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清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霍公路(甘肃省临泽至清水段)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着重对发育在公路沿线一定范围的泥石流(洪水)、土壤盐渍化(盐胀变形)、风蚀沙埋等较为特殊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从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地质灾害稳定性、易发性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估.为拟建项目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并对今后在该地区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及可能遭受地质灾害进行评估,提出防治措施,为公路合理选址和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对用地的审批提供依据。本文以上武高速公路南阳至西坪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河流塌岸、地裂缝、路基坍塌等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设工程地灾评估是防治地质灾害重要环节之一,为建设场地防灾减灾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为工程建设服务和保护地质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水利工程项目对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们在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重视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进行野外调查,本文详细分析了地形、地貌、区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等,综合评估了南部地区某水利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地质灾害评估结果可信度高,可以为类似条件下的其他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申粤 《河南科技》2023,(4):115-119
【目的】渠道边坡失稳可诱发渠道边坡滑塌及其他险情,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安全。【方法】以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为例,对强降雨引起渠道边坡失稳造成渠道边坡滑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边坡防治措施,为类似水利工程边坡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结论】渠道边坡失稳由诸多因素引起,结合南水北调渠道运行过程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提出不同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破坏程度及造成的危害、损失进行预测分析的工作,为建设单位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河南省某大型水库安置区为例,简述一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7.
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利用有关资料对"丹拉国道主干线刘寨柯至白银高速公路工程"进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评估结果认为,现状情况下,评估区发育和分布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和不稳定斜坡7处,泥石流沟7条,黄土湿陷分布在公路东段.  相似文献   

8.
王晅 《河南科技》2023,(3):45-48
【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是一种新兴的电力能源传输形式,系统可根据用户的电力使用情况,并结合电力传输的实际情况来配置合适的系统,以此来满足不同用户的电力要求。【方法】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网络正常运转,本研究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结合系统的运转原理、系统内部结构,总结出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果】经过硬件完善与软件优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基础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结论】现阶段,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虽是电能传输的基础系统之一,但因该系统是一种新兴技术,电能传输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应从硬件、软件等方面进行综合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孙斌 《河南科技》2023,(10):67-70
【目的】隧道在穿越采空区施工时容易出现由于开挖扰动造成的大变形、塌方等灾害,因此有必要对采空区地质灾害的探测及处置技术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赣深铁路同乐山三号隧道为背景,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研究表明:在采空区地段采用“地面调查法+高密度电阻率法+钻探法”为主的综合探测手段,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地表矿洞采用回填注浆封堵,洞内采用超前支护+径向注浆处理,可以保证隧道安全顺利地通过不良地质段。【结论】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鸿国 《河南科技》2023,(7):123-126
【目的】践行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建设好示范项目,同时为类似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介绍了全球首台650℃先进高效燃煤发电示范项目背景,分析了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结构松散等问题,揭示了示范项目周期长、耗资大、未充分进行专利检索,以及忽视核心技术专利挖掘等管理风险。【结果】提出了构筑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650℃先进高效发电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内容和体系建设及全过程管理策略。助益创新研发,提升创新联合体核心竞争力。【结论】做好示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利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先进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并将引领能源行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规范、约束各类工程活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者根据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整理,对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提出防治对策,为建设单位提供科学的建议,指导建设单位做出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炭厂沟泥石流爆发时的危险性。【方法】以炭厂沟1:5 000等高线、50年降雨数据和掩膜作为基础,结合现场勘察情况,运用FLO-2D和GIS软件,模拟炭厂沟在不同降雨频率下(10%、5%、2%和1%)泥石流的运动堆积过程。【结果】以1%降雨频率为例,模拟出的最大泥石流流速为20.97 m/s,最大泥石流流深为7.7 m,堆积面积为33 175 m2。极端危险区范围占比81.8%,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对比模拟计算流速与公式计算流速来验算精确度,结果显示可靠性高。【结论】通过选用流速和泥深作为泥石流危险度分区的定量指标,得到炭厂沟泥石流的危险性分区图,为该流域的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地质灾害体的特征、稳定状态、易发程度和发展演化趋势等,结合拟建工程的特点,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论证地质灾害防治的可行性,并对防治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实施工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郑盛业 《河南科技》2023,(7):118-122
【目的】系统地分析贵港市建成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规律。【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贵港市建成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时间上,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多发生在3月份和5月份;空间上,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地下水强径流带上,分布于岩溶发育较强烈区域。【结论】为该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桑掌隧道穿越阳泉二矿采空区上覆岩层,由于采空区长期变形的影响,隧道的安全运营受到威胁。为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必须准确预测采空区长期变形对隧道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桑掌隧道及围岩的小尺度模型,通过施加位移场的方式,模拟采空区对该隧道及围岩的长期变形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采空区长期变形的作用下,围岩塑性区逐渐增大,隧道围岩的破坏主要集中在隧道两端洞口处,隧道洞口处的围岩处于欠稳定状态;隧道在采空区长期变形的影响下,围岩位移逐年增加,但整体增长速率逐年减少,位移最大值为257.79 mm。【结论】为确保桑掌隧道安全运营,应密切关注采空区长期变形对围岩和衬砌的影响,并采取措施确保隧道稳定,计算结果可为桑掌隧道施工和变形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孙林  郭鸿 《河南科技》2024,(5):39-42
【目的】煤层气储层的物性特征是进行煤层气开发研究的关键因子。【方法】重点对海孜煤矿深部勘探区域中组煤储层的物性参数进行调查,以对井田内中组煤储层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煤层的物性特征适宜开采,其中有机显微组分占优,无机显微组分次之。该煤层含气量多,虽然煤层渗透率相对较小,但符合煤层气开采条件。煤层开采时的吸附作用一般,但有利于煤层气储集和缩短煤层气的开发周期。【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该研究区煤层气抽采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我国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其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提升地震地质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在分析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家、省级和市级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思路与建议,并设计出一种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结果】通过对建设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地震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系统、搭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保障措施等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体系。【结论】该体系的应用能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及数据分析和决策水平,为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河南省为例对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旨在为河南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管控提供参考。【方法】从暴雨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1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EWM)得到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分析法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中,致灾因子危险性权重最大,为0.360 4,防灾减灾能力的权重最小,为0.138 7;河南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值为72.72。【结论】洪涝灾害风险受致灾因子危险性的作用最大,防灾减灾能力的影响最小;河南省洪涝灾害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花岗岩体在我国东南山地丘陵地区经常出露。风化花岗岩的性质变化较大,严重影响隧道、桥梁和边坡等道路工程建设,需要对花岗岩体进行物探勘察与评价。【方法】本研究根据野外花岗岩体物探勘察和开挖情况,建立不均匀风化花岗岩地质模型,设计随机震源,进行被动源地震记录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大量随机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在不同花岗岩地层中具有明显不同的传播特征;不同地质模型的被动源地震记录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被动源地震记录能够反映花岗岩地层性质的变化,为利用正演进一步研究野外观测装置和反演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丹 《河南科技》2024,(1):100-103
【目的】山区公路工程边坡落石崩塌灾害具有突发性和强致灾性特点,是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地质安全隐患,有必要对落石崩塌运动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西南地区某处公路边坡落石为例,在介绍落石运动分析计算算法的基础上,采用CRockfall落石软件模拟了典型落石运动轨迹,获取了主要运动特征。【结果】从统计最大值曲线峰值来看:落石运动动能能量、弹跳高度和速度分别约为2 000 kJ、75 m和53 m/s;统计95%保证率和均值曲线规律基本一致,从曲线峰值来看:落石运动动能能量、弹跳高度和速度分别约为500 kJ、25 m和25 m/s。【结论】在典型位置利用软件数据采集器功能获取落石运动特征参数,为后期拦挡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