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雪岩 《现代保健》2011,(14):44-4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比较两组各生化指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hs—CRP、TG、T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和血脂与2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脂,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以对糖尿病及并发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收缩压(SBP)之间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医生及早防治。方法对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BP分别进行检测及计算,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分别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FBG、糖化血红蛋白、LDL—C、TG、SBP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1)。结论早期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缩短病程,是防止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中的作用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踝肱比值(ABI)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ABI≤0.90)及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78例糖尿病患者中检出PAD患者共53例,检出率67.9%,与对照组相比较,PAD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FPG、2hPG、HbA1c、HDL—C、TG、T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BI可作为PAD的无创早期诊断方法,其中年龄、病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患者P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膳食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单纯饮食控制,比较患者饮食控制前后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60例患者经4周的饮食控制,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和体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科学的膳食控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但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另外将50例血糖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的血清,分别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方面的测试。结果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方面的测试,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对正常人的高,其中TG、TC以及LDL也不断提高,可见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霍素华 《现代保健》2011,(27):171-172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取35例糖尿病患者及35例血糖正常人群早晨空腹血(血清),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5例糖尿病患者TG、TC、LD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其中TC、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高脂血症进行相应的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取“血糖正常”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比较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结果:研究组中LDL、TC、TG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脂成分中LDL、TC、TG间的差异(P<0.05)。两组血脂成分中HDL间的差异(P>0.05),即两组中的HDL,不具可比性。结论:糖尿病人血脂中的LDL、TC、TG的含量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人,故而血脂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在进行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匹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空腹血糖(V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能够有效的降低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改变与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精尿病无脑梗死患者3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进行研究。结果两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HDL—C、APOA、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改变与脑梗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18岁以下人群血脂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18岁以下人群血脂水平的现状,为以后该人群的血脂水平跟踪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广州市1390例(男/女=701/689)18岁以下人群,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总胆固醇(TC)异常率为7.1%(98/1390),甘油三酯(TG)升高率为6.3%(88/139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率为8.8%(122/139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率为7.1%(99/1390);TC、HDL—C、LDL—C与年龄存在正相关,TG与年龄存在负相关;TC、HDL—C、LDL—C、TG、年龄这5项之间呈显著性相关,性别与这些指标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本调查结果示广州市18岁以下人群中,绝大部分血脂水平处于正常状态,但也有一定比例的青少年存在血脂异常状况,该调查数据对日后的该人群血脂水平跟踪调查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冰 《药物与人》2014,(5):55-56
目的:探讨和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98例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98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并记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之间呈现出平行升高的趋势。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的发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褚建国 《现代保健》2010,(14):32-3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与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及脂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3.
生长激素、C肽、血脂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彬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2):153-1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生长激素、C肽、血脂、血糖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肾脏病变组40例,有肾脏病变组42例,正常对照组39例,进行血糖(BG)、生长激素(GH)、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结果糖尿病2t组各时相血糖及HbAl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HbAlc、FGH、TC、TG、EDL—C及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无肾脏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脏病变组C—P(0h)及C—P(2h)均显著低于无肾脏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脏病变组病程明显长于无肾脏病变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Alc与FGH呈正相关(r=0.912,P〈0.01),与C.P(0h)呈负相关(r=-0.803,P〈0.01),与C—P(2h)呈负相关(r=-0.771,P〈0.01),FGH与TC呈正相关(r=0.413,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长期高血糖和脂代谢紊乱。空腹生长激素水平升高、高血压及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同时治疗组30例加服血脂康0.6g/次,2次/d;对照组30例加服复合维生素B,2片/次,2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六项、FBG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脂康治疗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不仅能使TC、TG、LDL—C、ApoB下降,ApoA1、HDL—C升高,改善脂质代谢,还能改善糖代谢,使FBG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干预在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对158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综合干预组87例,对照组71例。在2组原药物及临床干预不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对综合干预组进行定点、定时监测,同时进行家庭随访,并与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结果入组前患者空腹血糖(8.45±2.97)mmol/L,总胆固醇(6.38±1.25)mmol/L,甘油三酯(1.86±0.8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8±0.8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2±1.39)mmol/L。综合干预1年后,患者空腹血糖(7.18±2.06)mmol/L,总胆固醇(5.27±0.98)mmol/L,甘油三酯(1.40±0.1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1±0.6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1±0.95)mmol/L,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综合干预组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1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4%,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干预组1年后患者的生命质量、依从性及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有改善血糖、血脂及提高生命质量的作用,可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及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医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变化特点。方法267例疑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及CAG分三组:冠脉正常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非急性心肌梗死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化验血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早期(发病24-36h内)血脂水平已出现明显变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均下降。与冠脉正常组相比。TC、TG、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相比,TC、LDL—C、Ap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TC、HDL—C、LDL—C、ApoA降低,不应以此时的水平作依据,而应早期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清尿酸(SUA)的关系。方法:将94例住院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进行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尿酸(SUA)、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BMI、WHR、FINS、HOMA—1R、LDL—C、TG、SUA较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升高(P〈0.05),而FBG、TC、HDL—C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年龄、性别、血脂调整后血尿酸水平高者发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提高(OR=1.113,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更明显,SUA的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2例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脂血症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饮食及运动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比较组内和组间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葡萄糖前期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脂消方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疗效观察。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用糖脂消方治疗,对照组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6%,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脂消方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各项指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可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蛋白比值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62例T2DM患者(T2DM组)及60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计算TG/HDL-C、TC/HDL—C及LDL.C/HDL—C比值,采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组的TG/HDL.C、TC/HDL—C及LDL.C/HDL—C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均与HOMA-IR呈正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TC/HDL.C用于诊断T2DM合并胰岛素抵抗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T2DM患者血清脂蛋白比值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呈正相关,对T2DM合并胰岛素抵抗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