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患者舌象特征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月-5月在上海城市足迹亚定点医院住院的165例临床确诊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舌象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舌象主要包括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舌色分为淡红舌、淡白舌、红舌(包括绛舌)、青紫舌;舌形根据舌体形态分为正常舌、胖大舌(包括齿痕舌)、瘦薄舌;苔质根据舌苔厚薄程度分为薄苔、薄腻苔、厚腻苔,根据舌苔润燥程度分为润苔、燥苔;苔色分为白苔、黄苔。实验室指标包括核酸开放读码框基因(Open Reading Frame, ORF)和核壳蛋白基因(Nucleocapsid, N)的新冠病毒核酸循环阈(Cycle threshold,Ct)值、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大骨节病患者早、中、晚期舌象特点进行分析,为研究不同时期证候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确诊为大骨节病的患者进行舌诊检查,记录舌象,对不同分期的舌象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患者舌色以淡红、淡白、淡紫舌出现比率高,舌形以正常舌形、苍老舌出现比率高,舌苔以薄白苔、白腻苔出现比率高。中期患者舌色以淡红舌、红舌,舌形以正常舌形、裂纹舌,舌苔以燥苔、黄腻苔出现比率高。晚期患者舌色以绛紫舌、淡紫舌,舌形以裂纹舌、淡嫩舌,舌苔以燥苔、剥苔出现比率高。结论:大骨节病早、中、晚期的舌象具有不同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型特点。方法 纳入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医疗队2022年4月28日至5月27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老年患者112例,采集其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等信息,分析中医临床特点及证型规律。结果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75.50±10.91)岁,男女比例为1∶1.15,有确诊患者接触史79.46%。胸部CT影像学表现以磨玻璃影为主(41.07%),白细胞降低者45.54%,淋巴细胞降低者46.43%,C反应蛋白升高者75.00%,D-二聚体升高者67.86%。临床以咳嗽、咯痰、咽痛、便秘、食欲不振、乏力等为主要证候表现。舌质以红舌与淡红舌多见;舌苔以黄腻苔为主;脉象以滑脉、数脉为主。辨证分型以湿热郁肺、肺脾两虚、气阴两虚及湿毒郁肺证为主。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老年患者发病与基础疾病和年龄密切相关,肺脾气阴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条件,疫毒夹湿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可兼见“热、毒、虚、瘀”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温疫病中舌象的特征及其在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采集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肺病科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患者的舌象及其临床证候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了6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患者,男39例(60.0%,39/65)、女26例(40.0%,26/65),平均年龄(78.3±9.0)岁。常见舌象表现:(1)舌色以暗红舌(43.0%)为主,部分患者可见淡红舌(26.1%);(2)舌形常见肿胀舌(36.9%)、裂纹舌(35.3%),部分可见胖大舌(20.0%);(3)舌苔颜色以黄苔(49.2%)、白苔(47.6%)为主;(4)苔质多为腻苔(49.2%)及薄苔(33.8%),部分患者可见剥落苔(12.3%);(5)综合苔质和苔色,以黄腻苔(35.3%)、薄白苔(27.6%)为多。根据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舌象分析,总体以湿邪为主,同时可见瘀、热、虚等证素,临床证候也多表现为痰湿中阻、湿热壅肺、气阴亏虚且三证之间证候信息互有夹杂。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发现:舌色变化与基础疾病呈高度相关,舌苔变化则与中医证候类型高度相关。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患者多为高...  相似文献   

5.
张蕾  李小茜  何建成 《新中医》2023,55(16):75-80
目的:观察181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舌象特征,并探讨其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心功能 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医传统望舌方法,采集181 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舌诊资料,包括舌色、舌 形、苔色、苔质。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舌质、舌苔特征。结果:①舌色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青紫 舌、绛舌、红舌、淡红舌、淡白舌。NYHA 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淡红舌,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主要为青紫 舌。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舌色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Ⅱ、Ⅲ级淡白舌 比率低于心功能Ⅳ级者(P<0.05);心功能Ⅲ、Ⅳ级淡红舌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青紫舌比率高 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②舌形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裂纹舌、瘦薄舌、胖大舌、正常舌。NYHA 心功 能Ⅱ级患者主要为瘦薄舌,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以裂纹舌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舌形分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正常舌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患者(P<0.05),裂纹舌比率 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③苔色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苔、灰黑苔、白苔。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 白苔,心功能Ⅲ级患者中黄苔、灰黑苔较常见,心功能Ⅳ级患者以灰黑苔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 苔色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Ⅲ、Ⅳ级白苔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 灰黑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④苔质厚薄程度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少/无苔、腻苔、厚苔、 薄苔。NYHA 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薄苔,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以少/无苔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 舌苔质厚薄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Ⅲ、Ⅳ级薄苔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 者(P<0.05),少/无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心功能Ⅳ级腻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 0.05)。⑤舌苔润燥程度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干苔、润苔。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润苔,心功能Ⅲ、Ⅳ级 患者以干苔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舌苔润燥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 心功能Ⅲ、Ⅳ级干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润苔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结论:心功 能Ⅲ、Ⅳ级患者以青紫舌、裂纹舌、瘦薄舌,灰黑苔,少/无苔,干苔多见;心功能Ⅱ级患者常表现为淡红 舌、白苔、薄苔、润苔。舌诊可作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 病情轻重程度的一个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308例消化系统患者的舌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观察308例消化系统患者的舌象,从舌色、舌苔、舌形、舌态四个方面来分析消化系统中各病种的舌象特点。提示:病位在食管、胃、十二指肠、大、小肠的患者,舌色、舌苔以淡白舌、白腻苔、黄腻苔为最多,舌形以胖大舌、裂纹舌为多,舌态基本正常病位在肝胆者以青紫、绛舌最多,苔以黄腻、白腻为主,胰腺炎者以红舌、黄腻苔为多。在消化系统中医通过舌象辨证分析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苏州地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证候及发病机制,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苏州地区确诊的116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轻型及普通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采集其基本信息、入院时及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以及舌象等,进行中医辨证和病机、病位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性别构成相近(P> 0.05),轻型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普通型患者(P <0.05),普通型合并基础疾病者比例较高(P <0.05)。2)临床症状、体征:发病初期两组均以发热、咳嗽、咯痰等表证多见,至入院后第9天,两组表证已解,普通型仍有较多患者有咳嗽、咯痰、乏力,少数患者出现便溏、口苦、胸闷、恶心呕吐等表现。发病初期两组患者较多淡白舌、胖舌,舌苔多薄白、薄白腻。第9天普通型患者红舌、瘦舌及厚黄腻苔有增多。3)证候:两组患者在疾病初期多为风寒湿毒表证,9 d后轻型患者大多疾病已愈,其余多转归为肺脾气虚证。普通型患者治愈比例较低,较多患者转归为肺脾气虚证、湿毒蕴肺化热。结论 苏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相似,主要...  相似文献   

8.
PCR检测HBV DNA与舌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与中医舌象之间的关系。运用PCR检测116例HBVDNA,并与中医舌象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理舌色较正常舌色PCR-HBV-DNA阳性可能性大(P<0.01),但病理舌色患者并非一定PCR-HBV-DNA阳性;舌形反映PCR-HBV-DNA阳性结果的程度依次为胖大(齿痕)舌、嫩舌、芒刺舌、裂纹舌、老舌、正常舌形;苔色结果依次为苔厚黄、苔厚白、苔薄黄、苔薄白、灰黑苔组。苔质结果依次为腐腻组、燥组和剥脱组。在一定程度上,中医舌象可以反映PCR检测HBVDNA结果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2021年12月22日—2022年1月9日收治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境外输入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华裔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呼吸系统症状、全身症状、舌象、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及中医证候.[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58例HIV/AIDS患者舌象(包括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舌苔位置等)的横断面研究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关系的初步探讨,以期阐明艾滋病病邪的性质、病机特点、经有偿供血感染HIV/AIDS患者的常见舌象、抗病毒化学药物对舌象的影响以及舌象与不同阶段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判断转归预后及治疗时机的把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舌象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医传统望舌方法,采集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的舌诊资料,包括舌色、舌形、苔色、苔质。比较不同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舌质、舌苔特征。结果 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舌色主要为淡暗舌40例(28.78%)、红舌36例(25.90%)、淡红舌33例(23.74%);正常舌形85例(61.15%)、齿痕舌41例(29.50%)、裂纹舌13例(9.35%)。134例患者进行了舌苔分析,其中腻苔79例(58.96%)、薄苔33例(24.63%)、厚苔22例(16.42%);润苔115例(85.82%)、干苔19例(14.18%);黄苔94例(70.15%)、白苔40例(29.85%)。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舌色、舌形、舌苔厚薄程度、舌苔润燥程度、舌苔颜色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普通型比较,危重型患者红舌、暗红舌更多见(P=0.004),重型(P0.001)、危重型(P=0.002)患者裂纹舌更多见,危重型患者厚苔较多见(P0.001),黄苔在重型(P=0.001)、危重型(P=0.012)患者中占比更高;与普通型、重型比较,危重型患者干苔更多见(均P0.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出现红舌、暗红舌、裂纹舌和黄苔、干苔、厚苔,提示随着病情加重,疫邪存在化热、化燥表现,同时伤及气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展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舌象的采集与分析,归纳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通过调查全国共计1 003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的舌象并进行图像记录,应用清华大学研发的《舌象采集及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 003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舌象进行分析。结果:从1 003例临床资料中,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常见舌色分布依次为:红、淡红、暗、淡白;常见的舌形分布依次为:齿痕、荣润、胖大、舌有瘀斑及舌下脉络发绀等;常见的舌苔色分布依次为:白、黄;常见的苔质分布依次为:薄苔、腻苔、厚苔。属“肝胆湿热证”的舌象分布特点为:苔色黄,舌质色红,苔腻,舌荣润,苔色白,苔薄,苔厚。属“肝郁脾虚证”的舌象分布特点为:苔色白,苔薄,舌质淡红,舌质色红,苔腻,舌胖大有齿痕,舌荣润,苔色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患者舌象涉及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虚、湿盛、血瘀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两种证型患者的舌象分布特点与学会颁布的标准较为一致,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舌面诊测仪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舌象进行客观化研究,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1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舌象数字分析诊断系统对患者的舌象进行采集及分析,从舌色、舌形、苔色、苔质四个方面分析整体舌象特征,使用卡方检验分析K-L分级与舌象的相关性,采用聚类分析法归纳膝骨关节炎的舌象特征。结果舌象特征分布显示,舌色主要为淡舌、红舌、淡紫和紫暗舌;舌形主要为胖舌、齿痕舌、裂纹舌;苔色主要为白苔;苔质主要有薄苔、腻苔、少苔。K-L分级与舌象的相关性分析,Ⅰ级患者主要表现为淡舌、胖舌、齿痕、白苔、腻苔和薄苔;Ⅱ级患者主要表现为淡舌、胖舌、痕舌和腻苔;Ⅲ级患者主要表现为舌红、裂纹、苔少;Ⅳ级患者主要为舌红、裂纹舌、少苔。舌象聚为3类,第1类:舌淡胖,苔薄白腻,齿痕;第2类:舌红,裂纹,苔少;第3类:舌紫暗或淡紫,瘀斑,苔黄白相兼。结论由舌象仪所采集的膝骨关节炎舌色、舌形、苔色及苔质表现与临床辨证有较强的一致性,可为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象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图拍摄、观察舌图内容,由中医专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舌图数据处理等。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中淡白舌出现比率最高,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肾脏损害愈严重,舌质淡白愈明显;而淡红舌则与此相反。2该病舌苔中以厚腻与浊腻苔出现比率最高,而且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递进相关。3舌形舌态变化中,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瘀斑舌均具有统计意义,其中裂纹舌与尿毒症、齿痕舌与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舌态改变未发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联系。4慢性肾衰患者阴虚证中阴虚舌象(红舌、少苔或剥苔)并不多见。提示:慢性肾衰肾功能损害反映在舌象上主要是以舌色、舌形、舌苔的变化为主;舌色淡白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该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的一项值得临床注意的参考依据;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递进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象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图拍摄、观察舌图内容,由中医专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舌图数据处理等。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中淡白舌出现比率最高,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肾脏损害愈严重,舌质淡白愈明显;而淡红舌则与此相反。2该病舌苔中以厚腻与浊腻苔出现比率最高,而且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递进相关。3舌形舌态变化中,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瘀斑舌均具有统计意义,其中裂纹舌与尿毒症、齿痕舌与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舌态改变未发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联系。4慢性肾衰患者阴虚证中阴虚舌象(红舌、少苔或剥苔)并不多见。提示:慢性肾衰肾功能损害反映在舌象上主要是以舌色、舌形、舌苔的变化为主;舌色淡白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该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的一项值得临床注意的参考依据;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递进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定量采集分析舌象特征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仪采集分析273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舌象信息,对所获得的舌象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分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与舌象特征的关系。结果:273例患者共涉及18项舌象信息,舌色以淡紫、暗红、淡红为主;舌形以胖、齿痕、裂纹为主;苔色以白、灰黑、黄白相兼为主;苔质以薄苔、腻苔为主。经聚类分析,最终将273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舌象分为3类。第1类,舌胖、苔薄白;第2类,舌暗红或淡紫、苔黄白相间;第3类,舌淡红,有齿痕、裂纹,苔厚、腻或少苔、无苔,颜色灰黑。ARCOⅠ期患者舌色为淡紫、舌形为胖、苔色为灰黑、苔质少;ARCOⅡ、Ⅲ期患者舌色以暗红、淡紫、淡红为主,舌形以胖为主,苔色以白为主,苔质以薄苔为主;ARCOⅣ期患者舌色以暗红为主,舌形以胖、齿痕为主,苔色以黄白相兼、灰黑为主,苔质以薄苔为主。结论:通过舌面诊测信息采集仪定量采集分析的舌象信息可准确反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舌象特征,可作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象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图拍摄、观察舌图内容,由中医专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舌图数据处理等。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中淡白舌出现比率最高,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肾脏损害愈严重,舌质淡白愈明显;而淡红舌则与此相反。2该病舌苔中以厚腻与浊腻苔出现比率最高,而且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递进相关。3舌形舌态变化中,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瘀斑舌均具有统计意义,其中裂纹舌与尿毒症、齿痕舌与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舌态改变未发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联系。4慢性肾衰患者阴虚证中阴虚舌象(红舌、少苔或剥苔)并不多见。提示:慢性肾衰肾功能损害反映在舌象上主要是以舌色、舌形、舌苔的变化为主;舌色淡白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该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的一项值得临床注意的参考依据;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递进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体质的舌象特征,明确舌象在体质辨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受试者1 363名并判定其体质类型,应用舌诊仪对其进行舌图片采集,并分析比较各体质人群的舌象特征参数差异。结果:以平和质舌象为标准舌象,阴虚质per-All最低(P<0.05),舌色红而苔薄;阳虚质TB-R、TB-I较高(P<0.01,P<0.05),舌色较淡;气虚质TC-H较低(P<0.05),舌色最偏于淡白,舌苔较白;痰湿质TB-B较高(P<0.05),整体表现为舌淡苔厚;湿热质与平和质相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瘀质TC-S较高(P<0.05),舌色为9种体质中最暗,舌苔色深;特禀质TB-R、TB-I较高(P<0.05),舌色淡红;气郁质TB-R、TB-G、TB-H较高(P<0.05),舌色较淡。结论:不同体质有其典型的舌象特征,舌象特征指标可以为体质的判定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住院的85例晚期癌患者的舌象进行观察。舌色:青紫舌20例,红舌19例,淡白舌15例;舌形: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等瘀血征象者37例,裂纹4例;舌苔:黄苔33  相似文献   

20.
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6例初诊胃癌患者的舌象与胃镜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镜象胃癌分期与舌色、舌苔之间有中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的舌形、舌下络脉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早期胃癌患者舌象多正常,进展期胃癌患者多见紫舌、瘀斑舌、舌下络脉曲张以及黄腻苔。胃镜象下病灶黏膜色泽与舌色间有高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舌苔间有中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色泽病灶患者的舌形、舌下络脉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胃镜象下胃癌舌色淡白者,胃镜下病灶黏膜色泽多为苍白。胃镜象病灶周围黏膜状态、病灶苔状物均与舌苔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