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佳 《河南科技》2023,(5):120-124
【目的】在现有版权制度框架下,构建用户弹幕版权的适用规则,确立其版权保护的权利边界,并为版权制度的完善提供思路。【方法】以B站用户弹幕为例,立足法理论证,从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现实问题、用户弹幕版权设置的理论思考及用户弹幕版权制度构建层面,厘清相关概念,界定用户弹幕版权主、客体及权利归属,明确用户弹幕版权的法律属性及权利关系。【结果】用户即弹幕的版权主体,可以利用版权制度规制用户弹幕内容,明晰了用户弹幕的可版权性。【结论】将用户弹幕纳入版权规制范围具有合理性、正当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王世奇 《河南科技》2023,(17):100-104
【目的】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广泛应用而产生的“链上侵权”“无视法定许可、合理使用”等灰色地带,探究法律应如何回应。【方法】调查当前国内区块链版权行业现状,分析区块链与版权领域灰色地带的成因。【结果】区块链平台存在审查流程不规范,智能合约的法律性质不清晰等问题。【结论】可从行业规范的角度统一区块链平台的登记程序和标准入手,完善相关法规,明晰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边界,强化区块链技术服务提供者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刘旻觜 《河南科技》2023,(22):120-125
【目的】分析欧盟的版权改革方案背后的立法逻辑,为我国今后版权立法引入过滤义务提供启发。【方法】以网络服务提供者版权过滤义务为研究对象,梳理其规则变动的国际走向,以比较法的视野分析并总结欧盟版权改革指令存在的问题。【结果】欧盟版权改革指令对避风港规则进行开创性的突破,但其立法框架内部问题及法律实效问题不容忽视。【结论】我国在未来的版权立法中要转变立法理念,包括注意立法与技术衔接,纠正对过滤义务性质的错误认知,平衡各方利益。同时,通过设置过滤标准差别性应对机制和完善事后救济措施,以细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戚笑雨  秦炜杰 《河南科技》2023,(17):111-115
【目的】数字出版可以有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版权赋能是提升数字出版产品价值的主要路径。【方法】在数字人文视域下系统分析当前传统文化数字出版的版权现状。【结果】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存在着数字化许可壁垒、产品内容独创性不足、数字化阶段产权归属不清晰和平台运行不规范等版权问题。【结论】有必要改革合理使用制度,将转换性使用纳入立法规范;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内容,突出创造性;厘清数字化开发利用阶段的版权归属,赋予数字化开发利用者以演绎权;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明确数字交易平台责任。  相似文献   

5.
张路 《河南科技》2023,(4):132-136
【目的】针对智能算法推荐产生的版权侵权风险,探究其背后成因,在此基础上按照平衡原则、平等原则和效能原则为防范这一风险提供科学的对策建议。【方法】探究平台使用算法编辑向用户推荐高适配性内容带来的算法技术不确定、认知不确定的侵权风险与规则的制度掣肘,剖析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侵权风险的原因。【结果】算法推荐平台具有反“技术中立”立场与可责难性,其具有对算法推荐机制规制的前提和基础。【结论】我国需要在法律层面与社会层面形成合力,着力提升算法推荐平台的协同治理能力,以防范其使用算法推荐带来的版权侵权风险,促进相关制度规则在多元主体利益的动态平衡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肖海  刘磊 《河南科技》2023,(4):127-131
【目的】NFT即非同质化代币,其非同质化、不可篡改等技术特质可以运用于版权归属和流转情况的确认,为我国数字版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方法】NFT模式结合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版权,可将其用于打造新型数字版权管理体制。【结果】新机制能够改善版权登记效率、增强审查效力、保障对等地位和助推数字信用体系建设。【结论】对于NFT,未来还须加强研判,以法治框架推进新型数字版权保护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瑾娴 《河南科技》2023,(2):126-130
【目的】分析短视频平台的性质,反思“避风港规则”适用的困境,为平台版权治理建言献策。【方法】以短视频平台自身的“新角色”为研究对象,结合互联网技术趋于成熟的大背景,辩证平台的“技术不能”和“技术中立”,进一步分析注意义务和审查义务的层级关系。【结果】短视频平台以其服务和技术为自身攫取了更多的流量和市场竞争优势。在此条件下,理应对用户的侵权行为负有更高的注意义务,即主动履行版权审查义务。【结论】为避免短视频平台的版权治理向“避风港规则”逃逸,立法者可以考虑具体化注意义务,将审查义务纳入注意义务的范畴,同时兼顾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董政林 《河南科技》2023,(11):121-124
【目的】基于目前流行的利益共享理念,从利益视角下探讨最终形式与人类作品相同但创作过程有差异的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具有可版权性,分析其作品价值应当如何归属。【方法】从激励理论和市场角度两方面,论证人工智能创作物可版权性,并思考人工智能领域版权归属的方向。【结果】人工智能创作方式,其实与人类的创作方式大为不同,几乎只有算法、模板、规则等指令输入,而没有所谓“灵感”参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认定,实质上是在修改或者不修改现行《著作权法》中寻找平衡点。【结论】“创作”似乎已不再是人类的专属。人工智能创作物能否纳入著作权保护,应当在考虑各方利益的过程中找寻最合适的点,做出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正>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又称债务抵押债券。通常由特殊目的金融机构将贷款或债券等资产打包生成新的资产池,并对资产池的风险进行分割和重组,再按一定规则生成具有不同风险和收益特征的分券,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CDO兼具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的优良特性,能转移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0.
巩守泽 《河南科技》2023,(3):132-136
【目的】通过分析NFT数字作品的著作权法律性质,为我国数字版权法律理论发展及司法审判实践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梳理NFT数字作品及交易的法律性质,总结数字版权适用发行权的学界争议,并对“NFT侵权第一案”进行案例研究。【结果】现行版权法难以涵盖与应对NFT数字作品引发的难题与冲击,简单套用信息网络传播权容易引发理论分歧。【结论】我国数字版权法律应当及时摒弃“发行权仅适用于有形载体”的思维定式,在符合相应条件的基础上,NFT数字作品应当适用发行权及其权利穷竭原则。  相似文献   

11.
陈红雪 《河南科技》2023,(12):115-120
【目的】探索与我国数字版权竞争市场相匹配的版权平台竞争企业利益平衡机制。【方法】从著作权法市场主义视角对“转换性使用理论”进行法律分析,探究其在我国“合理使用制度”中的可行性。【结果】版权平台竞争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在版权的保护与流通中引入第三方介入机制——集体管理组织。【结论】通过第三方组织的协调,使得版权人、使用人能够较好地解决版权作品的供求问题,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明确企业责任,拓宽数字化版权作品的传播渠道,推动各方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证券化与资本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项目融资发展的新趋势,为了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基础设施证券化融资的特征着手,根据国外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基本机制,结合实例对基础设施证券化进行了设计,最后提出推进基础设施证券化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丰雷激 《河南科技》2023,(10):124-127
【目的】探寻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推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方法】对辽宁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下的创新型探索进行分析。【结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当今时代下具有发展和保护并行的趋势,但在保护上仍然存在理论逻辑冲突等法律保护问题与局限性。【结论】针对保护的困境问题,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自身特性,对存在问题的内在逻辑与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明确权利主体、细化法律衔接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企业数据的法律属性、权利归属、保护路径都存在认定难题,在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框架下进行新的完善十分必要。【方法】结合当前数字化发展现状,明确企业数据商业秘密的认定要件与相关标准,破解权利人举证难的困境。【结果】当下对于企业数据的商业秘密保护缺乏相关立法,现行保护制度与保护措施不力,对企业数据作为商业秘密的司法认定也相对困难。【结论】建议积极推进企业数据商业秘密保护的专门立法,补足与完善现行企业数据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民刑并举的保护思路,提升企业数据商业秘密保护案件处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简要概述资产证券化的构建要素及操作流程,系统分析了基建项目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为完善基建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陶苏琴 《河南科技》2023,(15):112-115
【目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企业数据的法律价值和法律保护方式进行分析,为我国企业数据保护方式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梳理企业数据的法律性质,以及不同法律保护方式的优点和不足。【结果】现行法律保护模式包括著作权、商业秘密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均存在保护困境,我国企业数据保护仍需要研究新的保障措施,探索新的方向。【结论】本研究提出创设企业数据权等保护方式,为更好地保护企业数据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婧 《河南科技》2023,(5):134-137
【目的】分析河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的困境,为河南省科技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建议。【方法】立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借鉴国内北京、上海、武汉为代表的先进省市经验,对照分析各自特点与适应性,结合河南省省情分析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问题。【结果】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外部环境虽有所改善,但还面临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欠缺、抗风险能力差,金融机构产品有待创新、参与积极性弱等困境。【结论】河南省需要优化融资外部环境、提高科技型企业自身融资与经营能力、改革创新金融机构,以促进河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哲 《河南科技》2023,(13):86-89
【目的】为了提高山地风电场道路设计的能力,确保大件设备的运输,应对风电场道路进行全阶段的详细设计规划。【方法】本文主要分析风电场道路设计规划的大件设备运输和实际重点、难点,首先,确保运输条件的可行性;其次,结合风电场道路设计的基本参数,根据工程情况选取经济性最优的参数方案;再次,考虑设计过程中的其他风险因素,争取做到风电场道路设计规划可行性与经济性的均衡,为风电场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结果】结果表明:合适的道路路径,合理的道路参数将大大降低道路的造价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性。【结论】该研究详细阐述了道路设计中的各类关键因素,有助于深刻认识风电场道路对工程的重要作用,为下一步的项目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光  杨景云 《河南科技》2023,(9):120-123
【目的】为保障元宇宙市场的公平竞争,在我国《商标法》规定的总体框架下,借鉴欧盟、美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对NFTs商标侵权问题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分析多起典型案例、研究其中争议问题,寻求解决纠纷的法律路径。【结果】元宇宙中商标混淆与淡化的判断应当综合商标显著性与商标的功能,灵活使用传统多因素检测法,着重考虑NFTs创作者是否存在营利目的;合理使用和罗杰斯检验抗辩会受到“明显误导”的阻碍,NFTs以“独特资产”使用不能适用权利用尽原则。【结论】建议商标权人尽快扩展商标注册类型,加强商标在元宇宙中的投资与监管。国家应对虚拟商品或服务的商标注册申请设置审查指南、明确NFTs的属性并适当分类。  相似文献   

20.
黄权伟  陈远远 《河南科技》2022,(20):124-12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推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知识产权证券化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降低企业风险,并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价值。本研究分析了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立足于当前河南省的知识产权状况和制度基础,探讨了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