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的建设,长江水源将沿京密引水渠反向输往密云水库,北京的水资源配置及调度发生变化。分析水务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水资源统一配置的要求,北京行政区域内所有水源应由以北京市水资源调度中心为核心的调度运行体系统一调配,实现水资源统一、安全配置,提升北京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首都供水安全稳定。本次提出调蓄工程应纳入京密引水工程供水系统,利用京密引水管理处50多年积累的输供水的管理经验、人才队伍以及管理制度优势,统一调度本地水源与南水北调水源,为将来以北京市水资源调度中心为核心的供水系统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建立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是服务于流域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三条红线"管理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文章对辽宁省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阐述了如何在国家水资源调度通用软件的基础上,针对流域实际工程需求,开展流域水资源调度模型与系统定制、模型集成与应用系统二次开发的工作,以建成满足辽宁省水资源调度需求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实现定量化、信息化、科学化的辽宁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瞿霜菊  黄辉  曹正浩 《人民长江》2013,44(10):80-83
云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域的滇中地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近年来的连续多年干旱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滇中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实施滇中引水工程的必要性。对分散引水方案和干流集中引水方案进行比选后,最终确定了从金沙江干流奔子栏自流引水的调水方案。该方案具有运行费用低、易调节、移民少、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工程实施后可有效缓解滇中水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4.
李云进 《中国水利》2012,(16):69-70
浙东引水工程是一项优化浙东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解决浙东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的系统工程。工程建成后,如何进行科学调度和有效运行管理,以获得最大综合效益,是摆在水利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浙东引水工程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研究提出建立管理体系、制定统一调度方案、建立水量水质监测系统等对策建议,为浙东引水工程建成后的运行调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川渝东北华蓥山、精华山之间平行岭谷区为渠江和长江干流水系的分水岭,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需要实施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基于多指标评价体系分析提出了区域水资源统筹优化配置的范围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在分析大巴山南麓水源条件的基础上,按照“以供定需”原则提出了引水规模和布局方案,并开展了在水源端和输配水端增加调蓄能力、改善供水效果的初步研究。推荐以前河土溪口及小明通水库为水源,从土溪口水库左岸引水向川渝东北地区供水的工程布局,多年平均引水量4.9亿m3。  相似文献   

6.
介绍台州市南片水资源供需发展预测,水资源的平衡、调配及措施,北水南调及西线一期的前期工程概况,跨流域引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实施工程运作机制的方向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
浙东引水工程输水线路长,运行管理十分复杂,为了保障浙东引水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和工程引水调度效益的发挥,应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对引水线路沿程实时监测信息进行了汇聚和分析,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引水调度的周期均值叠加预报的年计划预报方法、引水调度动态修正方法以及引水调度信息流程;研发了基于GIS的浙东引水调度管理系统。系统具有信息监测管理、调度管理、工程管理、政务服务等功能,实现了对引水调度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汇聚共享。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在工程引水调度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浙东引水工程输水线路长,运行管理十分复杂,为了保障浙东引水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和工程引水调度效益的发挥,应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对引水线路沿程实时监测信息进行了汇聚和分析,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引水调度的周期均值叠加预报的年计划预报方法、引水调度动态修正方法以及引水调度信息流程;研发了基于GIS的浙东引水调度管理系统。系统具有信息监测管理、调度管理、工程管理、政务服务等功能,实现了对引水调度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汇聚共享。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在工程引水调度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承担着叶尔羌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任务,通过对叶尔羌河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替代灌溉效益较差的平原水库,提高灌区灌溉效率,节余灌区引水,确保叶尔羌河向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供水,增加枯水期灌区供水,改善灌区灌溉供水条件。采用长系列径流调节计算,初步分析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承担水资源配置功能所需的灌溉调节库容,拟定了水库调度保障措施。研究成果对叶尔羌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济宁市以琵琶山坝作为取水口,通过工程措施引水入济宁进行补源,将大汶河流域水资源调入淮河流域,实现济宁区域内两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以引汶补源入济工程为例,以工程引水口琵琶山坝作为流域节点,应用总量控制格局下基于GIS的“自然-社会”递进式地表水文模型模拟琵琶山坝水源条件,为引汶补源入济工程的工程运行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大型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系统作为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帮助调水机构实现工程运行管理维护及工程防洪信息管理的职能,在统一的应用支撑层上进行资源共享,最终通过业务应用层实现工程运行管理系统功能。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例,对工程运行维护和防洪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设计方案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和功能需求,根据功能需求给出相应措施,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及调度运行管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自动化调度系统总体框架设计思路、系统总体需求,分析了5-程调度管理特点及业务流程,阐述了由应用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基础设施、组织管理、技术保障等5部分组成的系统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3.
胡清顺  何兴  王和芬 《人民长江》2018,49(9):103-106
云南省为保证滇池-德泽水库引提调水工程顺利运行,依据相关保护条例、管理办法,确定了联合调度基本原则。通过编制滇池-德泽水库引提调水近期及年度联合调度方案,建立了运行调度管理体制机制。联合调度方案的实施对保证德泽水库提水补充滇池,解决滇池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工程自建成运行至今已累计向滇池补水15.78亿m3,使滇池外海水质好转趋势明显,主要污染因子呈下降趋势,达到了预期效果。所制订的联合调度方案对国内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调度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浙东引水萧山枢纽至慈溪段工程常态化运行2年来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水量、 水质、 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浙东引水工程持续、 有效运行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引调水工程建设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志诚  陈雷 《中国水利》2010,(20):32-35
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的建设,优化了局部地区水资源配置,部分置换了地下水超采,解决了部分城市和工业发展长期挤占生态用水问题。已投入运行的调水工程取得了有益的建设管理经验,重大应用技术与创新经历了实践检验,但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水利的发展要求,探索了调水工程的设计思想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输水方式应适应现代水利发展思路的要求,机电设备性能与运行效益的关系,常规技术与新技术的关系,水力控制理论在调水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工程总体规划设计质量的保证问题。建议是:在输水方式的选择上应与节水、防污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采用封闭式输水方式;在机电设备的选择上,应当建立“重运行效率、供水的可靠性,轻设备本身投资”的观念;对于那些效益巨大的新技术,大型调水工程建设应当成为采用新技术的典范;在调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方面,应当应用水力控制的研究方法,对全系统的水工、机电、自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最优配置;改进现有调水工程规划设计质量保证体系,除了专家会议审查以外,应当有一个第三方对设计院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计算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7.
在水资源配置PPP项目运营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方积极的风险管理行为能够降低项目的风险发生概率。从风险管理角度,通过分析水资源配置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构建了水资源配置PPP项目运营期风险管理过程中政府主体和社会资本方(项目公司)的行为决策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分析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影响演化稳定行为选择策略的因素包括政府主体和社会资本方双方积极管理的成本、水污染等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与损失分配系数、可行性缺口补助和奖励。为促进水资源配置工程运营过程风险的有效管理,建议加强政府主体和社会资本方双方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落实责任分担机制、完善监督机制、优化奖惩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重大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调度管理涉及范围广、部门多,管理非常复杂。在梳理国内外部分大中型调水工程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重大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的管理模式、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借鉴目前重大调水工程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重大调水工程现阶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可为加强我国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