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羽绒服保暖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影响羽绒服保暖性的因素。对羽绒保暖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发展状况进行论述。从面料羽绒填充物、服装结构和洗涤保养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影响羽绒服保暖性的因素。讨论纤维类型及是否进行涂层后整理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论述了服装结构类型与静止空气量之间的关系,及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详细探讨羽绒填充物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并对填充物的填充量与羽绒服保暖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牦牛绒衫的缩绒工艺与其服用性能的关系 .测试了经不同缩绒工艺处理后的 1 8块小样的面积缩率、顶破强力、保暖率和拉伸弹性恢复率等指标 .统计分析了缩绒工艺参数间关系 ,得到了一些规律 .  相似文献   

3.
采用18.2tex纯棉纱线为原料,试织了6种不同紧度的织物,探讨了织物紧度对其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织物紧度的增加,织物的保暖性先减小后增大,透气性会迅速减小直至紧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变化趋于平稳,吸湿和透湿性在紧度较小时较好.研究结果为设计开发新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研究聚酰亚胺针织面料的服用性能,以14.6tex聚酰亚胺/棉30/70混纺纱线和氨纶为原料制备针织弹力面料,并对其洗后外观、顶破强力、保暖性能、起毛起球性能以及透气与透湿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氨纶可有效提高面料的顶破性能,但会降低透气透湿性能,且当氨纶线密度为30 D时,面料的保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材料模量对封闭式防渗墙负摩阻力的影响,以某黏土心墙堆石坝为背景,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坝体材料及覆盖层采用邓肯—张Et-μt模型,防渗墙与覆盖层之间的接触关键采用无厚度接触面模拟,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封闭式防渗墙上的负摩阻力的分布受材料刚度的影响较大,中性点位置随着防渗墙材料刚度地增加在不断地下移,增加到一定刚度时,中性点位置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材料刚度地增加,防渗墙上最大负摩阻力值不断的增加,开始增加的速率很快,后期变慢;封闭式防渗墙上竖向应力受负摩阻力的影响较大,材料模量越大,影响越显著。其研究成果可为以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用直径为0.1mm的医用聚丙烯单丝,由经编编织制备了盆底补片,探讨了热定型温度和时间对盆底补片的基本参数(厚度、面密度、孔隙率)和力学性能(顶破强力、拉伸断裂强力、缝线拉脱强力和弯曲刚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热定型张力一定的情况下,热定型温度和时间对盆底补片的基本参数影响较小,热定型温度对盆底补片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在相同热定型时间条件下,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升高,盆底补片的断裂强力、顶破强力、拉脱强力下降,但横向刚柔性好;该盆底补片的热定型优选工艺参数为温度130℃、时间15min.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水刺压强对废革胶原纤维/涤纶纤维的纤网进行加固成形,研究最终水刺材料的缠结结构,并分析了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废革胶原纤维/涤纶纤维水刺材料的缠结结构主要由3部分组成,其中涤纶纤维的相互缠结作用是强力的主要来源;随着水刺压强的增加,涤纶纤维在厚度方向上的穿插程度越高,胶原纤维的开纤程度越大,试样表面平整度下降,材料在性能上表现为纵横向断裂强力的增大,平均孔径先减小后增大,对Cu2+的总吸附量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讨非织造布力学性质估算方法。取对称于两垂直轴的各向异性平面体,各方向的应力与应变保持线性,应用平面体任意方向的拉伸模量与主模量间的关系式,推导得出上述平面体的顶破强力计算公式。顶破强力计算式中包括舍弹性常数(材料拉伸应力方向与主模量方向间夹角的函数)、材料最小断裂伸长率和试样尺寸等参数。设令非织造布符合上述平面体模型,采用非织造布力学性质实测资料验证其适应程度。文中给出两种涤纶热轧非织造布的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随参数值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丙纶溶喷非织造布的顶裂强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异随参数值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厚度和禁带宽度的激基复合物光电器件,在325 nm激光照射下,测量了不同偏压和温度下器件的光电流磁效应(Magneto-photocurrent, MPC)和光致发光磁效应(Magneto-photoluminescence,MPL).实验发现,在不同温度下,尽管器件的MPC和MPL线型均表现为ISC (Intersystem Crossing, ISC)过程主导的指纹式响应曲线,但其偏压依赖关系却完全不同,即MPC幅值随外加负偏压的增加而减小,随外加正偏压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MPL幅值与外加偏压无关.此外,随着浓度的增加, MPC幅值逐渐减弱, MPL幅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厚度的增加, MPC幅值减小, MPL幅值保持不变.另外, MPC幅值在禁带宽度较小的激基复合物器件中表现更大.分析认为, MPC幅值变化是由器件中ISC过程与激子的解离和传输作用共同决定,而界面处激子的辐射与ISC过程的竞争则会影响MPL幅值的变化.该工作对理解光激发下激基复合物器件的微观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厚度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形态、透气透湿性能及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发现,PAN纳米纤维成纤良好,纤维连续且分布均匀,直径分布约在80~600nm范围内;纳米纤维膜的透气性随着膜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透湿量和厚度之间并没有明显规律可寻,不同厚度膜的透湿性能良好,透湿量相差不大,约在5000~5300g/(m2·d)范围内;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度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厚度为50μm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为0.79 MPa.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提高防护服装舒适性、降低人员体力消耗、加快人体防护装备研制与开发,开展了利用出汗暖体假人测量防刺服在不同环境下的热阻与湿阻特性的研究.根据国际标准,假人只适用于常温环境下服装的热阻和湿阻测量.对原有热阻模型进行修正,结合热电偶测量方法以及暖体假人测量技术,实现高温下防刺服热阻和湿阻测量.在温、湿度可控制的气候室内,设置不同环境工况,获得两套防刺服的热阻和湿阻特性,比较了不同防刺基板材料对防刺服热阻和湿阻的影响,以及防刺服不同部位热阻和湿阻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防刺服热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湿阻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湿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厚度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重庆地区常见的几种居住建筑外保温墙体结构为例,采用采暖和空调度日数并结合现值系数的方法,得出不同墙体构造时保温材料经济厚度值.指出影响墙体保温经济厚度的因素有建筑物所在区域、空调运行时间、保温材料价格等.分析结果证实:墙体保温采用优化设计后的经济厚度值时,其生命周期内费用低,新增初投资的回收周期短.  相似文献   

13.
MgO—MgCl2—SiO2—Al2O3—H2O系材料显微结构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镁质材料和硅质材料,经特殊工艺全成多孔保温材料.利用差热 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该材料的显微结构;此外还测定了 该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及导热性能,表明该材料在绝热工程上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各种外墙保温材料在保温方面的优点及不足,简述了各种外墙保温材料在我国应用的现状。指出:外墙保温涉及的因素较多,一味地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未必合理,应该从材料、系统、工艺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才能达到安全、适用、环保、耐久、经济等效果。  相似文献   

15.
真空绝热板芯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空绝热板(VIP)具有10 倍于传统绝热材料的优异绝热性能,是目前“冷藏、冷冻、保温”最先进、最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可应用于建筑、白色家电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芯材是VIP 的骨架材料,决定着VIP 的绝热性能,为VIP 的长期服役提供了保障。本文介绍芯材的功能和分类,探讨不同应用领域的VIP 芯材的使用原则,比较传统的颗粒型芯材、泡沫型芯材和纤维型芯材的性质及特点。提出一种隔热纤维与隔热颗粒混杂复合芯材,该芯材耐压、耐折、具有较低的回弹性,充分发挥了纤维与颗粒的优点,弥补了颗粒型芯材易溃散和纤维型芯材易回弹的缺点,是建筑外墙保温用VIP 的优选芯材。  相似文献   

16.
降低建筑能耗对于发展低碳建筑至关重要,屋顶的热量得失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屋顶通风隔热结构,本文提出并介绍附加式屋顶通风隔热结构的隔热原理,分析其传热过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当量热阻的概念来研究该通风结构的热工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稳态条件下,对于确定的附加式屋顶通风结构,通风腔当量热阻与太阳辐射强度、室外空气温度存在指数关系;在同一室外空气温度下,通风腔当量热阻存在最大值;其当量热阻最大值与隔热材料表面发射率倒数、室外空气温度及材料热阻比值呈线性关系;运用得到的计算关系对附加式屋顶通风结构在不同地区的热工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赵海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831-3834,3847
给出了锅炉纤维喷涂保温结构的干燥方案,对其传热环节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现有干燥计算模型,并指出现有干燥模型的局限性。提出考虑纤维喷涂保温结构内部导热热阻的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模型计算结果,总结了空气温度和保温厚度与干燥时间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用于计算纤维喷涂保温结构干燥时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非线性参数估计方法来确定硬硅钙石型微孔硅酸钙绝热材料的热扩散率.首先将绝热材料夹在两个金属片之间制成夹层结构试样,采用激光脉冲法测量试样背面温升;然后通过理论温升曲线与实验测得的温升曲线的拟合,来估计绝热材料的热扩散率.采用非线性参数估计可同时估计出热扩散率、散热系数以及试样吸收的能量.通过实验确定出进行热扩散率测量的绝热材料最佳厚度为1.6~1.9mm;由试样厚度精度和接触热阻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在5.8%以内.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炸药烤燃特性的隔热层效应,以钝化RDX炸药为对象,选用硅橡胶腻子GPS-2和耐烧蚀涂料T-09作为隔热材料,对不同厚度隔热层的烤燃试样进行了1℃/min的慢烤实验;并用Fluent软件对各升温速率下不同厚度的烤燃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隔热层时的炸药烤燃响应剧烈程度比有隔热层时强,而有隔热层时,随隔热层厚度的增加,响应剧烈程度会逐渐增强;且隔热层材料不同,也会使响应剧烈程度不同。隔热层对炸药烤燃响应时间和响应温度的影响存在临界厚度效应,即响应时间和响应温度随隔热层厚度的增加会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现象;且与隔热层材料、炸药种类、装药尺寸直接相关。随升温速率的增大,临界厚度逐渐减小,临界厚度效应逐渐减弱,升温速率较大时,增大隔热层厚度能有效提高炸药耐热性。  相似文献   

20.
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及热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锥形量热仪(CCT)研究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以同步热分析仪(TG/DSC)研究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的热解行为,并采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 2种方法分析材料的热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功率越大,聚苯乙烯泡沫的热释放速率越大,生烟速率也相应提高;升温速率增大时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增大,最大热失重速率时的温度也向高温方向移动;由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均可得到良好的线性回归曲线,且后者可以计算出不同转化卒下的活化能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