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例如沉淀法、微乳液法、水热法及高温热分解法等,做了详细的阐述说明和分析比较。同时对纳米级四氧化三铁在磁性液体、磁记录材料、生物靶向材料、微波吸收材料、静电复印显影剂以及高梯度磁分离器等方面的应用做了详细阐述。最后对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纳米四氧化三铁化学法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磁性材料作为一种新兴功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物理、化学等方面表现出与常规磁性材料不同的特殊用途。纳米四氧化三铁就是其中一种多功能磁性材料,在磁记录材料、磁流体、催化、医药、颜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的液相化学制备方法:共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等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上述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介绍了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在磁性液体、磁记录材料、催化、生物医药、微波吸收材料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其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是一种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具有超顺磁性、小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综述了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如共沉淀法、热分解法、水热法、溶剂热法、微乳液法、空气氧化法、静电纺丝法、微波法及其研究进展。对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研究进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硅烷偶联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对纳米四氧化三铁/NR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可有效地对纳米四氧化三铁表面进行改性;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Si69的改性效果较好,增强了纳米四氧化三铁/NR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促进了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在NR中分散,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当偶联剂Si69用量为2.25份时,纳米四氧化三铁/NR复合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最好.与机械共混法和磁流体-凝胶法相比,乳液共凝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NR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5.
卟啉-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物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同时具有卟啉的生物功能特性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磁特性,如利用磁分离方便地解决纳米催化剂难以分离和回收的问题,提高催化剂寿命。合成了众多卟啉-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物,它们在诸多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结合文献,综述了近年来该类复合物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合成方法,及其在非均相催化氧化、光动力治疗及磁热疗等多个领域的进展,并展望了此类复合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纳米四氧化三铁磁性微粒的表面有机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四氧化三铁溶胶,利用油酸对纳米粒子体进行表面改性和萃取实验,获得油酸包覆的四氧化三铁微粒。采用FT—IR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改性后的纳米粉体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油酸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间存在化学键结合。油酸对纳米四氧化三铁微粒进行改性,并且对纳米粒子进行包覆,使外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粒子团聚,改性后的四氧化三铁微粒与有机物具有良好的相溶性,采用表面改性显著改善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微粒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合碱媒介法(CHM)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探索了制备工艺,通过SEM、XRD、TEM表征方法研究了实验合成条件对四氧化三铁纳米产物的形貌和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酞氟铁为原料用混合碱法可制得粒度均匀、粒径范围在100-200nm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所制备的样品具有粒径小、粒度均匀、分散性较好的特点,是性能优良的磁性材料。  相似文献   

8.
纳米四氧化三铁因其具有超顺磁性、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回收等优点,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关于Fe_3O_4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很多。本文综述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四氧化三铁在抗菌、吸附、催化、光、电等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空心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天然石墨粉为原料,浓硫酸、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出了氧化石墨烯。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得到石墨烯/空心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简便的水热法和原位聚合法,可以制备出吸波性能优异的石墨烯/空心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
合成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形貌的调控机理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形貌对其磁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介绍了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制备过程中形貌调控的机理和主要方法,并讨论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制备的形貌调控方法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导电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高分子纳米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而且兼具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因而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导电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为模板法和无模板法两大类进行探讨,模板法又分为硬模板和软模板法,主要以聚苯胺的制备进行举例,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导电高分子纳米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李世超  高婷婷  周国伟 《化工进展》2015,34(12):4272-4279
由低维度纳米尺寸单元构建组成的三维分级结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三维分级结构对TiO2纳米材料的光、电、化学等性质有着显著的优化作用,TiO2作为一种重要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电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各种不同维度基本组成单元构建而成的三维分级TiO2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不同的合成方法得到了由纳米线、纳米片、纳米棒以及二维结构组装而成的各种不同形貌的三维分级结构TiO2纳米材料。同时还介绍了三维分级结构TiO2纳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光催化等应用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可控合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梁兴泉  刘举  林宝凤  黎演明  侯长军 《应用化工》2012,41(6):1010-1014,1021
采用不同升温速率(51,01,5,20℃/min),在四氧化三铁存在下,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氮气氛围中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铁存在下,LDPE的热分解只有一个过程,为一级反应,用5种不同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即Kissinger方法、Freeman-Carroll方法、Van Krevelen方法、Coats-Redfern方法和Horowitz-Metzger方法)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5,种动力学分析结果均显示,与纯聚乙烯相比,四氧化三铁存在下,聚乙烯的活化能有所提高,而且在实验添加范围内,聚乙烯活化能的增加与四氧化三铁的含量成正比,表明添加四氧化三铁会提高聚乙烯的热分解温度,四氧化三铁能提高聚乙烯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一维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尺寸效应,一维贵金属材料表现出不同于相应块体材料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能。本文以一维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和机理为探讨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控制合成一维贵金属纳米材料的主要方法,包括模板法、多元醇还原法、化学电沉积法以及金属催化还原法。着重以金属银、钯为例,介绍了其形状可控的一维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并以金、银等一维纳米材料为例介绍了其一维纳米结构在功能材料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建立一维金属纳米结构制备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其成核生长动力学模型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无机盐工业》2015,47(6):20
近年来,磁性吸附材料易于回收利用,在工业水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硫酸亚铁和尿素为原料,在水和甘油混合溶剂体系,通过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磁性四氧化三铁吸附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四氧化三铁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四氧化三铁对二价铅离子(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铁为纯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甘油加入量对四氧化三铁的形貌有较大影响,当甘油加入量为8 mL时制备的四氧化三铁呈细丝状,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也最佳,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显示四氧化三铁和二价铅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吸附作用。制备的四氧化三铁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易回收,在工业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储震宇  金万勤 《化工进展》2019,38(1):382-393
发酵工业目前缺少组分浓度实时监控技术以实现精确过程调控,因此,发酵用生物传感器逐渐受到该领域的重视。本文将关注发酵用生物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综述新型纳米传感材料在发酵组分检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在不同的发酵体系中纳米材料的设计及合成策略,包括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配位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及碳基等各类纳米材料,简述这些纳米材料在发酵传感中的检测机理以及所开发的生物传感器在不同真实发酵液中的检测性能,从检测灵敏度、工作电位、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系统地评价各类纳米材料在发酵环境中使用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发酵体系专用生物传感器材料的发展方向,为研发出可实现“多组分”及“宽检测范围”的发酵组分浓度检测技术提供重要的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界面作为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递载荷的作用,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碳纤维表面属于石墨乱层结构,微晶有序取向,惰性大,不易与树脂基体结合。对碳纤维进行适当的表面改性,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粗糙度和引入活性官能团,都能改善表面润湿情况,实现机械结合和化学结合,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碳纳米材料接枝到碳纤维表面,是提高界面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对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接枝碳纤维的制备方法、界面增效设计以及界面增强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碳纳米材料接枝碳纤维表面和界面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半导体纳米材料硫化锑(Sb2S3)由于在太阳能、红外光谱、热电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种方法可用来合成不同形貌的Sb2S3纳米材料。综述了Sb2S3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的基础上,对目前最常见的两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含大型离域π键导电高分子材料、化学掺杂型共轭结构导电高分子材料和新型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等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研究了金属及其氧化物、碳系纳米材料、有机组分以及新型导电填料等对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在电子电器材料、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模板法制备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板法可以有效控制所合成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大小,因而成为目前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软、硬模板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几种高分子聚合物为模板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板法制备纳米材料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