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增加母子感情,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方法 产科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喂养技术并进行干预措施,增强母亲哺乳的信心.结果 产妇术后心情舒畅,乳汁充足,纯母乳喂养率达92%.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技巧的培训,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母乳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是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剖宫产日益增多,致产妇术后创伤疼痛,进食少,泌乳开始时间晚,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由专业医护工作者对有针对性的合理指导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5%,纯母乳喂养率90%,比过去产妇乳汁充足和纯母乳喂养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母乳舍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是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剖宫产日益增多,致产妇术后创伤疼痛,进食少,泌乳开始时间晚,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由专业医护工作者对有针对性的合理指导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5%,纯母乳喂养率90%,比过去产妇乳汁充足和纯母乳喂养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社区产后访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让产妇和家属了解和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社区产后访视人员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3天、28天各进行上门访视一次,先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和喂养技能掌握情况,再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给予预防措施指导.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母乳喂养知识,使产妇及家属了解和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结果:社区产后访视健康教育宣传指导使产妇及家属接受和正确实施母乳喂养,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结论:社区产后访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和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桂君  王岩 《中国保健》2010,(1):100-101
目的探讨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由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渗透,指导产妇正确喂哺技巧,术后早翻身、早活动,及时疏通乳腺管,增进乳母营养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1、2、3天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的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李盛平 《现代保健》2011,(25):92-9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产妇2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由专职护士对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采用产前健康教育渗透,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乳汁充足达到86%,纯母乳喂养率86%,对照组产妇乳汁充足61.8%,术后的纯母乳喂养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剖宫产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现状、产妇存在的母乳喂养问题,为社区卫生机构促进母乳喂养提供依据及方法指导.方法 于2013年12月-2014年4月采用统一问卷对合肥市区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产后访视的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喂养情况调查.结果 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96.9%,纯母乳喂养率为29.2%;哺乳产妇存在多种母乳喂养问题;76.7%的产妇表示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母乳喂养指导.结论 社区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低,母乳喂养中存在很多问题.产妇需要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多种合适的母乳喂养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8.
徐丽 《药物与人》2014,(12):331-331
目的:浅析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取我院100例足月妊娠剖宫分娩产妇,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情绪、疼痛程度、心理状态以及饮食环境和体位受限情况等影响因素.记录泌乳时间确定是否早吸吮、早接触,是否做到纯母乳喂养,直至术后出院. 结果: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有所提升,喂养的自信心增强.总结:针对剖宫产的不同情况,及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指导,能消除不良刺激和不良因素做到了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广宁地区产后访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分娩,并居住在广宁地区的产妇,于产妇出院后3~7 d、产后28~30 d进行入户访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宣教指导,提高母乳喂养率.结果 满月访视时纯母乳喂养人数164例,与初访时比较,增加33例,母...  相似文献   

10.
于硕  赵缨 《医疗装备》2023,(20):6-9
目的 探讨不同母乳喂养问题、使用吸奶器对乳汁不足产妇产后42 d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10月在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产后访视的6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产妇的人口学资料,随访其第1次产后访视后7 d内的乳汁分泌情况和产后42 d的母乳喂养情况。分析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低的影响因素,比较使用和未使用吸奶器产妇产后7 d内的乳汁分泌量。结果 60名产妇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为18.3%。吸奶器使用是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因素,使用吸奶器的产妇第3、4、5天的日平均泌乳量高于未使用吸奶器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汁不足产妇产后42 d的纯母乳喂养率较低,产后访视时医师应指导其正确、合理地使用吸奶器,以增加产后早期的乳汁分泌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母乳喂养是保证婴儿良好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做好孕期保健,产妇分娩后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是保证我国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0%的一项重要措施.哺乳早期有部分产妇由于受心理因素、产妇因素、乳房凹陷及缺乏母乳喂养技巧知识等问题的影响而不能正常哺乳,这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并分析母乳不足的产生原因,在临床护理中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泌乳水平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产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母乳喂养方面的提高.方法选取我院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教育,对照试验组仅按常规护理.结果: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的实验组产妇优于对照组,掌握例数48例,母乳喂养率97.5%;而对照组40例掌握,母乳喂养率80.3%,均低于研究组,P<0.01.结论: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指导孕妇进行母乳喂养,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对改善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干预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母乳喂养的专门指导和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中,对照组按照母乳喂养的普通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干预组术后产妇24 h和48 h泌乳始动率、泌乳量满足率及1个月后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遵医行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480例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寻找缩短初乳分泌时间及增加泌乳量的有效措施。方法:正常足月分娩产妇,排除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做好乳房护理和营养准备、实施爱母分娩行动、产后半小时开奶、家庭化病房及母婴同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等方法;对照组产前未进行母乳喂养宣教,未采用陪伴分娩,住普通病房,仅产时产后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传及指导。结果:实验组产后24h、48h、72h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一般情况及出现黄疸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加强产妇综合护理,能缩短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为纯母乳喂养的成功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5.
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洁  高健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3032-3033
目的:了解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情况,探讨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正确指导产后母乳喂养,期望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80例产妇及新生儿,并对其进行了母乳喂养调查。结果:产妇中92.08%(442/480)接受过母乳喂养教育,母乳喂养率为80.21%;开奶时间早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开奶时间晚者(P<0.01);未使用奶瓶喂养者的母乳喂养率高于使用奶瓶者(P<0.01);自然分娩者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其它分娩方式(P<0.05);产妇不同心理状态的母乳喂养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妇睡眠时间长者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睡眠时间短者(P<0.01)。结论: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开奶时间、开奶前使用奶瓶、分娩方式、产妇心理状态、睡眠时间等;积极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电话随访对出院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艺苑  黎彩霞 《现代医院》2010,10(8):149-150
目的探讨利用电话随访使产妇在住院期间所接受的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技巧得到延伸,使出院产妇,特别是初为人母的产妇遇到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将出院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电话随访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产妇出院3天内,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分别在婴儿3、6、10个月时进行,由专科护士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电话随访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喂养技巧指导,并指导解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照组只在分娩后10个月作电话随访。记录和分析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实验组10个月母乳喂养率91%,6个月母乳喂养率95%,对照组10个月母乳喂养率35%,6个月母乳喂养率45%。实验组10个月母乳喂养率及6个月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实验组利用电话随访延伸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技巧指导,并对产妇遇到的问题能及时指导和帮助解决,使产妇能够在实践中结合在住院期间所接受的母乳喂养知识,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母乳喂养方法,大大增强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保证母婴分离的新生儿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母乳喂养。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运用心理疏导、物理疗法、仪器按摩,配合正确的挤奶方法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结果母婴分离的产妇能够持续有效的进行母乳喂养。结论正确的泌乳指导和乳房护理能保证母婴分离的产妇持续有效的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与泌乳量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对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随机分组法,设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后6h给产妇半流饮食,肛门排气后恢复正常饮食,对照组产妇肛门排气后半流饮食。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后24h内泌乳量增加,纯母乳喂养率达98%,对照组仅为6%,经统计学2检验,两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能使泌乳时间提早,泌乳量增加,满足了产后24h新生儿需要量,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母乳喂养所具有的优越性是全世界所公认的。我国母乳喂养率逐年下降,与发达国家水平及WHO要求甚远。为了解我国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总结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以正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院内影响纯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对407例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产妇通过接受系统的母乳喂养宣教和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结论 医院内医护人员在各个环节对产妇指导和护理不足是一个影响纯母乳喂养成功不容忽视的因素,医护人员应该从产检开始,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