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动态规划方法在机组负荷最优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严  谭忠富 《现代电力》2003,20(2):76-80
在竞价上网中 ,针对拥有多台机组的火电厂在全厂总负荷变化的情况下 ,在各机组间分配负荷时存在的问题 ,采用改进的动态规划方法进行机组负荷的最优分配 ,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 ,分配后制定的发电计划在满足负荷需求的条件下 ,确保了总成本的最低 ,可以明显提高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同时给出了具体的算例 ,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合适的火电机组的实时调峰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电厂负荷经济分配实时实施可视化系统概念模型,并成功应用于火电厂。利用本方法进行实时经济负荷分配与实施,简单、方便,使调峰电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其方法和结果可作为其它火电厂在实时经济负荷分配与实施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线性规划在电厂机组负荷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淮北电厂运用线性规划理论,实现电厂在晚间低谷负荷运行时段内各台机组间的负荷最优分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火电厂多台机组间负荷优化调度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康松  张向东 《中国电力》1997,30(3):25-28
对当前拥有多台机组火电厂在全厂总负荷变化,特别是调峰状态下在各台机组间分配负荷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经济的负荷分配依据,并研制出相应的“优化调度软件”,从而可明显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减小因参与“调峰”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简要概述了热电机组负荷最优分配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全厂和机组运行工况表描述供电、供热能耗特性曲线,通过最优工况动态寻优方法求解负荷优化分配问题,提高了方法的工程适用性。以某2×200 MW+2×300 MW热电厂的全厂热电负荷分配问题为实例,取得日标煤消耗量下降36.91 t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合适的火电机组的实时调峰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电厂负荷经济分配地实施可视化系统概念模型,并成功应用于火电厂,利用本方法进行实时经济负荷分配与实施,简单,方便,使调峰电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其方法和结果可作为其它火电厂在质时经济负荷仇配与实施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火电机组耗量特性的在线确定与机组间负荷最优分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指出了国内现行负荷分配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采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建立机组有关单元的性能模型,得到机组的最新特性曲线或方程,为实现负荷最优分配提供依据.在负荷分配算法上,采用了非线性规划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最新的机组耗量特性曲线进行负荷分配.大大优于传统的根据热力试验或厂家提供的机组特性曲线进行的负荷分配.对提高电厂及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火电厂负荷优化分配中存在采用非实时的煤耗特性曲线离线分配以及不能反应机组的实际运行状况等问题,开发了厂级在线负荷优化分配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某电厂2×600 MW机组进行了负荷优化分配。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得到的负荷分配方案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9.
姜松  张光 《现代电力》2006,23(1):52-56
负荷优化分配是火电厂运行优化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机组之间合理地优化分配负荷能够提高整个火电厂运行的经济性。针对火电厂实际的运行情况,考虑多个实际约束条件,建立了并行火电机组间连续多时段动态负荷优化分配的数学模型;提出运用新近发展起来的智能算法-粒子群算法来解决动态负荷优化分配问题,详细介绍和研究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负荷优化分配问题上的实现过程,并针对原算法的不足,对算法进行了改进;根据负荷分配和算法的特性,对初始种群的生成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对约束条件进行了有效处理。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收敛性好,收敛速度快,能够有效地达到或接近全局最优,从而为火电厂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的求解提供了新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煤电机组总体负荷率的降低,长时间的低负荷运行逐渐成为常态。基于某电厂660 MW超临界机组全负荷段的锅炉效率、汽机热耗率、厂用电率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全负荷段煤耗率,并从经济性角度分析在不同电厂总负荷率条件下中单台机组的临界调峰时间、2台机组单元的最优负荷分配方法和全厂4台机组的最优负荷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工具箱的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荷优化分配是火电厂运行优化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机组之间合理地优化分配负荷能够提高整个火电厂运行的经济性。为此,提出一种利用MATLAB曲线拟舍工具箱和优化工具箱进行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机组负荷分配中的线性规划和二次规划进行了比较,同时对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图形和数据进行了对比,直观得出了二次规划比线性规划具有更优的分配结果的结论。该分配方法具有简洁、快速、节能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降低厂用电率可以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基于本院在某一2×300MW机组热电厂投标工程,在各工艺系统对厂用电负荷进行充分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对该热电厂的厂用电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和科学的计算,在降低该工程厂用电率的同时,使厂用电率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该计算结果对降低工程造价,为电厂一年中不同时期的经济性分析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今超临界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运行能耗水平持续增高的现状,以荥阳电厂2×600 MW发电机组为研究背景,以降低机组发电煤耗总量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微增率法的负荷优化分配方案。通过对发电机组生产指标的归纳,分析了机组的实际煤耗特性,在考虑机组启停耗量、出力限制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利用等微增率法求解得出具体优化方案,并结合逐点法对其进行修正。将该方案与现场运行记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前者可有效降低全厂的发电煤耗总量,对提升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对提升机组负荷调控的理念,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This work is one of a series prepared to focus the industry attention on current problems faced by power system operators. It contains six short-note reports, discuss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cycling generating units from both a system operation and power plant viewpoint. The capability to cycle thermal power units is an important asset for the system operator. It helps him/her lower overall system production costs and deal with changing system conditions. Edison has been quite successful in using nuclear power units to perform load following. A key for this success has been goo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lant personnel and system dispatchers  相似文献   

15.
陈国年 《华东电力》2002,30(12):10-12
通过对发电厂各种能量的价值分析 ,提出了“能量价值分析”原理 ,导出“综合成本煤耗率”计算公式。此方法克服了传统热力学分析方法的局限 ,把热力学和经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提出了以全厂综合成本煤耗率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负荷最佳分配计算方法及优化数学模型 ,对单元机组组成的发电厂开展最佳负荷分配有较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星桥 《中国电力》1999,32(9):66-68
介绍利用变频器对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泵系统进行改造方案,包括系统主电路、可编程序控制器接口资源分配及软件流程等,对改造后的系统特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指出该改造方案降低了煤耗、节省了电能,并可在125 、200 、300 M W 发电机组低压加热器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