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应用层路由系统中,针对Internet的复杂拓扑问题,提出一种Cluster Overlay改进模型和拓扑感知的Relay查找机制。改进模型能根据复杂网络拓扑自适应地修正Cluster划分,使Cluster Overlay与Internet拓扑更接近。拓扑感知的Relay查找机制较好地利用了复杂拓扑现象,进一步改进了路径质量。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的Cluster Overlay模型和Relay查找机制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游戏独特的伸缩性和局部性需求,提出一种支持MMOG的可伸缩P2P覆盖网络架构SPOAR( scalable P2P overlay architecture).SPOAR在结构化P2P覆盖网络方案分级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基于MANET的非结构化P2P节点拓扑组织方案来维护节点在游戏世界的邻居拓扑及进行邻点发现.实验表明SPOAR覆盖网络架构在保持全局连通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伸缩性,SPOAR的拓扑一致性算法和容错实现机制能够较好的适应MMOG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Chord的结构化P2P路由改进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由效率是结构化P2P覆盖网最关键的问题,结构化P2P网络是构建在于物理网络拓扑之上的一层Overlay网络.不考虑物理网络的拓扑结构,从而导致覆盖网与物理拓扑不匹配,导致了较大的网络延迟.提出了一个基于邻接表的路由改进算法,通过模拟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不匹配问题,并达到提高路由效率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利用P2P算法实现SIP用户定位的时延比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SIP用户定位时间的方法.利用底层网络的拓扑结构将P2P网络分层,SIP用户同时在自己所在的低层逻辑网络和整个P2P覆盖网上进行注册;查找用户时,在每一层上应用Chord算法并辅以常用被叫用户表.为了实现简单,所有P2P和SIP操作都由SIP消息完成.模拟表明,该方法能极大的减小查找用户的时间,进而大大缩短平均的会话建立时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基于P2P的大规模流媒体直播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应用层覆盖网与底层物理网络存在失配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ivaldi网络坐标算法的流媒体系统拓扑优化机制——NCSTO(Network Coordinate System in P2P StreamingTopology Optimization),通过采用双重采样和样本过滤器,能够有效地针对覆盖网进行拓扑优化,减少网络失配,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带宽浪费。  相似文献   

6.
随着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运用仿真技术来模拟研究P2P网络的运行,已经成为分析研究P2P网络的重要方法。该文实现了一种基于概率查询算法的P2P网络仿真系统。实验表明,运用概率查询算法的仿真系统在查找效率上大大优于传统的洪泛查找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当前各种P2P方案的局限性,提高P2P通信的效率,针对P2P通信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具有网络环境感知能力的P2P通信方案并予以实现。该方案借助中间服务器能对P2P客户所处的网络环境进行感知并在两个P2P客户之间采用最优的通信方案进行通信。通过Vmware软件搭建了实验环境,并对各种拓扑下的方案性能进行实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常用的P2P通信方案,该方案的会话具有更高的会话建立连接率,而且具有更少的信令开销,同时具有更优的端到端延时性能,证明了提出的方案优于其它方案。  相似文献   

8.
网络编码是一种可改进网络吞吐率和可靠性的新兴技术。然而,这些优势极大地受制于网络拓扑结构,在P2P网络中尤为如此。通过精确的拓扑感知,可以在吞吐率和可靠性方面帮助改进使用网络编码的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网络编码回馈的拓扑感知机制(TANCF)来进行网络拓扑感知。该机制利用层次化网络中节点的回馈来探测信源到节点的可达路径信息,而根据可达路径信息与关联矩阵的密切关系,可构建关联矩阵并优化网络编码系统的参数。在理论分析中,我们推导出了该机制的解码概率方程以及正常运行的可行条件。通过仿真实验,我们进一步验证了该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无结构P2P网络中资源查找的效率,同时避免在资源查找过程中出现拥塞,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网络拓扑重连方法。网络节点定期进行拓扑重连,同时通过收集其邻居节点的处理能力以及连通性等信息,指导移动agent有目的地在网络迁移,从而使移动agent及时发现网络节点上的拥塞,并使用拓扑优化机制降低节点上的负载。实验证明该方法能优化网络的拓扑结构,避免网络查询过程中发生拥塞,提高资源查找的效率,同时适应网络查询负载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结构化P2P系统中由于动态性带来的路由性能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分群和缓存的路由改进算法,该算法重点考虑了位置信息的分群,同时采用了自适应内容缓存机制和自适应路径缓存机制。最后的实验表明,改进后的路由算法路由性能明显改善,查找成功率高,较好地适应了P2P网络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Mesh结构Overlay网络的构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verlay网络是一种构建在IP层网络之上的,由端系统之间的逻辑连接构成的应用层网络。因为Overlay网络易于构建、管理灵活和可扩展性强,在实现Internet上的多种应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Overlay网络的连接延时长、抖动大,而且容易形成Overlay网络逻辑连接共享物理链路瓶颈的情况,这样的Overlay网络路由效率低而且鲁棒性差,很难保证诸如流媒体这样的实时应用的Qos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esh结构的Overlay网络的构建算法。该算法运用了地标聚类和相关路径选择策略,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物理拓扑、适用于实时大流量业务的Overlay网络。算法规定当一个节点要加入Overlay网络时,通过测量地标使物理拓扑距离较近的节点相互连接,并且进一步地选择相对独立的多条连接,优化了邻居节点选择、Overlay网络的构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构建的Overlay网络在承载大流量业务时,仍可以保持较大的吞吐量和较好的网络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点对点(P2P)流媒体系统不能很好地兼顾网络拓扑聚集性和流服务质量,存在延迟过长和覆盖网压力过大的问题.为此,比较典型节点选择算法在流服务质量、网络利用率、网络拓扑聚集性等方面的特征,采用拓扑聚集和带宽优先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两段式的节点选择算法.在PeerSim软件上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其他算法,覆盖...  相似文献   

13.
P2P覆盖网络是一种对等网之间的逻辑连接构成的应用层网络,由于其易于构建、管理灵活、可扩展性强,在实现互联网上的多种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研究Chord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BBSTC网络拓扑模型,介绍了网络节点的加入和退出的路由算法以及资源定位的步骤,通过仿真实验和分析表明此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搜索结果的成功率和大大减少搜索所需的路由跳数,在目前结构化P2P环境中,该策略有一定的推广利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P2P网络是构建于物理网络拓扑之上的一层重叠网络.针对目前P2P网络模型中缺乏安全和管理机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P2P网络模型--基于拓扑感知的分层集中P2P网络模型.从可运营的角度出发,通过在此网络模型上引入用户认证管理和用户安全计费机制,实现了对用户网络行为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5.
曾晓云 《计算机工程》2010,36(7):112-114
在结构化点对点(P2P)模型中,节点异构性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针对该问题,结合混合P2P模型的优点,构造一个基于Chord协议的混合P2P模型,将节点按处理能力分为超节点和普通节点,多个超节点被组织到同一个群组中,由超节点管理普通节点以提高系统稳定性。该模型采用基于拓扑感知的搜索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分布式哈希表(DHT)技术的路由绕路问题。实验证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查询延时,可提高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6.
向永生  张颖  陈曦 《计算机工程》2010,36(9):123-125
为解决结构化P2P语义路由过程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分析哈希函数,归纳出目的节点、传统语义路由中继节点序列、聚类邻居节点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特性,提出一种自组织聚类的P2P语义路由算法,在提高路由效率的同时,保证P2P网络的对等性、自组织性及规模可缩放性。  相似文献   

17.
僵尸网络作为大规模攻击活动的基础平台,严重威胁网络空间安全,从预测的角度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现有研究在终端感知、身份识别和动态对抗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概括僵尸网络生命周期,总结P2P结构僵尸网络的脆弱点,建立P2P僵尸网络动态对抗模型,分析节点真实性判断和网络拓扑优化重构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从攻击者视角提出一种新颖的动态自组织P2P僵尸网络模型DSBot。该模型在架构设计上可扩展至各类目标设备,通过基于可信度矩阵和真实性验证的节点安全性评估机制增强终端对抗性,并提出分阶段感染策略。借鉴无线自组网和多智能体的思路和方法,刻画节点属性多维表示和基于状态标识的动态网络框架,以此为基础设计O(Ni)更新算法、均匀连接算法和节点主动移除算法,并结合相应的初始化和调整机制提出网络自组织重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健壮性。其中,O(Ni)更新算法确保节点的可信度,均匀连接算法降低网络暴露风险,节点主动移除算法实时移除可疑节点。从平均等待时间、命令可达率、网络连接度和重构稳定时间等方面对DSBot模型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DSBot模型在效率和韧性上可满足僵尸网络命令控制机制的基本需求。最后,从终端清除、命令控制服务器打击和命令控制过程等方面讨论了可能的防御策略。本文旨在通过预测新型僵尸网络模型来完善防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缺少集中控制、大规模、分布式的P2P(peer-to-peer)网络中找到并定位信息是所有的P2P共享系统面临的一个难题.现有的P2P信息检索机制存在着种种不足:基于结构化P2P网络的检索效率很高,然而由于构造过于严格,难以在Internet上普及,而且仅能支持粗粒度的文件共享;非结构化P2P网络实现简单,是P2P共享系统的主要实现方式,但是由于搜索的盲目性,其检索效率又普遍低下.建立了一个新的非结构化P2P共享原型系统.该系统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检索路由,使检索总是倾向于有利的方向.同时,有针对性的推荐服务能够减少盲目搜索,提高文件共享水平.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系统所采用的信息检索与信息推荐相结合的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P2P信息检索的成功率,降低网络负载.  相似文献   

19.
将智能手机设备加入基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资源共享系统中能够满足人们对资源共享的多样化、便利性、高频性、实时性、高效性等要求,但是该系统网络规模的扩张和网络节点互异性的加大,必将导致系统资源搜索效率的降低、冗余信息的剧增以及网络更加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节点兴趣和Q-learning的资源搜索机制。首先将节点根据兴趣相似度进行兴趣聚类,划分兴趣集,然后根据兴趣集中节点的能力值构建兴趣树,该结构避免了消息环路的产生,极大地降低了冗余信息;在资源搜索中,兴趣树内采用洪泛算法转发消息,兴趣树之间采用基于Q-learning的消息转发机制,不断强化最可能获取目标资源的路径,查询消息优先在这些路径上传播。另外,针对“热点”资源问题,设计了自适应热点资源索引机制,减少了重复路径搜索,进一步减少了冗余消息量;针对节点失效的问题,给出了根节点冗余机制和捎带检测的策略方法,分别解决了根节点失效和普通节点失效导致的兴趣树的不完整性问题,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消息冗余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GBI-BI算法和Interest CN算法相比,所提搜索算法能够提高命中率,缩短响应时间,减少冗余信息,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最终解决了由于智能手机设备加入P2P网络导致的资源搜索效率下降、网络流量开销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