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菱 《四川建材》2014,(1):251-252
中国的传统空间,往往具有暗示或寓言化,空间的"有形"与"无形"相得益彰。如今我们跳出时间的桎梏,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传统空间,去看看风水文化中的"气"是如何与传统空间相应和,找出这两者之间微妙的联系,用现代人的思想理解那个神秘的却又十分真实的存在于风水文化中的"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根据,总结出中国与西方建筑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各自空间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成和造型特征。同时,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寻找设计灵感,总结了几次设计实践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3.
覃朗 《重庆建筑》2014,(2):12-15
存在于城市中的负空间是在建筑物之间起着过渡与衔接作用的空间,是设计师在定义了各种功能空间之后所遗漏的空间,也是藏有各种消极因素与隐患的空间。该文按照其不同的位置和特点对负空间的种类做了归纳与分析,并且从设计层面上提出了多个改善的要点与策略,有助于降低消极负空间的影响,提升城市空间质量与居住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中国古代空间环境的哲学和文化,从古代风景园林建筑的总体布局、建筑形式、装修构造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渗透问题,对当今园林设计和室内设计、装修及装饰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哲学思考的是所有事物最基本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学问。围绕着“让建筑消失,让建筑融化在自然中。”这句话,隈研吾先生必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哲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为他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方向。而这个理论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是随着隈研吾先生的设计生涯的不断前进而不断的发生改变,不断丰富并完善自身给予隈研吾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约束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燃燃 《现代装饰》2007,(7):90-93
黄明强是个潜水很久的设计师了,记得几年前有一次在杂志社见面,在谈到自己设计的一个作品的时候,他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空间”的热爱:从人尽可知的设计中的“风水”常识谈起,到一个空间中具体体现“中国”味道的装饰手法,及至他极力推崇的华人设计师的代表靳埭强的创作……纯粹的中国风格的设计路线,是他执着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一、城市意象与地下"负空间"1960年凯文林奇(Lynch)用街道、界面、区域、结点和地标(paths,edges,districts,nodes,andlandmarks)五元素展开了城市设计的实践和系统的理论研究(Lynch1960)。人们通过体验城市中的主要元素和使用各个公共空间,形成该城市的印象。人口密集的亚洲城市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垂直发展的香港是立体城市形态的代表。立体发展的特征反映在地面的"正"向发展的建筑垂直高度、大比例建筑  相似文献   

8.
现代很多中国人都认为“风水”是迷信的.不能登大雅之堂。而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环境观的代表理论——中国建筑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与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以人为中心”、“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了历史的共鸣,不仅对中国的建筑也对世界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建筑风水文化的经验认真研究总结,别除迷信,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9.
“气”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生命的根本,由于“气”的观念而产生了风水功能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功能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传统建筑空间注重对气的疏导,处处体现了绿色生态设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昆明市五华区前所村前期设计方面的内容。重点阐明了建筑创作中设计者对中国传统"风水"理念的贯彻。  相似文献   

11.
自然光影不仅展现了建筑空间的形式,也赋予了空间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通过引入自然光影的视觉情感概念,分析视觉情感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强调了光影视觉情感对建筑空间的重要性。同时还借助实例分别从情感变化、情感界定和情感营造等三个角度阐述了建筑空间中自然光影视觉情感的设计手法,从而达到强调视觉情感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浅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宇  章瑾 《中外建筑》2010,(4):57-58
建筑设计与哲学思想互为同构关系,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整体思维"与"群体形态构成","天人合一"与"新地域主义","阴阳五行"与"现代建筑意向","善"的美学理念与"适形"的理性主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希冀运用相关的哲学观念来指导建筑实践,创造出与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现代建筑艺术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陈鑫  陈刚 《安徽建筑》2009,16(5):16-17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诗辞、谚语以及名言的阅读和理解,产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与空间表达方式的联想。结合传统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运用"通感原理",从哲学和中西方思维模式对比的角度,揭示出形成该种空间独特表述方式的原因,进而引发对当今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本质:礼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茹 《华中建筑》2009,27(8):171-177
人在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的行为,具有双重意义:即在身体的安顿之外,心灵也要有所寄托,精神要有所归宿。也就是说,人的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都需要在生活场所——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进行,室内空间体现人性的社会和自然两种属性。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完成了一系列从仁到义的转变和空间划分,是礼乐精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叶凯伦 《华中建筑》2005,23(Z1):85-87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形质格局、超脱的内容体系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棋作为中国古老的一种游戏手段体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光辉,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珍珠.两者以"围合"、"气"之哲学内涵体现了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试以围棋论建筑,从两者共通点中提炼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彧  张嵩  杨靖 《新建筑》2011,(4):53-57
2007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教育新一轮教改开始,这一轮教改建立在现代主义建筑教育"设计模式"基础上,确立了"空间与形式"在现代建筑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对构成空间的形式要素——杆件、板片、盒子三者与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新一轮教改的教学框架、教学过程、教学案例,指出"空间与形式"教学并非建筑教育的全部内容,环境和功能对建筑设计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新商业空间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述中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商业空间的概念,着重论述了其内涵和形成机制。新商业空间是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城市郊区化、新商业业态发展演化而出现的,将对城市商业空间和城市功能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往往成为新城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中外合作设计随着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建设发展的速度,经历了:探索,求实,规范,发展的过程。本文通过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作者本人的许多项目合作实践,来说明上海的中上合作设计是历史赋予上海的机遇。实践已证明,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单位与建筑师的整体与群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雷阳 《中外建筑》2011,(3):53-55
对中西传统建筑空间的差异,从物质技术状况、社会政治状况、意识形态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了中西传统建筑空间差异产生的各综合要素及建筑历史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周榕 《世界建筑》2014,(9):33-35
作为一个在理论和设计两个领域都卓有建树的建筑师,李晓东在其建筑思想和实践方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在对中国传统空间思想进行深入研析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李晓东采用强化场域界面、渲染纯一意境、控制建筑尺度、弱化物质表现、淡化形式识别等手段,构建出一系列身份特质鲜明的具有现代中国性的文化结界,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省思性的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