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联合血肌酐检测在高血压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肾病组、单纯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测定其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高血压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与另两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肌酐水平较另两组亦有增高(P〈0.05);而单纯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可以作为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贺婕  张会娟 《中原医刊》2011,(11):37-3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时病程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关系及各不同病程组与糖尿病肾病Ⅲ期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水平测定,将其中120例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糖尿病患者依病程分三组:A组40例,病程〈5年;B组40例,病程5~10年;C组40例,病程〉10年。余40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为D组。结果A、B、C三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依次为(0.73±0.20)、(O.84±0.19)、(0.96±0.18)mg/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D组(0.99±0.21)mg/L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而C组与D组相比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程度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不断加重,病程超过10年时肾脏损害程度已与糖尿病肾病Ⅲ期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98例平均年龄82.4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2例)和非冠心病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同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非单支病变组,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多支血管病变组与单支血管病变组之间血清胱抑素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纠正了肌酐水平后,冠心病组血清胱抑素C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相关,且独立于血清肌酐水平,但与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马文杰 《当代医师》2013,(12):1692-169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以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2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30—300mg/24h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DN)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比较其水平;比较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单检及联合检测对D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检出率。结果DN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M患者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DN的检出率为89.29%,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检及两两联合检测(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为诊断早期DN的良好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早期D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晖 《四川医学》2009,30(8):1320-132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判断肾功能损害及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用乳胶颗粒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不同肾功能损伤程度的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同时用酶法检测这些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肌酐清除率。结果正常对照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肾衰竭期组和尿毒症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分别为(0.67±0.31)mg/L、(1.32±0.28)mg/L、(2.17±0.75)mg/L、(3.58±0.27)mg/L和(5.41±0.63)mg/L,各组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早期反映肾损害,是反应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清胱押素C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对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胱抑素C含量测定,并将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脂联素及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组85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三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及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结果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及胱抑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随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血清脂联素及胱抑素水平逐渐增高(P〈0.05),且血清脂联素与胱抑素呈正相关关系(r=0.652,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APN水平的升高预示肾功能的减退,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并测定95例缺血性心衰患者及80例冠心病无心衰患者血清胱抑素、肌酐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将心衰患者分为高CysC组及低CvsC组,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心血管事件、病死率和再人院率情况差异;分析心衰组患者胱抑素与BNP、肌酐、C反应蛋白等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心衰患者较无心衰患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清CysC组患者3个月心血管事件、病死率和再人院率明显增加,与低血清Cys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肌酐、脑钠肽(BNP)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心衰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衰患者,血清CysC水平有可能成为诊断缺血性心衰的一标志物;CysC水平与缺血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血清CvsC可能成为为缺血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将80例T2DM患者根据其肾功能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各4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胱抑素C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T2DM患者CysC与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异常组患者的CysC与HbAlc水平也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在T2DM患者中,CysC与HbAIc呈正相关(r=0.39)。结论CysC与HbAlc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为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9月-2012年1月收治的符合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具有可比性的健康人员7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1.1±0-3)mg/L]、血清肌酐[(98.6±14.5)μmol/L]、尿132-微球蛋白[(0.2±0.1)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0.6±0.2)mg/L]、血清肌酐[(84.1±12.9)μmol/L]、尿β2-微球蛋白[(0.1±0.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各指标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均能不同程度反映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状况,三种检测方法均可作为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用于早期诊断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是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柞广伸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蛋白/肌酐(realb/Cr)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80例。设为T2DM组,再根据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早期DN组(B组)、蛋白尿组(C组),另于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空白组。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Cys—C、尿mAlb和Cr水平。计算malb/Cr值。并对早期DN组进行血清Cys—C与mAlb/Cr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T2DM患者UAER水平的升高。Cys—C、mAlb/Cr呈升高趋势(P〈0.01或P〈0.05),Cys—C、mAlb/Cr、Cys—C+mAlb/Cr在发现肾损伤方面.敏感性依次增高(P〈0.01或P〈0.05),以Cys—C+mAlb/Cr敏感性最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Alb/Cr与Cys—C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蛋白/肌酐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的肾损伤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有效降低临床漏诊率,给予临床医师更多的临床诊断依据.对于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入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6例)和糖尿病肾病组(64例)。选择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3.56±1.45)mg/L、(1.05±0.23)mg/L、(17.79±2.35)μmol/L、(88.19±10.06)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06±0.28)mg/L、(0.76±0.36)mg/L、(8.89±2.35)μmol/L、(66.88±15.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2.50±1.64)mg/L、(0.85±0.23)mg/L、(15.70±4.05)μmol/L、(65.19±10.06)μmol/L,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7.35±4.34)mg/L、(2.49±0.36)mg/L、(20.20±8.05)μmol/L、(150.30±30.2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r=0.605、0.840、0.601,P〈0.05);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肌酐、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21、0.672,P〈0.05);血肌酐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9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肾损害,为临床判定糖尿病肾病比较敏感的指标,可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覃日吉  杨莉莉  覃小梅 《海南医学》2011,22(24):112-113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及血尿酸(uA)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56例(其中轻度妊高征73例,中度妊高征50例,重度妊高征33例)为实验组;以正常妊娠者15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胱抑素c与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胱抑素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妊高征组的胱抑素C水平分别高于中度妊高征组和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妊高征组的胱抑素C水平高于轻度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尿酸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尿酸由轻度妊高征到中度妊高征再到重度妊高征虽然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与血尿酸联合检测对妊高征的诊断、分类及疗效评价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胱抑素C(CysC)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空腹血hs—CRP与CysC水平。结果AMI组、UA组及SA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UA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5);UA组与AMI组相比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MI组和UA组CRP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hs—CRP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r=0.659,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与Cys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分型及其严重程度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认知功能减退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有效随访受试者共503例,包括328例男性,175例女性,平均年龄67(67±26.7)岁,随访期2.5年。在随访期内对血清胱抑素C水平、认知功能进行重复测量。在调整了其他可能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认知功能减退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血清胱素水平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史和吸烟状况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当前吸烟者可能伴随着更高的血清胱抑素浓度。经混合线性模型处理后,仍然可以发现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智力测试表(MoCA)值的变化趋势与血清胱抑素水平的相关性(P〈0.01及P〈0.001)。通过2年的随访,不同胱抑素C浓度组的认知功能减退发生率不同。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于MMSE判定的认知功能减退风险比值比(OR)分别为1.26和1.88,经过协变因素校正后的比值比分别为1.48和1.93;基于Mo-CA判定的认知功能减退风险比值比(OR)分别为1.34和1.84,经过协变因素校正后的比值比分别为1.36和1.78。另外,胱抑素C浓度〈1.25 mg/L组或者≥1.25 mg/L组,肾功能不全均是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血清胱抑素C与中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减退发生风险密切相关,且这种联系独立于肾功能水平影响之外。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胱抑素C与肌酐水平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胱抑素C与肌酐的变化,评价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9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与7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测定肌酐和胱抑素Co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较正常对照组胱抑素C有显著增高(P〈0.05),肌酐无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较肌酐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中更为敏感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探讨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5例,单纯糖尿病组20例,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者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及单纯糖尿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胱抑素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另取正常健康人78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CysC、SOD、BUN、Scr及Ccr。结果血清CysC联合SOD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度77.6%、特异度36.7%、阳性预测值65.6%;血清Cys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83、SOD为0.706,与血BUN、Scr、Ccr的AUCRO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C、SOD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BUN、Scr、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C与尿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770,P〈0.01)、SOD与其呈负相关(r=-0.423,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联合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预防、诊断等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6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60例,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Cys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DN组中Cys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但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之间Scr、BUN、C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DN组中CysC阳性检出率为58.33%,明显高于Scr(21.67%,P〈0.01)和BUN(20.00%,P〈0.01);早期DN组中CysC与Scr、BUN均旱高彦TF相关(P<O.01).结论 血清Cvs C县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黄龙  何煜  廖婷婷  张琰 《广西医学》2013,(5):554-557
目的探讨血浆胱抑素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5例按尿蛋白含量分为3组,正常组28例、微量组32例、大量白蛋白尿组3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CysC、血肌酐、尿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1)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微量、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浆胱抑素C、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对照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肌酐、Ccr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3)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与mALB呈正相关关系(P<0.05),胱抑素C与Ccr的相关性(r=-0.758),优于血肌酐与Ccr的相关性(r=-0.672)。结论胱抑素C能更敏感地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变化,其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