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失天性尿道下裂是男性胚胎期尿道沟闭合不全所致的畸形 ,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我院 1996~19 99年应用带蒂阴囊正中皮瓣 期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 2 3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18岁 ,平均 5 .8岁 ;其中阴茎型 13例 ,阴茎阴囊型 10例。1.2 手术方法1.2 .1 体位及麻醉 :平卧位、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 ,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1.2 .2 矫正阴茎下曲 :牵拉阴茎沿冠状沟下 5 mm环形切开包皮 ,同时在阴茎腹侧正中作一直切口 ,并环绕尿道口切开皮肤直抵白膜 ,然后将阴茎…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在临床上较多见,近端型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我科2011年10月收治1例近端型尿道下裂合并阴茎阴囊转位患儿,采用koyanagi术Ⅰ期修复,手术一次成功,无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13岁。因"排尿异常13年"于2011年10月29日入院。13年前患儿出生后发现排尿异常,尿液不是从阴茎远端排出,而是从阴茎根部排出,随年龄增长,患儿蹲起排尿而就诊,门诊以先天性近端型尿道下裂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包皮岛瓣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包皮岛瓣缝合成皮管 ,修复矫正阴茎下曲后的尿道缺损 ,长度即从阴茎头末端至下曲矫正后尿道口的位置 ,宽度以能包绕容纳F10~ 14硅胶导管为准。结果 本组 2 8例一次手术成功 2 5例 (89% ) ,失败 3例 (11% ) ,其中尿道外口狭窄 2例 ,吻合口瘘 1例。结论包皮岛瓣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阴茎型及阴茎阴囊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尿道下裂修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尿道沟不能完全闭合到阴茎头的尖部,造成部分裂开形成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并发症多,故术后高质量的护理有利于患儿伤口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2004年7月-2007年6月共收治尿道下裂患儿52例,采用弧形带蒂阴茎阴囊联合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60例,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4年,一期手术治愈54例,占90%;1例发生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占1.7%;5例发生尿瘘,占8.3%,其中1例术后尿道缝合处感染裂开,另1例多处尿瘘,此2例患儿术后6个月再次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另3例行单纯尿瘘修补术,均治愈。结论: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尿道板可反复利用,但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7年6月~2000年10月,使用显微器械用阴囊纵膈皮瓣一期成形术,修复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下裂5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年龄3~12岁,全部为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下裂,阴囊发育良好者术前均无手术史。全部病例术中均采用显微器械操作。  相似文献   

7.
修复尿道下裂时重建尿道的皮瓣能否成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如血供不足会导致皮瓣的感染、坏死而造成尿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这是临床常见的失败原因。为此笔者设计了横形包衣内板岛状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笔者从 1999— 2 0 0 1年为 11例 6~ 2 7岁阴茎体形尿道下裂[1] 患者进行了修复手术 ,均获成功 ,现将资料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1例患者 ,其中阴茎矫曲后尿道口位于阴茎近端 1/ 3者 6例 ,尿道缺损长度为 3 .5~ 4cm ;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者 5例 ,尿道缺损长度为 4.5~ 5 .0cm ,均为Ⅰ期手术完成。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道下裂是一种因前尿道发育不全、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先天性阴茎畸形 ,开口可出现在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的途径上 ,并且部分并发阴茎下弯。该病需手术矫治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患儿年龄最大 9岁 ,最小 2 .5岁。手术方式 :加盖岛状皮瓣法尿道内留置导尿管引流。术后随访 :类尿道狭窄 3例 ,行尿道扩张术后痊愈 ;均无术后感染、尿瘘及尿道扩张等并发症发生。2 护  理2 1 心理护理 患儿处于生长发育期 ,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反应敏感 ,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 ,让患儿及家长相信这种外生殖器畸形治疗后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隐匿性阴茎临床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实践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33例小儿隐匿性阴茎患儿作为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阴茎成形手术,实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3例患儿术后切口均经过一期愈合,且无神经、尿道损伤或包皮水肿、阴茎勃起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悉心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并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茎包皮岛状皮瓣术修复会阴型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 2006~2011年对10例会阴型尿道下裂患儿,按照尿道下裂的有关病理解剖,进行阴茎包皮岛状皮瓣设计、移位和尿道成形修复手术,阴茎包皮岛状瓣最长7.4cm,宽1.4~1.78cm。结果经过手术后的患者修复效果较好,表现为阴茎外形无臃肿或者扭曲的症状,外形较好,同时患者的尿道开口正常处于手术的解剖部位,正常排尿。结论阴茎包皮岛状皮瓣术修复会阴型尿道下裂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深筋膜皮瓣及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腿深筋膜皮瓣及肌皮瓣治疗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小腿深筋膜皮瓣及肌皮瓣治疗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结果:术后25例皮瓣均存活,随访2~10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结论:深筋膜皮瓣及肌皮瓣治疗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刺加药物结合麻醉(简称针药结合麻醉)在大脑运动语言区病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针药结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25例位于大脑左侧额下回后部语言运动区周围肿瘤实施手术切除,比较不同麻醉下对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结果:15例接受针药结合麻醉的患者中6例因皮层刺激时发现肿瘤紧邻功能皮层,实施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另9例肿瘤获得全切除,术后均未见语言障碍或功能障碍加重。在接受全麻的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创伤外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2月~2012年1月临床收治的12例复杂创伤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治疗7~9d后,拆除敷料然后行游离植皮术。结果:12例患者使用VSD治疗后行一期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宝创面速愈贴配合转移皮瓣治疗骨外露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骨外露伤口使用美宝创面速愈贴配合转移皮瓣术。结果:26例手术无感染,皮瓣均成活,成功断蒂,疗效满意。结论:美宝创面速愈贴配合转移皮瓣术治疗骨外露伤口,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院前合并心脏骤停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筛选2008年1月—2011年3月接受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共312例,其中入院前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心脏骤停组)共27例,无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无心脏骤停组)285例;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的总病死率、心脏不良事件、脑卒中、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结果:①住院期间,心脏骤停组的总病死率、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消化道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无心脏骤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PCI术后1年,心脏骤停组的总病死率、再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无心脏骤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急诊PCI术的合并院前心脏骤停的STEMI患者近期的预后差于无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但PCI术1年后无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三七止血汤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七止血汤组、氨甲环酸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例。三七止血汤组术前1天和术后连续3天口服三七止血汤,氨甲环酸组术前1天和术前15 min开始静脉点滴氨甲环酸,伤口关闭时关节腔内注射60 mL,空白对照组不应用任何止血药物。比较3组患者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需要输血患者人数、输血量、不同时间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三七止血汤组和氨甲环酸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三七止血汤组和氨甲环酸组术后输血量和输血例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3组Hb水平较术前2天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3天,三七止血汤组和氨甲环酸组Hb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止血汤能显著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降低输血患者数量和输血量,能有效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与氨甲环酸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颅底转移瘤的 CT和 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转移瘤。男 9例 ,女 5例。 9例 MRI检查 ;2例 CT,MRT检查 ;3例 CT检查。结果 :单发 11例 ,多发 3例。 8例转移瘤位于中颅窝 ,2例位于前颅窝 ,4例位于后颅窝。 9例有不同程度颅底骨质破坏。结论 :颅底转移瘤在 CT和 MRI表现上有一定特征性表现 ,但必须结合病史、年龄、原发性恶性肿瘤手术史及颅骨受损等综合分析方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晚期自发性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脱位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纳入北京同仁医院200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晚期自发性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脱位患者15例(15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发病时间、诱发因素、术前眼部情况、治疗方法等。结果(1)基本情况:15例患者中,男6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2:3;左眼10只,右眼5只,左右眼比例为2:1;年龄39~73岁,平均(57.00±9.19)岁;眼轴长度为26.22~34.81 mm,平均(29.76±2.76)mm;自发性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脱位发生时间最短为术后1年,最长为术后11年,平均(5.40±3.03)年。(2)伴随情况:糖尿病患者4例(26.67%),高血压患者6例(40.00%),另外5例无全身系统疾病(33.33%)。(3)诱发因素:1例有持重物史(6.67%),其余14例中发病均无明显诱发因素(93.33%)。(4)术前情况:矫正视力为眼前指数~0.4;平均眼压为13.6 mm Hg。(5)治疗方法:除3例患者因自身原因未手术外(20.00%),12例均行手术治疗。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取出术(13.30%),未悬吊人工晶状体;6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原人工晶状体悬吊术(40.00%);4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取出及眼内光凝术,未悬吊人工晶状体(26.70%)。(6)术后情况:术后恢复较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晚期自发性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脱位与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和晶状体囊袋收缩关系密切。手术积极处理可挽救一定视力。  相似文献   

19.
复方窦缓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复方窦缓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4 2例 ,与单纯西药治疗 2 2例 (对照组 )对比。结果 :1 症状疗效 :治疗组痊愈2 4例 ,显效 9例 ,有效 6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2 9% ;对照组痊愈 9例 ,显效 5例 ,有效 2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72 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2 心率疗效 :治疗组治疗后心脏听诊心率平均增加 12 3次 /分 ,心电图测算心率平均增加9次 /分 ;对照组治疗后心脏听诊心率平均增加 5 3次 /分 ,心电图测算心率平均增加 5 2次 /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补肾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自拟补肾活血中药方治疗,每日1贴,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结果]临床缓解9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