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2年,我遭遇并参与了一系列离奇作秀。一天,新锐戏剧导演张广天从北京突然发来邮件,说自己要到广州作秀。不久他只身南下,与广州话剧团一起创作演出了《圣人孔子》,使我近距离目击了最本义的作秀过程。坦率地讲,“作秀”绝对是一个褒义词,而且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品牌策略,甚至可以说:品牌就是一种作秀。  相似文献   

2.
●“文化湘军”选出十大作秀高手,三位“70后”榜上有名。2000年6月7日“文化湘军”评选出了中国十大作秀高手。他们一致认为,作秀是类似于包装、广告的一种自我推销方式,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是文化产品被广大读者所接受的一种方式,但缺乏真诚的作秀则令人作呕。十位作秀高手是:余秋雨、王朔、李敖(同时获得满票10票),卫慧(9票),王蒙、余杰(8票),棉棉(7票),张贤亮、刘心武(4票),柯云路、朱文、葛红兵(3票)。三位“70后”入选的理由卫慧:这个“上海宝贝”还用说吗?看她和棉棉吵的。余杰:先是假装愤怒青年,拉出…  相似文献   

3.
严雨龙 《浙江经济》2009,(14):35-35
时至今日,干部兴师动众的“作风建设”,比如植树造林、上街打扫,甚至下基层蹲点等等,在公众舆论看来往往沦落到“干部作秀”、“权力作秀”的境地,这确实不是个滋味。  相似文献   

4.
汽车召回的新闻不绝于耳,这是企业在作秀还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近来,不断有“省长手机”、“市长电话”、“区长邮箱”被公布的消息,紧跟着就有网民质疑是在“作秀”,没有实际意义。最新一个例子,当新任河南周口纪委书记杨正超在网上发帖反腐,称自己会“经常浏览各位网友的帖子,时刻关注大家的反应,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也被指称为作秀,并被支“公布电话和手机号码”  相似文献   

6.
近来,不断有“省长手机”、“市长电话”、“区长邮箱”被公布的消息,紧跟着就有网民质疑是在“作秀”,没有实际意义。最新一个例子,当新任河南周口纪委书记杨正超在网上发帖反腐,称自己会“经常浏览各位网友的帖子,时刻关注大家的反应,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也被指称为作秀,并被支“公布电话和手机号码”  相似文献   

7.
吴金勇 《新财经》2001,(6):16-17
独立董事呼之欲出,是终结“一股独大”,还是全面作秀?对此有专家认为:三分天下易,充当脊梁难。  相似文献   

8.
“会作秀的能当官,会当官的善作秀”。这是人们对“官秀”的讽刺和戏说,戏言往往有时也是真言。 所谓“作秀”,就是只做表面文章,只搞虚假动作,只摆花架子,凡事不来真的,不讲实效,不求实绩,图的是场面热热闹闹,气势波澜  相似文献   

9.
奥克斯空调无疑是中国空调市场的一匹黑马,奥克斯以其“超低”的市场价格迅速成长.产品知名度日益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对全国54个中心城市、553家经销商及21300户城市家庭的市场调查,奥克斯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居第五位,为8.23%,而在2001年,其市场占有率仅为4.2%。对于奥克斯的迅速成长,业内及媒体普遍认为是依靠作秀一炮走红,甚至有媒体明言奥克斯是在“跳脱衣舞作秀”。  相似文献   

10.
张寒 《中国西部》2009,(6):64-65
有明星的地方就有江湖,聚光灯下登场的“明星慈善”,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频频遭遇质疑:这里面有几成是“作秀”,几成是爱心?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民营视界》2010,(3):3-3
企业不会炒作,就是木乃伊。但炒作不是夸张或者作秀,而是运用商业智慧的自我宣传,产品的质量内涵始终是任何企业长久发展的最终支撑点。——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  相似文献   

12.
房价守望者     
丁芃 《新财经》2008,(6):49-49
2008年初,北京房价出现小幅下调。有人说“拐点”来了,也有人说这是房地产商在作秀。无论是什么,购房者倒真是放慢了脚步。这着实让房地产经销商捏了一把汗。  相似文献   

13.
在所有转变的背后,白宫的目标是要撬动美国私人部门投资,拉动就业创造,扫除高失业率等心头大患。尽管共和党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但剔除政治作秀的聒噪,白宫2012财年预算案的主题是鲜明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短期内要想解决国内的债务危机,途径无非两个,一是升债务上限,二是调债务结构。提高美国公共债务上限目前看来悬念不大,但华府的政治作秀并不能削减债务或是支付目益攀升的医疗保险照顾计划的支出  相似文献   

15.
刘立新 《新财经》2008,(2):78-79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剑南春的“挥发系数鉴别法”将成为行业法则,还是终将沦为“作秀”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时下,许多地方的党政部门,特别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的政府窗口部门,都推行了“公开承诺制”,此举对于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排解百姓忧难等,无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地方的承诺却是空头支票,百姓对这种承而不诺的作秀很是不满。  相似文献   

17.
织微博     
《浙江经济》2011,(24):56-56
目前在中国社会确实掀起了一场微博热。但令我担忧的是,这中间有多少政府的机构在跟风、作秀?但愿微博这一新生事物能在中国社会这一监督严重缺失的环境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层言论     
《宁波通讯》2013,(15):8-8
“这两天看了不少东西,接了地气,颇有收获。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余音 《东北之窗》2011,(Z2):98-98
王晓峰,大连市文联副巡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已发表文学批评等800多篇,300多万字。《别处的文学》,是王晓峰新著《生活里的文学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第一篇。将《别处的文学》放在自己的理论集的打头位置,可见王晓峰对于这篇文章的重视程度。翻开大作,我的脑海里禁不住冒出了这样的念头:文学真的在别处?都说现在是商业时代、信息时代、e时代、读图时代、消费时代……,我的看法则是,当下社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作秀时代。政客需要用面子工程来作秀,企业家通过软广告来作秀,演艺明星利用绯闻炒作来  相似文献   

20.
夏日派对控     
阿占 《走向世界》2010,(23):84-85
派对是乐园。或者,派对是一种充满生活质感的奢侈运动。 派对是什么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它日益渗透着我们的生活。随着有闲阶级的生成,随着白领阶层的普及,随着别墅和别墅前绿坪的私有化,随着文化作秀的风靡,随着自我色彩的膨胀……各种名目包装下的派对们粉墨登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