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坊子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 921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14%、97.10%,母亲HBsAg阳性率1.30%.结论 坊子区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昌乐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 921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14%、97.10%,母亲HBsAg阳性率1.30%。[结论]昌乐县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杭州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 36 2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5 . 87%、95 .76 % ,母亲HBsAg阳性率7. 83%。结论 杭州市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后,杭州市农村地区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抽取杭州市2005—2008年农村地区有产房医院的16457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地区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达到了99.30%、99.14%,母亲HB sA g阳性率8.35%。结论:杭州市农村地区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产房接种近况,进一步做好乙肝首针及时接种工作。方法对常熟市2006—2008年市、乡级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产房接种资料采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对常熟市级3家医院的接种情况采取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结果2006—2008年的乙肝疫苗产房接种率均在90%以上,但接种率逐年下降趋势。市级医院接产数(26118例)远多于乡级医院(3625例),乙肝疫苗产房接种率市级医院(91.77%)低于乡级医院(98.34%)。抽样调查3家市级医院共1539名新生儿,产房接种率90.90%,二院最高达94.58%,一院最低,为87.02%。一院接产的流动人口最多,占其调查数的46.95%。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做好孕期保健,同时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严格而适度把握乙肝疫苗接种禁忌证,进一步做好该市的新生儿乙肝疫苗产房接种工作,从而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有效预防乙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大同市乙型肝炎疫苗(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HepB的接种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HepB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查看产房出生和接种记录,对16 876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HepB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5.62%和83.56%。近一半医院及时接种率低于95%,90%市级以下医院及时接种率不足90%。郊县医院接种率仅有78.71%,最低的为20.4%。结论完善接种制度,提高产房工作人员的接种意识,是提高产房首针HepB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评价影响边远农村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 在湖南省20个国贫县中随机抽4个县,其中3个为项目县,1个为对照县,所有距离县城40 km以上的乡作为项目乡和对照乡,将项目乡随机分3个组,分别实施不同的免疫策略,对照乡为对照组.项目实施前、后对目标儿童展开接种率调查,调查采用标准的世界卫生组织30组群接种率调查方法的改进方法-40组群接种率调查法,进行调查.资料分析使用Excel和SPSS软件.结果 不同地点出生的新生儿其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家出生的新生儿的首针及时接种率最低(47.6%),其次是乡级医院(79.2%)和县级医院(86.5%);不同接种人员对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贡献不同,由乡以上医生实现的首针及时接种率最高为46.6%;大多数不及时接种的原因是“儿童家长不知道儿童出生后24 h之内要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项目的实施能提高边远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特别是在家出生的新生儿,其首针及时接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2.0%提高到实施后的47.6%.结论 在家出生和监护人缺乏相关知识是目前制约边远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重要因素之一,项目的实施能改善这种状况,大大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实施的关键在于村级卫生工作者参与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首针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产房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产房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措施与方法。方法使用乌鲁木齐市产房新生儿HepB接种情况调查表,通过查阅医疗机构原始登记表收集资料及信息。结果调查2012年新生儿5 848人,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68%,不同户籍、不同级别、不同性质医疗机构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户籍=861.33,χ2级别=10.94,χ2性质=195.16,P0.01);早产、低体重是造成新生儿HepB首针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结论乌鲁木齐市的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应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健康教育力度,掌握乙肝疫苗接种禁忌证,同时做好孕产妇围产期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产科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方法:对惠水县某二级医院2011-2015年出生的共10276例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对未及时接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2011-2015年出生10276例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10152例,及时接种率98.79%,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原因主要是早产合并低体重占58.87%,足月低体重占13.71%.患病转科、转院占27.42%.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提高医院产科医务人员对乙肝首针及时接种重要性的了解,规范接种流程,正确掌握禁忌证,可提高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彭州市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推进乙肝的防治工作。方法对彭州市产科医院2012年出生的共6 819例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对未及时接种首针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彭州市2012年出生的6 819例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6786例,24 h及时接种率为99.52%,未及时接种33例,影响首针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的原因主要是新生儿健康因素,占未及时接种总数93.94%,其中早产儿占60.61%、足月低体重儿占12.12%。结论通过规范相关政策的管理,提高医院产科医务人员对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重要性的了解,规范接种流程,正确掌握禁忌证,提高公众正确认识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等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德县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为指导和落实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0年贵德县乙肝疫苗接种资料、2008~2010年每年对托幼机构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的1~6岁儿童开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0年合计接种新生儿10 720人,应接种10 955人,全程接种率为97.85%;首剂及时接种9 247人,应接种11 088人,首剂及时接种率为83.40%。全程、首针及时报告接种率,2003年分别为90.23%、40.30%,2010年分别为99.67%、98.73%。2008~2010年合计调查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儿童1 446名,抗-HBs阳性的1 125人,阳性率为77.80%。抗-HBs阳性率,各年份分别为71.60%、78.87%、81.75%(P<0.01);城镇、农村、牧区分别为81.87%、78.09%、65.50%(P<0.01);≤2岁为82.05%、3岁为83.51%、4岁为77.72%,5岁为76.19%,6岁为69.17%(P<0.01)。[结论]贵德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剂及时率逐年提高,但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周峻  唐光鹏  李昭毅  邓军  吴国刚  田兴国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444-1447,1455
[目的]了解贵州省普定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有关因素,为今后提高贵州省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组群抽样方法调查普定县30个行政村,每个村调查200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7名儿童。[结果]调查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5.45%,首针及时接种率为27.22%。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与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父母的学历、民族、分娩地点等因素有关;首针不及时接种的原因与家长不知道要接种、在外地出生、医生不来接种等因素有关。[结论]该县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村级接生员的培训等工作以提高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1~14岁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2006年10月,对枣庄市薛城区294名1~14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儿童294名,乙肝疫苗第1针接种率为88.78%,3针全程接种率为85.71%,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0.27%,占首针接种者的90.42%。1~14岁儿童HBV感染率为9.18%,其中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为5.75%,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为36.36%(P〈0.01)。[结论]薛城区农村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偏低,接种乙肝疫苗可明显降低儿童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状况和转归,为乙肝免疫策略提供依据.选择湘潭市和正定县现场829例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了平均10~11年的随访.结果首次检查有6例HBsAg阳性,7例抗-HBc阳性,均发生在农村现场,在那里首针免疫时间为101天.据此推测,上述感染很可能是发生在免疫之前.在随访中共发现17例执-HBc阳转,其中6例变为持续阳性。抗-HBc阳转者的持续阳性率为0.72%(6/829).随访中未发现任何HBsAg阳转者.这表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在乙肝疫苗免疫后HBV再感染的机率很低(0.72%),而且多为一过性(11/17).对此种再感染的性质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王军虎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58-1360
目的通过对蓝田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评价预防效果和接种前后流行特征变化,为今后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乙肝疫苗采用5μg"0、1、6"免疫程序对新生儿于出生后24 h内接种首针;对2003—2010年乙肝疫情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周期性检验、游程检验等方法处理数据,应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和评价。结果该县2003—2010年新生儿累计接种乙肝疫苗94 716人次,全程接种33 623人,首针及时接种率平均80.0%,由44.91%上升至99.27%,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854.75,P0.01)。3针全程接种率平均94.57%,由62.25%上升至99.78%,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490.75,P0.01)。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前后,0~4岁组乙肝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3.82/10万和9.39/10万(χ2=11.18,P0.01);5~9岁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0.36/10万和5.89/10万(χ2=10.93,P0.01);2组接种前后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周期为2 a(P0.01),10岁儿童下降最明显。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人群乙肝发病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及其所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山东省各级医疗机构每月上报的产妇HBsAg检测和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2007年合计报告住院分娩产妇1051553名,HBsAg筛查率为79.36%,已筛查产妇中HBsAg阳性率为3.33%。医院出生新生儿合计1059917名,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93%,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为早产、难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占48.12%)和患病(占38.52%)。[结论]2007年山东省住院分娩孕妇产前HBsAg筛检率较低,其所生新生儿24 h内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