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按压时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注射后按压时间的长短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适当的按压时间,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减小出血面积.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8月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60例,将每例患者的16次腹壁注射按局部按压时间的长短分为8组,每组按压时间分别为3,4,5,6,7,8,9,10 min.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 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局部不同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大小之间存在关联,P<0.01,且6min组与7min组出血率及出血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相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局部按压7 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并缩小出血面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对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每12 h腹壁皮下注射1次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6400 IU,同一患者8∶00注射后不按压,20∶00注射后按压3 min,注射后12 h测量皮下出血面积,比较两种方法差异。结果:72例患者共接受腹壁皮下注射569次,不按压283次,按压3 min 286次,共有4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不按压与按压3 min效果相同,临床建议注射后不按压,在不增加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同时,减轻了护士不必要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为老年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后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为21例患者自住院起6d内每12h为其脐周皮下注射1次低分子肝素钠5 000U,共12次。根据注射后按压时间不同分为A、B、C三组各7例,分别按压3 min、5 min、10min。于注射后12 h测量皮下出血面积。结果:注射后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A组出血面积大于B组、C组(P<0.05);B组、C组出血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面积与按压时间有关,适量增加按压时间,自3 min增加至5 min,可有效地减少出血面积,而再继续增加按压时间,自5min增加至10 min,出血面积未再继续减少,且按压时间过长,患者难以坚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并探讨最适按压时间。方法:58例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据按压时间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按压3 min,B组按压10 min,C组不按压,观察各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局部出血发生率情况为不按压效果好于按压3 min的A组和按压10 min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时间对引起皮下出血无明显影响。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局部不按压引起皮下出血率及出血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皮下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关系,寻找最佳注射方法。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采用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注射后按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后按压方法。每例患者注射14次,共注射434例次。观察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可促进药物吸收,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每12 h注射1次。连续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选择正确的部位、角度、适宜按压时间及力度等,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不同压迫时间找出能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最佳压迫时间。方法随机选择30例行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皮下注射后按压时间分别为6min、8min、10min、12min、14min,观察皮下出血情况。结果皮下注射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有很大关系,局部压迫大于或等于10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论PCI术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局部压迫时间大于或等于10min,为减少皮下出血及淤血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8.
曹文美 《当代护士》2009,(10):87-88
目的探讨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对注射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把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60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后按压10min,对照组按压5min,比较2组局部皮下瘀斑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注射点瘀斑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10min可有效地减少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七儿茶散防治因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致皮下出血、瘀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者40例,随机分为4组,1~3组注射后均采用三七儿茶散按压针眼,按压时间分别为1 min、2 min、3 min.4组应用普通棉签按压3 min.每例注射14次,共560次.观察记录皮下出血例次及出血面积.将出血面积≥2 cm×2 cm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三七儿茶散外敷,对照组采用自然消散法.结果 采用三七儿茶散按压针眼预防皮下出血,1、2、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3组与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7.67,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皮下出血治疗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71,P<0.05).两组平均治愈天数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18.75,P<0.001).结论 三七儿茶散可防治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致皮下出血、瘀血,可有效地解除病人的痛苦,消除紧张心理,有利于治疗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按压方法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局部皮下出血的影响,寻找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简便、安全、实用、更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按压方法。方法选取84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商品名速碧林)时按照左、右交替采取两种不同的止血方法,左侧采用提捏止血法,右侧采用棉签按压止血法,观察每例患者前10次注射12 h后局部有无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出血程度,评价两种按压方法对局部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 84例患者接受皮下注射840次,提捏法和棉签按压法各420例次,使用提捏法止血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于棉签按压法(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提捏止血法优于棉签按压止血法。  相似文献   

11.
赵冰冰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03-2005
目的 探讨改良注射方法在预防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皮下出血和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1年9月~2012年3月入住我心内科病房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2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查询文献、询求专家意见,并结合患者病情和家属的实际情况,为实验组患者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改良注射方案,包括:注射前热敷局部皮肤、应用提捏腹壁皮肤垂直进针法、快速推注药物、针尖拔出后保持提捏皮肤3 min等,对照组进行常规注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面积和注射时疼痛低于常规注射组.结论 采用改良注射方法可有效地预防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的皮下出血和疼痛.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流程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减轻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管理方法,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保障治疗顺利进行。方法建立流程改进小组,通过循证,改进操作流程,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改进后的流程对观察组病人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硬结发生情况及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下出血及硬结发生例次、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流程的改进,规范了护士操作,减少了皮下出血及硬结例次,减轻了出血程度,提高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注射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该药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临床诊断TIA患者应用注射用低分子肝素钙4800 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治疗组在使用低分子肝素前后血小板及IN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用药前后BPT、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李跃琼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27-928
目的 了解消瘦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时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指导临床操作.方法 选用诺和笔给消瘦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观察一定量的范围内,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并记录.结果 本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10 U以下的胰岛素,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8 s,11~20 U胰岛素,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为15 s;2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优化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流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的PCI术后患者97例分为2组,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入院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流程;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入院的56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优化注射流程。比较2组患者的皮下出血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皮下出血程度轻于对照组(Z=-2.907,P=0.004)。 结论 优化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流程可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保障低分子肝素钠抗血栓效果。  相似文献   

16.
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58例单纯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酌情对症处理,同时联合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4天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14 d后,2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及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9.77%及47.62%(P<0.05)。2组患者均无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Sinc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s used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romboembolism, the coagulation laboratories are in need of a simple, reliable and practicable test for factor Xa inhibition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heparin in plasma. Effects of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20 mg or 40 mg enoxaparin were studied in blood samples drawn from 20 patients before and 1, 2, 3, 4, 6, 12 and 24 hours after injection. Thrombin time, aPTT, Heptest and the anti-Xa activity (amidolytic assay) were measured.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20 mg or 40 mg enoxaparin was followed by a barely significant (p less than 0.05) rise in aPTT (only at the higher dosage) and thrombin time four hours after injection. Heptest and amidolytic assay (S-2222) correlated well and significant (p less than 0.01) increases, with maximum values 4 hours after injection, were seen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20 mg as well as of 40 mg enoxaparin. Higher mean values were achieved after injection of 40 mg than 20 mg enoxaparin. We believe the Heptest to be a quick and easily performed test, giving results which agree well with those of the amidolytic anti-Xa activity reference metho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和普通肝素 ( Standard heparin, SH)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出血倾向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日常护理的心得。方法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患者透析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一年内的血脂代谢和出血倾向变化。结果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在透析过程中抗凝效果无明显差异,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导致患者的出血倾向较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变化较小。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出血倾向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明显优于普通肝素,但对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仍需要严密观察其出血情况及透析管路凝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