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萎缩性胆囊炎(atrophic cholecystitis,AC)胆囊切除术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经验。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2年6月行胆囊切除术的AC患者52例,其中,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3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行OC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8 min,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8例,平均引流量50 ml,未发现胆汁样引流液引出,于术后24~72 h拔除;13例行LC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6 min,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2例,平均引流量51 ml,未发现胆汁样引流液引出,于术后24 h拔除。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9 d,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AC胆囊切除术中,术者掌握并灵活应用胆囊切除术,可有效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处理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中,53例成功行LC,手术时间45~ 130 (56±10) min,术中出血量5~130 (80±25) ml,所有患者均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随访6~ 12个月,未发现与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术中胆囊暴露不佳、胆囊三角粘连严重、术中出血原因中转开腹,1例Mirizzi综合征,术中胆道损伤中转开腹行胆肠吻合术.2例患者死亡.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熟练地掌握LC的操作技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实施LC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 1996年 10月~ 1999年 10月共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 (LC) 186例 ,发生术后胆瘘 4例 ,占 2 15 % ,本文结合文献仅就术中胆管损伤致术后胆瘘原因及防治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4例 ,均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LC手术当日发现胆囊床引流管有较多胆汁流出 (15 0~ 4 0 0ml) ,其中 2例引流量 <2 0 0ml,无急性腹腔炎症状 ,在引流通畅情况下 ,密切观察病情 ,引流量逐日减少 ,第 6天引流管无胆汁流出 ,第 7天拔管 ,12d痊愈出院。另外 2例流量 >30 0ml ,并出现急性腹膜炎症状 ,随即剖腹探查 ,其中 1例为胆总管撕裂伤 ,裂…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 993年 1月~ 2 0 0 2年共收治院内及院外胆汁漏2 5例 ,现做一报道 ,着重讨论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术后处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中男 1 4例 ,女 1 1例 ,年龄 2 2~79岁 ,平均 49 7岁。因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1 1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2例 ,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1 0例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1例 ,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例。出现胆漏时间分别为术后 3d内 1 7例 ,术后 1周 5例 ,术后 2周 2例 ,术后 4周 1例。胆漏量 60~ 1 0 0 0ml/d。1 2 …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83年 1月~ 1998年 1月共施行各类胆道手术 112 0例 ,再次手术者 57例 ,占 5 0 8% ,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1例 ,女 36例 ,年龄 2 0~80岁 ,平均 52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 2h~ 16d。急性胆囊炎 8例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30例 ,胆总管结石6例 ,慢性胆囊炎 10例 ,慢性胆管炎并胆总管结石 1例 ,胰头癌 1例 ,误诊为胆石症的胆囊癌 1例。急症手术 2 5例 ,择期和限期手术 32例。主要术式有单纯胆囊切除 2 6例 ,胆囊部分切除 ,黏膜烧灼 1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 30例 ,其中T管引流 2 2例 ,胆总管十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应用自体材料手术修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的自体材料手术修复Mirizzi综合征非周径性胆管缺损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带蒂胆囊瓣修复胆管缺损30例,带蒂脐静脉瓣修复胆管缺损8例,带蒂大网膜瓣修复胆管缺损4例.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2例,其中带蒂脐静脉瓣修复胆管缺损术后胆瘘1例,经引流管引流胆汁,术后7d无胆汁引出,拔除引流管;胆管残余结石1例,术后9个月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结石.所有病例均在术后9~12个月经T管胆道造影,无结石或无胆管狭窄等异常后拔除T管.全部病例均获1~5年随访,术后均无胆管狭窄或腹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炎症状发生.结论 采用自体材料如带蒂胆囊瓣、脐静脉瓣及大网膜瓣手术修复Mirizzi综合征胆管缺损的疗效确切,是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与传统全身麻醉胆囊切除医治老年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方法相比的优势。方法用彩超引导定位套管针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留置8.5F外引流管持续引流冲洗。结果参与研究观察的20例患者初次引流脓液为50~110mL,且均一次穿剌置管成功。引流后患者体征出现明显好转,化脓症状在住院8~12d后基本消失,白细胞计数由原来的较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置管持续7~14d后拔除,住院时间14~28d,平均17.8d,20例患者完全康复,无胆汁性腹膜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技术是一种安全、微创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技术,该技术对于不能忍受手术痛苦的老年化脓性胆囊炎病人来说是一种安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128例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5~200min;平均为60min;出血量40~200ml,平均60ml;胆囊窝引流管留置1.3d,引流量20~180mL,平均70mt;术后住院3-6d。中转开腹手术5例,术后发现胆道损伤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急性胆囊炎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胆道系统解剖的熟悉和娴熟的腔镜手术技巧是开展这一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置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置引流管的护理.结果131例LC病人置引流管均治愈.结论术中适时、恰当、得力的放置引流管;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引流液、量、色性质,妥善固定引流;术后活动的正确指导是LC置引流管病人预防并发症、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3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994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6 0 0例 ,其中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行胆囊部分切术 3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 32例 ,男性 1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2 3~ 73岁 ,平均 4 3 1岁。病史 1~ 6年 ,平均 3 4年 ,手术时间 1 2 5~ 3 2 0h ,平均1 5h。行胆囊部分切除术 32例中 ,萎缩性胆囊 18例 ,急性胆囊炎 14例 ,其中胆囊颈结石嵌顿 5例。2 结果32例中 ,中转开腹 1例 ,为胃癌根治术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胆囊管钛夹松脱重新置管 1例 ,术后随访上腹部轻微疼痛不适 5例。其余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非肝外胆管损伤性胆漏的预防及术后的治疗。方法 对 1 6例LC术后非肝外胆管损伤性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经手术治愈 ,1 5例经非手术治愈。 1 5例(93 75 % )获得随访 ,随访 3个月~ 2年 ,效果优。结论 胆漏的预防主要是对可疑迷走胆管应夹闭 ,胆囊床应普遍电凝 ;胆囊管应牢固夹闭 ,并用剪刀剪断。治疗上有弥漫性腹膜炎者需立即手术治疗 ,否则可行保守治疗。有引流管者 ,保持引流管通畅 ,必要时加用鼻胆管引流 ;无引流管者 ,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或加用鼻胆管引流。  相似文献   

12.
典型胆汁性腹膜炎报道较多 ,而非典型胆汁性腹膜炎报道较少。本组共收集 5例因胆道手术出现的病例 ,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男 ,4 0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因引流管被网膜组织堵塞而未引起任何液体 ,术后第 6d出现全腹轻微疼痛 ,体查除右上腹轻压痛外余腹部无明显压痛及肌紧张反跳痛 ,无发热畏寒 ,生命体征平稳 ,当时B超发现腹腔内中度积液 ,穿刺为胆汁性腹水 ,开腹证实为迷走胆管损伤 ,经腹腔冲洗再置管引流后痊愈。腹腔内有胆汁 2 0 0 0ml。例 2 ,女 ,61岁 ,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术中未置管引流 ,术后第 2d进食 ,已下床活动 …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切开置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引起胆漏胆汁性腹膜炎以往很少见、近年来时有发生 ,发生率 0 .4 5~ 10 % [1~ 3] 。我院 98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共行胆总管T管引流 4 95例 ,术后常规拔管、发生胆汁性腹膜炎5例、发生率 1.0 1%。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3例、女 2例 ;年龄 39~ 6 2岁、平均 5 0 .2岁 ;T管引流的原因都是胆总管切开取石。拔管前常规T管造影胆总管下端通畅良好、无狭窄、无残余结石 ,造影后 3~ 5d常规拔管 ;术后距拔管时间分别是 5 3、6 0、4 4、73、88d ,平均 6 3.6d。拔管后即出现剧烈腹痛 5例、伴有恶心、呕吐 1例 …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积液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腹腔积液原因和临床处理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 5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56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腹腔积液8例,其中术后放置血浆引流管2例,术后未放置血浆引流管6例。结论应进一步预防和减少LC术后腹腔积液并发症的发生,并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21,(1):29-3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联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PTGD,在引流管拔除5~14 d后行LC;观察组行PTGD,引流管拔除72 h后行LC。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炎性因子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LC术后住院时间、 LC术中出血量、 LC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LC术后,两组的hs-CRP水平低于术前,IL-6、 TNF-α水平高于术前,观察组的hs-CRP、 IL-6、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TGD联合早期LC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炎性反应较轻,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熊亚波 《现代保健》2010,(30):49-50
目的回顾总结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验体会。方法手术采取全麻或连硬外麻下常规CO2气腹,按四孔或三孔操作法完成手术。结果进行LC术258例,其中中转开腹12例,剑突下切口感染3例;术后胆总管损伤2例,钛夹脱落致胆囊管残端瘘和腹腔内出血各1例,行二次手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平均8d(6~20d)。结论只要经过严格规范化培训,开展初期从严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严格按规程操作,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胆道手术后,胆汁溢入腹腔,如及时充分引流则形成胆外瘘,如未放置引流或引流不畅可发生局限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此外胆外瘘也常发生于胆道造瘘管拔除之后。任何一种胆道手术后均有可能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或胆外瘘。常见原因:(1)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结扎线松脱或胆囊切除过程中损伤总胆管、总肝管或副肝管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2)胆囊造瘘或T形管引流术后,导管周围缝合不严密或术后导管发生阻塞.(3)胆囊管或总胆管的梗阻未解除,拔除造瘘管或T形引流管后瘘道不能愈合。(4)术中用粗针头穿刺胆管,由于梗阻因素存在,胆管内压增高,大量胆汁可以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治疗方案和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862例胆囊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胆囊炎、胆囊结石78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73例,胆囊占位3例。结果:12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腺癌。术后随访行胆囊及肝楔状切除加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清除者,5例生存1年,2例生存14个月,1例生存2年,单纯行胆囊切除2例均生存1年,胆囊切除及旁淋巴结活检+胆总管T管引流2例生存4个月。结论:原发性胆囊癌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早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1月~2005年11月收治的19例XGC临床资料。结果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XGC 5例,慢性胆囊炎4例,胆囊癌10例,(胆囊结石16例,胆总管结石2例)。术中冰冻切片18例,15例XGC、3例不排除胆囊癌,胆囊切除16例,附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及内瘘修补各2例。胆囊癌根治3例。术中损伤胆总管2例、肝动脉1例。18例治愈,死亡1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XGC。结论XG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增厚胆囊壁内多个低密度结节是其特征。术中冰冻切片既可确诊又有利于正确选择术式,胆囊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总胆管探查术后对T管的处理不当,造成不该出现的后果并非罕见。下面结合本院近年来典型病例,讨论如下。例1,男,49岁。以化脓性胆管炎、总胆管结石行总胆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小而壁厚行胆囊切除,从胆总管中取出三块结石,并见有脓性胆汁引出,放T管引流总胆管。术后T管引流通畅,每日250—600ml褐绿色胆汁流出。却因术后第六天就全天闭管,结果胆汁将T管从胆总管中涌出,立即从原T管口插入粗导尿管,继续引流10天后,才拔管逐渐痊愈出院。讨论:总胆管T管引流一般应两周后才考虑闭管、拔管,常需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拔管时间。此例却于术后第六天闭管,造成T管被胆汁涌出,幸好窦道通畅,得以及时再插管引流而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