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威 《河南科技》2023,(1):101-104
【目的】研究贯通裂隙岩体的力学特征以及能量演化机制。【方法】预制完整岩体、0°、15°、30°、45°、60°倾角的裂隙岩体,采用试验设备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YAW6202)与PCI-Ⅱ声发射试验仪对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强度与能量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贯通裂隙破坏了岩石材料的完整性和均匀性,随着裂隙倾角角度上升,试件单轴压缩的破坏由上下拉压岩石破坏转为随着预制结构面破坏;不同裂隙倾角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出现劣化;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声发射振铃计数变化情况较吻合,振铃计数可反映岩体内部的裂隙出现、发展直至岩石破坏失稳的过程。【结论】可为裂隙岩体的劣化性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花岗岩体在我国东南山地丘陵地区经常出露。风化花岗岩的性质变化较大,严重影响隧道、桥梁和边坡等道路工程建设,需要对花岗岩体进行物探勘察与评价。【方法】本研究根据野外花岗岩体物探勘察和开挖情况,建立不均匀风化花岗岩地质模型,设计随机震源,进行被动源地震记录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大量随机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在不同花岗岩地层中具有明显不同的传播特征;不同地质模型的被动源地震记录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被动源地震记录能够反映花岗岩地层性质的变化,为利用正演进一步研究野外观测装置和反演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健  赵苗苗  刘晟源 《河南科技》2023,(17):136-140
【目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对发展科创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河南省推动数字赋能科创金融的发展。【方法】在分析河南省数字赋能科创金融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河南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搭建基于区块链的产业数字金融、知识产权和供应链金融平台,以及完善数字金融服务机制。【结果】通过实施上述方法,打造出一种数字赋能科创金融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结论】为推动科创金融发展,河南省应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建立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平台,完善金融服务机制,从而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张珹  李亮 《河南科技》2023,(14):4-8
【目的】研究不同速度等级下铁路接触网链形悬挂类型和参数对弓网运行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有限元仿真法来建立不同速度等级下铁路接触网链形悬挂弓网动态仿真模型。选取不同速度等级与不同接触悬挂类型的弹性链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系统,建立基于有限元的弓网动态仿真模型,对弓网动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仿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简单链形悬挂适用于速度为200 km/h的电气化铁路。当速度为300 km/h时,弹性链形悬挂接触力的变化更加平顺,且波动幅度更小,综合性能要优于简单链形悬挂。【结论】不同速度等级下,接触网链形悬挂类型和参数对弓网运行状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现更加高效地获取岩土体中各种形态的裂隙参数,并对裂隙发育及岩体塌陷情况进行及时监控。【方法】使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勘探过程中得到的岩土体图像进行识别,并对裂隙图像进行灰度转换、二值化、滤波去噪等操作,设置阈值,并进行调试,统计去噪后的二值化裂隙图像像素面积,并使用分割迹线自动连接技术来完成对图像的处理。【结果】根据处理结果,可计算出岩体中的裂隙参数,并识别得到裂隙迹线。【结论】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裂隙检测中,可精准、高效地完成检测任务,并满足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尺寸效应现象普遍存在于混凝土这类准脆性材料中,由于尺寸效应的存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参数不再是常数,而是依赖于试件或构件尺寸的变化而变化。【方法】基于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两个方面对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结果】总结了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力学性能方面的影响。【结论】通过对现有的尺寸效应理论和试验结果的研究分析,对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彭梓洋 《河南科技》2023,(20):30-35
【目的】合理使用惯导辅助数字多波束技术,在提高信号接收、减少干扰的同时,达到对径目的,能满足传统宽带多星波束对信号入射方向的苛刻要求。【方法】通过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应用于导航卫星信号接收机中,以惯导为基础来提供当地水平坐标系下的航向、俯仰角和横滚角,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导航卫星的入射方向,形成指向卫星的主波束及对准干扰的“零陷”,确定单约束的导向矢量,从而推导出空时自适应处理结构的数字多波束算法。【结果】数字多波束抗干扰接收机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数字宽带多星多波束环境中存在的干扰现象。【结论】仿真试验表明,将本研究提出的数字多波束抗干扰接收机实现方法用于对捕获过程算法的改进,可实现对多波束数据的合理应用,性能仿真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智能电表发展需求,设计一款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数字电表。【方法】以STC89C52为硬件核心来执行电能的运算处理、信息的读取显示和开关的定时控制。同时,增加时钟电路、WiFi电路和开盖报警等功能,帮助人们通过手机查看家用设备用电消耗情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所设计的多功能数字电表软、硬件联合调试,该系统可正常运行,能检测不同用电设备不同时间段的耗电量。【结论】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多功能数字电表可有效地检测电能情况。  相似文献   

9.
魏至诚  付志超 《河南科技》2023,(22):126-129
【目的】聚焦NFT体系中的数字藏品问题,试图厘清数字藏品的本质并探究其能否成为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NFT与数字藏品概念的分别阐述与对比来明确二者的关系。【结果】经研究认为数字藏品本身不适合成为作品并受到保护,但其映射的现实作品的数字化过程及最终表现形式,或直接运用数字技术构成的虚拟作品,具有成为作品并受到保护的可能。【结论】区分数字藏品与数字作品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司法实践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电子水准仪(也称数字水准仪)的工作原理,对电子水准仪测量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因素进行分析,为采取有效措施削弱或减少误差提供参考。【方法】以某安置区工程建设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家高程基准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水准仪按三等水准精度支线往返测路线与国家二等水准点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及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分析影响测量精度的误差来源。【结果】联测路线长度为6.85 km,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为+9.1 mm,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为±2.6 mm,测量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结论】电子水准仪应用在工程建设中的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成果质量可靠,测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巩守泽 《河南科技》2023,(3):132-136
【目的】通过分析NFT数字作品的著作权法律性质,为我国数字版权法律理论发展及司法审判实践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梳理NFT数字作品及交易的法律性质,总结数字版权适用发行权的学界争议,并对“NFT侵权第一案”进行案例研究。【结果】现行版权法难以涵盖与应对NFT数字作品引发的难题与冲击,简单套用信息网络传播权容易引发理论分歧。【结论】我国数字版权法律应当及时摒弃“发行权仅适用于有形载体”的思维定式,在符合相应条件的基础上,NFT数字作品应当适用发行权及其权利穷竭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查明贵州某地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方法】根据现场地质背景及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塌陷区岩溶发育、地下水径流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充电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对其不良地质体进行勘查。【结果】通过高密度电法查清了地表覆盖层厚度及岩溶发育的空间位置;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查清了塌陷区的节理裂隙发育带;通过充电法大致查清了地下水径流方向及位置。【结论】该地区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某隧道开挖破坏了当地的地下水平衡,地表形成“土洞”,最终导致的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13.
张媛媛  张雪  于晓明 《河南科技》2023,(12):140-144
【目的】为衡量河南省域内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清晰展现河南省域内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演变史。【方法】运用熵值法,构建适用于河南省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测度河南省2011—2020年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并对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河南省域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明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动态波动性。【结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有待提升,协同发展仍是河南省数字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松涛  轩建举 《河南科技》2023,(12):150-153
【目的】了解河南县域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助力河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归纳河南县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特点。【结果】研究表明,河南县域制造数字转型面临制造业广而不强、数字驱动力薄弱、县域企业数智建设水平较低、数字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数字生态,夯实数字新基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打造数字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5.
肖恒 《河南科技》2023,(4):50-54
【目的】研究敏感因素对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多点碰撞响应的影响规律并探索一种新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简化方法。【方法】将桥梁模型按力学关系进行简化处理,并在有限元软件中创建简化碰撞模型,采用线弹簧-阻尼(kelvin)接触单元模型,对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多点碰撞影响参数展开分析。【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在桥梁结构多点碰撞中,碰撞间隙,碰撞单元刚度、桥墩高度等都对桥梁多点碰撞有显著影响。此外,碰撞刚度增大会使碰撞力增大,但这种趋势不是无限的;初始间隙和桥墩高度增加对碰撞力的增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地震波种类不同也是影响桥梁多点碰撞的重要因素。【结论】通过简化碰撞模型来研究敏感因素对桥梁多点碰撞的影响具有可行性,简化碰撞模型的多点碰撞振动台试验也可以在后续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6.
刘虎  娄培杰 《河南科技》2023,(22):74-78
【目的】研究地下动水注浆工程中水泥-水玻璃浆液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注浆扩散规律。【方法】基于浆液黏度时变性,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浆液在各方向上的扩散状态以及地下水流速、注浆速率和浆液混合体积比对浆液扩散半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动水条件下,浆液在顺水流方向上的扩散距离明显大于横向和逆水流方向上的扩散距离;浆液扩散半径与地下水流速成反比,与注浆速率成正比,且注浆变量对浆液扩散半径影响程度为地下水流速>注浆速率>浆液混合体积比。【结论】模拟分析结果对水泥-水玻璃浆液在实际注浆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火成岩层对地震波有屏蔽和吸收作用,使得火成岩下伏地层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储层边界难以识别。【方法】通过正演模拟不同火成岩在速度、厚度、与砂体距离等方面对下伏地层的影响,定量分析影响砂体尖灭点识别精度的因素,寻找恢复真实储层边界的描述方法。利用分频滤波去噪、弱信号恢复等解释性处理技术,压制火成岩干扰,提高弱反射储层的识别能力。在解释性处理的基础上,再综合测井、地质等多信息,建立井控多属性融合储层定量预测技术。【结果】综合利用以上技术成果,针对玉皇庙地区夏41-商97构造带,开展储层精细刻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利用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对研究工区沙三上3砂组边界进行重新识别描述。处理后的剖面,砂体反射特征连续性更好,砂体边界继续向东延伸,较原始砂体尖灭线向东前移25道。将砂体描述结果与实钻井数据进行对比,描述吻合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核桃坪矿区位于秦岭中央复合造山带的商丹缝合带南部南秦岭构造带内,矿区主要矿体赋存在白龙洞组、两岔口组中,多与区内石英脉体共生,受构造控制明显。【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发现矿区石英脉体与裂隙方位基本一致。通过区内节理方位统计分析得出,该区石英脉体可大致分为近EW向和NE—NNE向两组,同时NE—NNE向石英脉多形成时代较晚且与成矿过程关系密切;选取成矿期石英脉进行包裹体测温研究,测得该区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进一步估算矿区成矿流体盐度、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等数据。【结果】核桃坪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中-高盐度、低密度流体特征,矿床成矿过程中流体性质变化较大。【结论】流体混合作用可能对钨矿化形成起到了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菲  崔丽 《河南科技》2023,(2):24-30
【目目的的】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众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也在逐渐增多。其中,环境敏感性设施屡遭附近居民的抗议,从而引发邻避行为,为了化解此行为而进行仿真研究。【方法】邻避行为具有利益主体多元化、因果关系复杂化、行为演变动态化等系统性特征,本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引起的邻避行为为例,剖析不同影响因素下公民、政府和媒体的相互作用及行为演化过程。【结果】仿真结果与事件发展趋势较为一致,符合现实情况,模型模拟有效。【结论】邻避设施的选址和媒体新闻发布速度对公民抵抗情绪的影响显著,政府开拓公民利益诉求渠道,并加快响应时间,能有效缓和邻避行为程度。  相似文献   

20.
王燕 《河南科技》2023,(4):155-158
【目的】提出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路径,为中部地区缝合经济与科技“两张皮”,促进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建议。【方法】以河南省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内容,通过数据搜集、分析和整理,对比国内北京、广州等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省份,比较分析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性难题。【结果】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还存在科技创新的适应性有待提高、可操作性不具体、与经济协同融合不够、数字化覆盖面不广、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结论】河南省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吸引高新技术人才,优化体制机制,拓展核心城市或重点领域的辐射力,以促进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