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采用沉淀法制备CuxO催化剂,以甲基橙溶液模拟纺织废水,研究CuxO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湿式氧化甲基橙的性能,探讨了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了工艺条件中甲基橙溶液的浓度和pH、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催化湿式氧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CuxO催化湿式氧化甲基橙的机制和动力学。结果表明:CuxO的最佳制备条件为500℃焙烧4 h;20℃下,催化湿式氧化体系中催化剂CuxO的用量为2 g/L,甲基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00 5 g/L,pH为3时,催化反应效率最高,2 h后脱色率可达83.6%。  相似文献   

2.
氧化剂对CWAO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降解, 着重研究了氧化剂(以氧 分压表征)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氧化剂是影响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降解 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氧分压的增大, 催化氧化反应速率逐渐增加, 其降解过程符 合Allometric方程(Y=aXb), 但随着氧分压的增大, 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增加 的幅度逐渐减小, 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炼油焦化废水中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物,本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湿式氧化催化剂Fe2O3-CeO2-TiO2/γ-Al2O3,并在室温常压下对模拟焦化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脱臭处理。研究表明,适宜组成的Fe2O3-CeO2-TiO2/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室温常压湿式催化氧化去除废水中硫化物的能力,Fe2O3、CeO2和TiO2等组分的适宜组成分别为3.5 wt%、1.6wt%和8.3 wt%。在废水pH为9~10、催化剂用量3 wt%、空气流量0.6 L.min-1/100 mL废水、反应时间90 min条件下,模拟焦化废水的硫化物转化率可达90%以上。废水的臭气强度可下降一级。  相似文献   

4.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香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上海香料厂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使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催化剂,在中温(约160℃)和中压(约3.0MPa)条件下,试验了高浓度香料废水的湿式氧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香料废水经30min的湿式氧化处理,其COD、TOC和色度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69.1%、74.8%和79.5%。对香料废水湿式氧化处理前后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试验证明,经30min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后,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正丁酸原液TOC质量浓度、 催化剂用量、 反应温 度、 氧气分压对Mn Ce催化剂催化湿式氧化正丁酸恒温反应过程的影响, 建立了催化湿式氧化降解正丁酸恒温反应过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经计算, 模型的模拟效率系数NSC=0.973 2>0.80, 表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催化湿式氧化过程中残余的正丁酸质量浓度; 在BP神经网络模型上研究了催化湿式氧化降解正丁酸恒温反应过程影响因素的最优取值, 结果表明, 在最优反应条件下, 催化湿式氧化降解正丁酸的效率可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催化氧化技术已成为近年来废水处理的热点之一,介绍微波辅助催化氧化技术在各类废水降解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通过对去除效率的分析和对比,肯定该技术的可行性,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膨润土吸附-微波催化氧化处理番茄酱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膨润土吸附-微波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番茄酱生产废水,考察了膨润土添加量、H2O2用量、辐射时间以及微波功率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微波催化氧化的条件是:微波功率650 W、辐射时间13 min、H2O2用量0.21 mL、膨润土用量1.1 g/L.在此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时间由2 h缩短为13 min,废水的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84.8 %和80.1 %.  相似文献   

8.
Fe/AC催化剂对苯酚模拟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AC(活性炭)系列催化剂;用苯酚的湿式催化氧化作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pH=3.0,常压和90℃的反应条件下,Fe(5%)/AC催化剂具有相对较优的对苯酚废水的催化氧化活性,该催化剂对苯酚模拟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约为70%.通过催化剂表征,表明该催化剂活性与其表面性质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无水碳酸钾催化下,采用微波常压法由水杨醛和乙酐反应合成香豆素,结果表明,当水杨醛:乙酐:碳酸钾=1:3:0.2(摩尔比)时,采用495W微波辐射5min,香豆素产率可达92%,同传统合成法相比,该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用自行组装的表面波激发微波诱导等离子体(MIP)合成装置,在常压和温和条件下,以空气为原料合成出氮氧化物.并对氮氧化物(NO_r,r=1,2)生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选用高纯Fe-0.12C,Fe-0.36C,Fe-0.52C及Fe-0.76C合金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强磁场退火条件下碳质量分数对Fe-C合金先共析铁素体晶粒形状和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碳的质量分数增加,先共析铁素体晶粒不但逐渐减小,而且沿强磁场方向伸长并呈链式排列的趋势不断减弱.产生上述现象不仅与Fe-C合金的碳质量分数相关,而且与先共析铁素体晶粒的形成过程和演变机理密不可分.并由此提出一种碳质量分数较低的Fe-C合金在先共析铁素体转变初期或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的Fe-C合金中先共析铁素体晶核距离较远的情况下适用的磁偶极子模型.  相似文献   

13.
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温度和应变率对钢材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Fe-C合金体系是钢材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以Fe-C合金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九种温度和四种应变率条件下Fe-C合金的单轴动态拉伸过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应变率范围内,Fe-C合金弹性模量对于应变率变化不敏感,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弹性模量明显减小;相同温度条件下,屈服强度和峰值应变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应变率条件下,屈服强度和峰值应变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和应变率对屈服强度的影响不具有相关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的纳米尺度下Fe-C合金动态拉伸力学性能计算公式能反映温度和应变率效应的共同影响,为钢材在爆炸冲击作用下动态拉伸力学性能描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LiCl溶液吸收除湿器的实验与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套以LiCl水溶液为吸收工质的逆流绝热填料塔吸收除湿装置,在处理空气含湿量为14~20g/kg,处理空气流速为1.0~1.2m/s,空气温度为26.0~34.0℃,溶液入口质量分数为0.340~0.400,溶液入口温度为25.0~34.0℃,溶液入口流量为70~230?L/h的条件下,进行了溶液吸收除湿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溶液与空气的入口参数,获得空气出口温、湿度的变化状况。建立了过程的热质传递模型,比较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应用模型对溶液除湿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了除湿过程的操作优化条件。实验结果与模拟数据对溶液吸收式除湿系统的性能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了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细长管、填砂管氧化和驱替等一系列室内试验以及绝热条件下注空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注空气体积及不同注气阶段和轻质油藏注空气驱油机制的关系。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其他气驱过程比较,给出典型轻质油藏空气驱替试验可能取得的原油采收率与注气体积关系理论曲线。结果表明,轻质油藏在不同注气体积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驱油机制:注气体积小于0.5Vp(Vp为孔隙体积)即气体突破之前,烟道气驱为主要的驱油机制,驱油过程为一非混相气驱过程;注气体积大于0.5Vp即气体突破之后,烟道气和高温反应带共同作用的驱替作用表现为其主要机制;当反应带逐步推进至接近产出端时,反应带的热效应有可能成为重要的驱油机制。  相似文献   

16.
应用密度泛函DFT理论PBE0方法对单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1、双核配合物[Fe(CO)3(MePhPpy)2(MCl2)](2:M=Zn,3:M=Cd,4:M=Hg)和[Fe(CO)3(MePhPpy)2(HgCl2)2]5的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了双核配合物中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及其对31P化学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配合物2~4的稳定性为243.(2)Fe-M相互作用的强弱顺序为234.(3)NBO分析得到Fe-M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Fe-PnM和Fe-CnM的电荷转移作用,而N-M的相互作用以nNnM离域作用为主.(4)用DFT-PBE0-GIAO方法计算1,3,5的31P化学位移值与实验值较接近,并预测了2和4的31P化学位移分别为61.66ppm和56.49ppm.(5)形成双核配合物后,Fe-C*Fe-P离域增大,而Fe-P*Fe-C减小,使得P原子核所受的屏蔽作用比1的大,故双核配合物的31P化学位移比单核配合物的小.  相似文献   

17.
对缫丝副产物湿蚕蛹的干燥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垂直穿流热风强制对流干燥方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热风温度、流速、蚕蛹层厚度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获得了指数形式的实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The technique of micro-electrolysis-contact oxidization was exploited to treat chitin-producing wastewater.Results showed that Fe-C micro-electrolysis can remove about 30% CODcr, raise pH from 0.7 to 5.5.The CODcr removal efficiency by biochemical process can be more than 80%. During a half year‘s operation,the whole system worked very stably and had good results, as proved by the fact that every quality indicator of effluent met the expected discharge standards; which means that chitin wastewater can be treated by the technique of micro-electrolysis, contact oxidization.  相似文献   

19.
铁碳微电解法用于模拟染色废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地研究了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模拟染色废水时影响脱色效果的各因素。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后获得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时间60min,铁刨花和焦碳之比因染料而异,焦碳粒径为5-10mm,固液比1:10,曝气量4m^3/h,酸性大红和甲基橙的模拟废水在酸性条件下脱色效果较好,碱性紫模拟废水在碱性条件下脱色效果较好,而分散黄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与体系酸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COREX-C3000气化炉,开发了COREX工艺静态模型和实验系统.COREX工艺静态模型是建立在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基础上的,根据生产现场工艺操作参数设定输入参数,计算结果用于物理实验参数的设定.COREX物理实验系统是建立在相似原理基础上的,模型设有插入式热电偶和观察面板,可获得模型内部信息.实验发现,随着排料速度、石蜡颗粒和玉米颗粒体积比、风温和风量等实验参数增大,风口回旋区越容易发生塌料现象,并初步分析风口回旋区内塌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