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江水库群联合调度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长江大型水库建设步伐加快和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水库群联合调度,解决防洪、兴利和生态等问题。根据长江大型水库建设情况及水库特性,预测未来10年水库群库容规模,分别从防洪、兴利和生态等方面分析可调度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虽然长江流域水库数量多,但由于长江水量大,可直接用于流域性调节的库容仍然有限,从调度可能性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来看,目前比较有效的联合调度主要在防汛和应急调水方面,而解决生态、大面积的干旱和压咸等问题尚处在探索阶段,要解决流域范围内的抗旱、生态、河口压咸等问题必须采取包括水库联合调度在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库是长江流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期长江流域工程体系变化最大的部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部署对长江流域水库调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梳理了近年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在防洪抗旱等方面开展联合调度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显著效益,结合流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常态,对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长江流域大型水库群防洪、兴利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针对目前长江上游水库群建设运行现状,总结了水库群建设对水环境和水生态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库实施生态调度的客观需求;并对国内外关于水库生态调度需求、调度目标、研究方法、试验示范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长江上游水库群生态调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水库群是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水库所在河流、川渝河段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任务。长江流域面积广大,水系众多,洪水地区组成与遭遇十分复杂,防洪需求众多,防洪对象分散,且要兼顾发电、航运、供水、生态、库区安全等多种因素,水库群防洪调度面临大规模、多区域、多层次等协同调度技术难题。以长江上游25座控制性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防洪格局和防洪任务将水库群防洪调度划分为核心、骨干和群组水库,阐明了水库群多区域协调防洪的调度节点和角色定位,提出了兼顾"时-空-量-序-效"多维属性的模型功能结构,构建了长江上游水库群多区域协同防洪调度模型,并在长江流域防洪调度形成示范应用,以挖掘长江上游水库群防洪调度潜力,进而提升长江流域防洪调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水系复杂,防洪范围广,控制性水库的防洪调度目标具有多元化、多区域分布等特征,水库在流域内的分布各式各样,各种调节能力的水库以串联、并联等多种形式互相连接,具有复杂的空间拓扑关系。为快速清晰地判断防洪对象、水库群以及水系的干支流、上下游拓扑关系,利用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的Web GIS网络分析模型,有机结合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以长江流域为例,选取多个水库、断面及防洪对象构建简洁高效的网络拓扑关系,实现复杂水网的可视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决策效率和智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诸多流域工程的建设,金华江流域出现了原有洪水调度与现有工程不相适应的情况。对金华江干流的横锦水库、南江水库2座大型水库现状调度方案、水库不下泄调度方案、预泄调度方案对防洪的作用等进行了计算分析,结论是因水库控制面积有限,优化调度对增加下游防洪能力影响有限。为向金华江流域防洪指挥提供技术支持,建议考虑大型水库错峰调度、不同量级洪水的调度权限协调、编制洪水风险图、编制特大洪水预案等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是流域治理开发保护的骨干性工程,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有效解决长江上游巨型水库群防洪、供水、生态、发电、航运、应急等多目标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瓶颈,开展了"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研究攻关.首先重点介绍了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堤防、水库、蓄滞洪区、涵闸、泵站等是长江流域防洪抗旱减灾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调度运用好水工程使其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效益,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总结梳理了近年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在规范调度管理、推进技术研究、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发挥联合调度效益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并从流域超标洪水防御、调度目标多元化、预报调度一体化、综合决策智能化等角度重点分析了新时期水工程联合调度的需求,结合当前调度实际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挖潜已有水利工程,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及洪水资源化利用值得研究。文章以瓯江流域两座大型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两库水文和水库特性差异补偿,初拟连通联合调度两库。通过建立两库长系列逐日径流调节联合调度模型和流域防洪水利计算模型,采用多重优化解法求解。通过方案论证优选,求出了两库连通联合调度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群联合调度发展策略及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上游已建和在建的大型水库规模庞大,其联合调度有助于提高长江流域防洪安全、水电能源开发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文章在分析长江上游大型水库开发建设及运行管理现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梯级水库的发展经验,从联合调度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层面,探讨大型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发展策略和目标,并提出一些尚待研究解决的运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调洪运用对寸滩站水位流量关系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7月,长江上游发生1987年以来最大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较为紧张,三峡水库实施了自蓄水以来的首次大幅度拦洪削峰调度运用。针对重庆地区的淹没究竟是上游来水影响还是三峡水库调度运用回水所致这一焦点问题,选择近年寸滩站发生较大洪水的年份与历年综合水位流量关系线进行对比分析;再通过建立三峡水库动力学模型,模拟以流量为参数的三峡坝前水位与寸滩水位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峡水库防洪调度运用不会对重庆的防洪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放辉 《人民长江》2009,40(14):71-73
长期以来城陵矶控制水位既是堤防设计水位又是蓄洪工程调度运用水位,这一直是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争论的焦点。从分析现有江湖关系条件下的长江洪水特征出发,以长江中游防洪体系既定的布局为基础,结合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水情,提出将堤防设计水位与蓄洪工程调度水位分开,近期莲花塘防洪设计水位采用历史最高水位35.80 m、蓄洪工程调度水位采用34.4~35.80 m为宜。  相似文献   

13.
结合改革开放30年来长江防洪体系发生的巨大变化,阐述了长江堤防、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平垸行洪等防洪工程体系和防汛指挥调度系统、水情信息系统、防洪通信预警系统、防洪法律法规、防汛组织等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变化,提出了加快标准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和继续强化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末,长江上游发生较大洪水,根据预报分析,若三峡工程不拦蓄洪水,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将超过警戒水位。为缓解荆江河段的防汛压力,决定启用三峡工程进行拦洪削峰调度。通过洪水还原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调度对下游河段防洪的影响。三峡水库实施防汛错峰调度后,水库最高库水位为146.10 m,拦蓄水量约10.13 亿 m3,宜昌洪峰流量为50 800 m3/s、沙市洪峰水位为42.97 m。根据洪水还原分析,此次调度削减宜昌洪峰流量约1 700 m3/s,降低宜昌及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0.3 m左右,成功完成拦洪削峰调度任务,使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基本控制在警戒水位以内。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09年8月长江上游发生的较大洪水(简称“09.8”长江上游洪水),为减轻荆江河段及荆南四河的防洪压力,控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实施削峰调度。通过还原计算,分析了防洪调度对荆江及城陵矶河段防洪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拦洪调度的三峡水库最高库水位达152.89 m,沙市、城陵矶水位均在设防水位以下,避免了荆江河段高洪水位,降低了防汛响应级别,减少了中下游防汛成本支出,同时增加了5.3亿kW·h的发电量,取得了较大的防洪与发电效益,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首次大规模防洪调度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6.
东荆河是汉江下游分泄汉江洪水入长江的重要分洪河道,其分流分沙的变化不仅影响东荆河流域防洪安全、水资源利用、航运等,还影响汉江、长江的防洪安全。应用大量实测水文资料,系统地分析研究了东荆河分流分沙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荆河多年平均分泄汉江水量42.5亿m~3,占9.1%,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建库后,分流比变化明显;分流分沙比在丹江口建库前后变化相当,洪峰流量分流比由建库前的22.7%变化为建库后的17.9%;由于丹江口水库调蓄,东荆河断流天数有所减少,且由于受清水下泄的影响,东荆河河床冲刷作用明显,断流水位下降。研究结果对东荆河及汉江中下游河道治理、水资源利用、防洪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如发 《人民长江》1997,28(4):20-21
介绍了长江防汛信息系统的结构、1996年的水情,重点概述了这一系统具有接收处理水雨情信息、提供气象信息、查询水雨情、监视实时水雨情及为大屏幕显示会商的功能。这一系统的建成使用,为长江防汛向现代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且在1996年防汛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江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重开发轻保护,是长江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在总结70年来长江治理开发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长江面临的主要水安全问题,明确了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协调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策略:进一步加强防洪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实施生态要素调控与空间管控,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严控入河污染负荷,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科学调控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美水库水资源调度策略的研究和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研究我国和美国水库水资源调度的目标演进出发,介绍了与时俱进的调度策略和政策.指出两国均经历了从单纯地以完成多目标开发的水利调度到接受调度策略的演化过程.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我国考虑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的优化调度策略,并举例说明了长江流域水库水资源调度时扩大综合效益的方法,包括:①丹江口水库充分研究洪水特性,利用分期洪水安排库容,使之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②三峡水库调度除着重解决荆江地区的防洪问题外,还对城陵矶进行补偿调度,以发挥更大的防洪作用;③1998年长江防洪中长江水库群错峰调度削减干流洪水及四川错峰调水冲污.  相似文献   

20.
变化环境下七里山水域高洪水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里山水域是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江湖交汇区,受三峡工程及上游溪洛渡、向家坝水库运用清水下泄影响,江湖水沙输运、河道冲淤及河势演变、河段蓄泄关系、洪水位和泄流能力等出现诸多新变化,对长江中游特别是洞庭湖区的防洪蓄洪格局产生影响。在长江中下游水沙整体宏观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七里山水域二维水沙局部细致模拟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水库群运用后,在不同控制水位、不同蓄滞洪区启用条件下,针对各种典型洪水的防洪蓄洪问题。对于1998年型洪水,通过三峡等上游水库调节并抬高七里山控制水位0.5 m时,可不分蓄洪;对于1954年目标洪水,则需利用洞庭湖区24蓄洪垸和洪湖对等承担分蓄洪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