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今日快报》的定位与办报追求 《今日快报》是一张《武汉晚报》办的综合性的生活类的新型城市日报,读者对象定位于最广泛的普通市民和流动人口。把“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难”作为自己的办报宗旨,把“面向社会、面向百姓、服务生活、满足需求”作为自己的编辑方针。我们致力于办一张雅俗共赏的百姓日报。我们的版面和栏目设置关注大众口味,报道内容要求为大多数人所关注。我们要求记者、编辑具有很强的平民意识,报道的内容追求平民化。选稿取向,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老百姓是否关注,对老百姓是否有益作为标准。特别…  相似文献   

2.
《老百姓》是《晋察冀日报》(含《抗敌报》副刊中出版较早、时间较长、读者面最广的通俗性副刊。它创刊于1938年11月21日,到1942年7月21日结束,前后共刊出109期。担任其主编的先后有陈春森、仓夷、张正光、曾易。《老百姓》副刊是“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的一次成功尝试。”就这个副刊而言,具有较强的受众意识——即充分关注读者的特点和需求,做到“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  相似文献   

3.
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这一论断。成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优良传统的概括和总结。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各级党报始终坚持贯彻这一办报方针,在具体的办报实践中突出表现为编辑、记者与基层各级党委、机关厂矿的通讯员队伍相结合,并列成为办报的主体。通讯员是报纸主要的新闻源和撰稿人,他们的辛勤劳动为报纸出色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宣传任  相似文献   

4.
作为农民报的办报人。怎样使这张报纸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让农民在生产与生活中离不了、放不下。让农民心甘情愿地订阅。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体现“三贴近”的原则.要贴近贴近再贴近.并让这句我们办报人时时日日念的“办报经”真正在我们的稿件中反映出来。在报纸的版面上体现出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站在解决  相似文献   

5.
《民众导报》的创办 李敷仁办的《老百姓》报被迫停刊后,和人民共命运同呼吸的李敷仁同志非常痛苦,多次痛楚地说:“老百姓娃给人捏死了!”他四处奔走,要给《老百姓》再找出版的机会。自此报停刊后,敷仁的心情很不好,生活潦倒,于1940年9月初赴渭南县固市中学教书。 从此时起,他先后在固市中学、兴国中学、技艺师范等校教书,不过愿为老百姓办报鞠躬尽瘁的宏愿并未泯灭。 他在教书期间,巧妙地为老百姓编排出版了《农村周刊》,用他作社会调查得到的事实替人民呼吁。例如,1944年12月23日他在《小学教员的生活》一文中写道:“……因而我们要大声疾呼:‘救救先生!救救先生!’”,“我们希望:(一)不管私立、县立、保学、中心小学,一律和  相似文献   

6.
《老百姓》作为《晋察冀日报》在游击办报时期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副刊,始终坚持"为人民"的办报宗旨,采用多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战主张.时事童谣作为宣传抗战和保持抗战精神的重要资源,是民众动员的最好载体之一,"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体现了刊物思想动员的高度自觉,践行了"群众性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7.
贾稳湘 《新闻实践》2012,(11):63-63
《东阳日报》有两篇“脚板新闻”,读来让人难忘——酷热的夏日,记者黄祥、金轶轩不怕艰苦,亲身体验处于社会底层生活,一人拉黄包车,一人当送水工,他们用脚板采写出的感受是:“双手是疼的、双腿是软的”:请某些人不要再为短暂的“没水喝”而一再催促,送水工一直在路上;请不要再因他们外表“粗糙”而抛出嫌弃的目光,他们的劳动给我们带来了方便。须知,这样的感受和体会是记者用脚板体验苦力活而得出来的。笔者认为,用脚板写出来的新闻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切实地反映了基层群众的生活。很有价值!近年来,一些媒体上的新闻不是靠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得来的,而是靠打打电话、拷拷文件资料、当当二传手等拿来主义的打快拳方式写出来的,这样,记者身子就会变懒,写出来的新闻就不生动。当今,提倡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要求记者关注群众需求,说群众想说的话,说群众能懂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  相似文献   

8.
深化认识,增强抓好通讯队伍建设的紧迫感 依靠群众办报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时就指出:“我们的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邓小平同志教导报社工作人员:“办报是大家办报,要各方面努力,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普遍传播到各阶层群众中去。”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9.
1996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中,要求新闻工作者发扬六种作风,打牢五个根底。五个根底之中,包含了“群众观点根底”。江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他在这次讲话中还指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结合新形势、新实践,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联系当前军事新闻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学习领会江泽民总书记这些讲话精神,我们深切感到,在谋求军事新闻宣传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五十年代初期,胡乔木提出了办报的方针和任务以后,又向《人民日报》提出“依靠群众办报”的问题。他说:“我们的报纸名字叫做《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群众的武器,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因此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把报纸办好。”当时胡乔木围绕“依靠群众办报”这个问题,陆续发表了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不少瑞典人对你们的这份报纸有误解,以为这只是一张宣传官方观点的报纸。现在我们了解到贵报在反映群众的要求和意见方面也做了大量杰出的工作。”这是瑞典《快报》记者范登尔在参观人民日报群工部后说的一段话。 1991年11月25日上午,瑞典新闻代表团一行5人来人民日报社参观。他们作为人民日报的客人在我国访问。这次访问是对邵华泽总编辑去年5月率团对瑞典访问的回访。邵华泽在瑞典访问时曾利用各种场合介绍了人民日报的办报方针和经营情况。由于他在讲话和回答问题时,多摆事实、讲道理,使瑞典人对他的讲话很感兴趣。特别是当他谈到人民日报每周有两个读者来信  相似文献   

12.
《总编辑办报记事》作者范启麟,福建长汀县人,现任闽西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2000年3月任职以来,荣获中国地市报“党报群众工作优秀总编”、福建省第六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等称号,2009年4月,被确定为福建省宣传文化系统第一批“四个一批”人才。曾出版新闻作品集《启明集》。  相似文献   

13.
《记忆》版是《新晚报》副刊的一个版面,自2004年4月1日创刊以来,该版用真情和真诚,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该版现已成为读者离不开的老朋友。在办版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现不揣浅陋,写出来与同行交流。一、增强平民意识,把版面让给百姓。贴近、贴近、再贴近,已成为《新晚报》这张市民报的办报宗旨。《记忆》版就是本着“老百姓写,写老百姓”的办版方针,让普通百姓在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代,胡乔木代表党中央分工领导《人民日报》的时候,就提出了办报的方针和任务。他在《人民日报》编委会上,在新闻界的一些集会上,以及同新闻界人土个别谈话的时候,曾反复强调“报纸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报纸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要报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形势和成就”。胡乔木同时还提出:“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是人民群众说话的地方”,“报纸是群众思想和生活的顾问”,“报纸是报道群众的活动,反映群众的思想情趣、意见、要求和心声”……  相似文献   

15.
为人民服务是党报的办报宗旨,反映民众疾苦,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是报纸宣传的重要内容。《湖州日报》近年来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94年,《湖州日报》推出了“星期日记者值班”活动,1995年改为“记者来到您身边”。服务范围和报道内容进一步扩大,把服务从城内延伸到湖州所属的三县三区,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去年2月,记者在湖州碧浪小区接受群众投诉,群众反映这个住宅区由于地处城郊,又交付使用不久,所以管理不到位,环境卫生状况很差。于是,报纸以居民的投诉为由头,一面走访多个部门,解决碧浪小区的问题,同时又就此在报纸上展开讨论。这一组报道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有关部门当即组织力量对各新村加强了管理,居民区也建立了各种组织,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6.
一、可读性原则晚报在选择新闻稿件时,必须体现这一特点。否则,办报就会偏离方向,报纸就成为“官”不看、“民”不读。《南鄂晚报》在选择稿件时,要求编辑从本地市民群众关心的角度、本地市民读者接受的形式、本地社会生活有益的内容来选择新闻稿件。注重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切忌把新闻淹没在大堆的空话、套话之中。群众关心的生活小事,日报难以持续地进行关注。而晚报则可不惜篇幅,作为一次战役来进行报道。如《南鄂晚报》《嘉棉职工吃水难》连续报道,历时三个多月,派出多名记者采访多个部门,共发稿数十篇,最终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17.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与理论的精髓。以往研究多聚焦于理论层面的探讨与阐释,对其具体实践的发掘不多。通过选取与这一方针正式提出密切相关的延安时期为节点,对《解放日报》相关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该报最晚自1942年改版后即已践行“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路线,即由各级党委、党员提供稿件,“帮助与利用”报纸,达到内容呈现的“全党”化;在“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的倡议下,通过组织识字读报组、开辟群众专栏、建立激励机制和培养工农兵通讯员四大途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真正参与到“办报”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的讲话时强调要增强“政治家办报”的观念,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是对全国的新闻工作者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首先要把握讲话精神的实质。《讲话》强调了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要“政治家办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和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和贯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年初,江泽民同志在解放军报社的讲话中,对毛主席关于“要政治家办报”的思想,作了精辟的阐述。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讲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要有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 报纸是一种集体性精神劳动的产品,这个产品的质量高低与参加这种精神生产的人的素质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家办报”不单是对报社领导者的要求,也是对报社每个编辑记者的要求。只有办报的人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才能使报纸保持正确的导向、一流的质量。因此,多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作为落实“政治家办报”思想的关键来抓,收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短短15秒,没有一句解说词,但它却胜过了千言万语,讲出了我们老百姓的心里话,办了我们老百姓办不到的事。”深受电视观众喜爱的《现场15秒》,是如东广播电视台1997年4月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推出的一个小栏目,每条短片15秒左右。它运用电视现场拍摄的手法,让画面中的事实站出来讲话,将消极、愚昧、错误的现象“曝光”,把观众和被批评者带到“现场”辨明是非,接受教育。播出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问题得到解决,并对社会公众起到引以为戒的警示效果。忧大众之忧报百姓关心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新闻单位对问题的报道,促成各种事关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