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固定方法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迎庆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165-165,168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方法在胫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加压钢板治疗组(A组)31例和带锁髓内钉治疗组(B组)31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并发症也少于A组,同时B组的患者满意率也明显高于A组,经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胫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更具优势,综合优点较多,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9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9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交锁髓内钉治疗47例,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93例患者均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个月。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为87.2%,明显高于加压钢板组7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负重时间均明显低于加压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加压钢板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胫腓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比较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平均的两组各42例。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加压钢板固定,另一组为观察组,治疗方式为带锁内钉,比较两组的优良率、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和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肢体遗留慢性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情况差别不大,P0.05。结论: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比使用加压钢板固定效果更加好,优良率高,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5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2组胫腓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2.63%,髋内翻、内固定松动无一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8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能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时间,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AO加压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 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A组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B组应用AO加压钢板,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 A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经χ2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出现伤口感染2例,B组术后6例出现延迟愈合,3例出现伤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18%),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置入治疗,另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加压钢板置入治疗,对其疗效、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87.5%)显著高于加压钢板组(72.5%)。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8.4±7.6)min和术中出血量(182.7±16.4)mL明显低于加压钢板组的(96.2±10.5)min和(182.7±16.4)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加压钢板组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加压钢板组(20%)。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孙泰岩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70-171
目的:对比带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肱骨干骨折的本科住院患者112例,根据自愿原则,其中,A组60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B组52例采用钢板内固定。固定后两组患者均行同样的术后护理及治疗。治疗8个月后,统计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比较看出,A组与B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术后并发症方面,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及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带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十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带锁髓内钉治疗,它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方法 9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别以交锁髓内钉治疗、AO加压钢板、外固定架治疗分为3组各32例,观察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交锁髓内钉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与AO加压钢板组、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与AO加压钢板组、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明显低于AO加压钢板组、外固定支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优于AO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胫腓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评价其在治疗效果,总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前来我院就诊的234例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案例,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总结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结果23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有219例患者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4.53%。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显著,有较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11.
侯永新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1):822-824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治疗的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均采用在麻醉下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70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8~12周出现骨痂,18~22周骨折均临床愈合,优良率为94.28%。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操作简便,术后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对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实施钢板处理、带锁髓内钉处理、外固定架处理,对患者进行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优良率为98.0%,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组。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恢复质量,但是在对开放性骨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外固定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成三组,每组均30例,A组患者选择外固定架手术治疗,B组患者选择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C组患者选择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优良率方面,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来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可以将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和外固定架手术当成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9%;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分别为100%、83.8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内固定强、并发症发生率低,胫骨骨折愈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坤峰 《中国医药》2008,3(10):623-624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与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胫腓骨骨折患者108例分别给予交锁髓内钉(交锁髓内钉组58例)和单臂外固定支架(单臂外固定支架组50例)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单臂外固定支架组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短于交锁髓内钉组(5个月);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少于单臂外固定支架组(22.0%)。结论交锁髓内钉、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李战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72-473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6例于我院就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交锁髓内钉组和普通钢板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参照吴岳篙疗效评定标准,交锁髓内钉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普通钢板组,经χ2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延迟愈合1例,普通钢板组术后7例出现延迟愈合,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交锁髓内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1%)明显低于普通钢板组(12.1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比较发现,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要优于普通钢板治疗组,且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患者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髓内钉组和骨牵引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预后。结果髓内钉组的疗效与骨牵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39,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使患者早期负重并进行功能锻炼,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GustiloⅠ、Ⅱ类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8例胫腓骨GustiloⅠ、Ⅱ类开放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交锁髓内钉固定组与石膏外固定组,每组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治疗费用。结果:交锁髓内钉固定组的优良率为84.48%,石膏外固定组的优良率为82.7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和石膏外固定均可用于胫腓骨GustiloⅠ、Ⅱ类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且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长骨多段骨折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通过Ender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通过带锁髓内钉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0.3%,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二者患者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在骨折端疼痛状况、骨折固定的强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多段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很大程度提高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缓解术后患者骨折端的疼痛、增强骨折固定的强度,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某院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150例接受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现将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平均分为3组,加压钢板组50例,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带锁髓内钉组50例,给予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外固定支架组50例,给予外固定架手术,并观察3组的手术后优良率、愈合时间、感染率及并发症率等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显示3组患者为加压钢板组优良率94%,带锁髓内钉组的优良率76.6%,支架外固定组的优良率88%,带锁髓内钉和其他两组比较的优良率可见其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带锁髓内钉组、外固定支架组及加压钢板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2.5±13.4)d、(154.4±15.2)d、(183.3±13.5)d。从本研究分组可以看出,以带锁髓内钉方式手术时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相比较,该方法的相关并发症较少发生。所有,患者的骨折术后愈合时间进行比较是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的(P0.05)。结论 :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选择固定的手术方式,建议首选外固定支架固定和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临床效果显著的是带锁髓内钉组,且感染率及并发症率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