“女性体育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学术界对于女性体育关注度在逐渐增多,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对于研究选题的关注并没有保持持续性,其研究的领域较为单一;研究的选题立意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多元化,特别是对于“性别差异与女性体育参与”、“女性体育文化传播”和“女性身体文化的多元表达”等研究领域相对缺乏;在研究方法上局限于质化研究.学者对于女性体育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女性体育的参与历程、体育参与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女性体育参与的社会分层等方面.当前女性体育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女性体育消费的研究、性别平等与女性体育参与以及女性体育文化传播及相关研究是未来女性体育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众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多少会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影响。从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对传媒中一些表象的分析。挖掘出现代传媒中依然存在的男性话语霸权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分析了大众媒介中的性别意识偏差给女性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并探讨了将性别意识进一步纳入媒体主流意识、促进两性和谐发展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20.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