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江苏卫视大型综艺节目录制和直播为例,介绍了在电视播出条件下,现场扩声制作的特点、制作流程和制作经验。从理论、实际操作和经验总结等多个层面,对电视播出条件下的现场扩声制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演播室声学环境的要求 电视演播室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场所,承担了包括综艺晚会、新闻、评论、访谈等在内的大量电视节目制作任务。演播室中声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声音制作的质量。大型电视演播室是集音乐、语言、效果于一体的综合性演艺场所,它既要满足对现场观众扩声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现场声音录制的要求。而演播室中所有的声学环境都是以其建声环境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3.
第八讲电视外场演播设备既然“实时性”是电视节目的一大特点,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制作设备就一定要发挥出这一特点的效果。在电视发展的初期,设备极为笨重,电视的新闻播出还不得不依靠电影摄影机,拍成胶片然后冲洗制片,再通过电视电影机播放出电视新闻。这已经比依靠电影银幕播出新闻效率高多了。但是这离充分发挥电视的实时性还差得很远。于是很快发展出小型化的便携的电视新闻采访设备和现场转播车。而这些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又出现了现场节目制作设备、录象车。卫星电视广播开始后世界上任何两地的距离好象被一下子缩短为零了。进而  相似文献   

4.
2013年辽宁广播电视台春节晚会录制声音现场效果的合成第一次尝试采用了5.1环绕声方式进行制作。本文对晚会的工作模式,现场效果声采集和处理等方式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强调要想使电视观众能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现场效果声的拾取和还原是非常重要,力争提高电视综艺晚会的音频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浅谈国内外电视综艺类节目现场基础环境声在理念与技术上的区别,并通过比较分析出电视类综艺节目现场基础环境声的层次与拾取,阐述电视综艺类节目现场基础环境声在录制与制作时的话筒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EFP(电子现场制作),综合多台摄像机视频信号,经过切换台现场切换,一次性提供连续不断的图像视频信号。大大简化了节目制作的工艺,且不受节目场地限制,在事发地现场制作节目,现场感特别强。电视转播车是EFP方式最好的应  相似文献   

7.
《电声技术》2014,(10):90-90
正2014年9月12日,全国《广播电视扩声技术应用》技术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大型综艺节目的现场制作能力,提高行业对现场扩声制作的重视,由北京电视电声杂志社《电声技术》主办,北京太平宝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森海塞尔(中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从事广播电视音频技术工作的领导及专家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针对现场扩声问题,就国内电视大型综艺节目现场制作、环绕声技术应用、响度标准等相关技术问题展开广泛研讨。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5月,大连广播电视台大型节目制作中心成立,与电视台内其他常态节目有所差异的是,中心主要负责大型晚会、现场活动、专题片等在线播出的节目制作,以及包括屏幕外的大型电视活动制作,电视制作量非常大,后期制作精度非常高。除了需要正常剪辑之外,对于节目包装,尤其是创意制作和制作精度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在制作时时常会遇到一些日常栏目遇不到  相似文献   

9.
一同步信号基带视频信号占据了电视制作领域的核心,在这里我们所追求的是信号质量和低延时量。从黑白信号和彩色复合视频到今天的多种多样的SDI信号,这些格式组成了电视系统的基础。即便随着为了存储和分发而生的压缩系统的出现,基带信号仍然成为现场电视制作运营传输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早已步入立体声阶段,电视节目的环绕声制作与播出也在逐步展开,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民间外交60年”系列节目为例,从环绕声扩声系统设计思路、调试的难点、设备选用等方面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现场环绕声扩声系统进行的探讨和实践。研究表明要大规模实现环绕声扩声,就要大规模普及节目制作高清化,普及环绕声音频格式,普及重放终端及环绕声重放设备。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前期准备材料,后期制作包装,谈话节目能否成功,现场录制过程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冬奥会测试赛实际出发,以高山滑雪项目为例梳理了室外体育比赛电视制作现场踏勘的目的、赛前各项准备工作、赛时不同阶段的工作流程、不同小项的制作要求及影响制作的风险点。  相似文献   

13.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39(6):136-136
5月16日上午,北京电视台与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3D电视转播车交接仪式在北京电视台举行。本次交接的3D电视转播车是索尼专门为北京电视台3D现场制作打造的新型转播车,也是全国电视台客户拥有的第一辆3D电视转播车,标志着在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与北京电视台的共同推动下,中国3D电视节目制作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早已步入立体声阶段,电视节目的环绕声制作与播出也在逐步展开,以中央电视台“民间外交60年”系列节目为例,从环绕声扩声系统设计思路、调试的难点、设备选用等方面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现场环绕声扩声系统进行了探讨和实践.研究表明要大规模实现环绕声扩声,就要大规模普及节目制作高清化,普及环绕声音频格式,普及重放终端及环绕声重放设备.  相似文献   

15.
张玮 《西部广播电视》2013,(11):82-82,8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电视已经成为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面对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电视节目一定要不断提高制作水平,而非线性制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电视质量整体水平的关键环节。电视广告节目有别于其它的电视内容,它对艺术性和技术性的要求更高,因此,电视后期制作人员一定要充分利用非线性编辑来制作出好的广告节目,提高包装技术,从而为我国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内地唯一的持权电视转播商,对本届奥运会的电视报道工作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制定了全高清制作的技术标准。在奥运会期间,笔者非常荣幸地参与了中央台的奥运电视转播工作,负责乒乓球馆现场综合制作系统的系统集成和运行工作。下面就对乒乓球馆现场制作系统做一些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视技术》2013,(9):39-39
2013年8月22日,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图像专业委员会主办,中视科华有限公司北京技术培训公司承办,《现代电视技术》作为支持媒体的中国视觉效果峰会电视产业论坛“超高清技术引领及综艺节目现场制作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云存储的C-CAST技术在电视期制作系统中的应用,该技术与网络、云存储平台系统结合,实现了现场制作与远程后期制作之间的理想搭配,同时也为现场制作提供了新的自由发挥空间.文章分别从系统基础架构设计、文件交互、系统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吴疆 《电声技术》2012,36(7):75-79
以国际乒乓球精英赛为例,介绍了电视声音的制作技术,阐述了电视声音制作不但要关注声音部分,还要更多地关注电视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予以声音上的配合,增强电视节目的可看性。从电视以及电视画面各自的特点入手,初步探讨了摄像机机位与声音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音响工作角度,探讨电视综艺晚会声音制作中"还音"与"真唱"各有哪些优缺点,该如何选择,现场真唱必须遵循哪些客观规律,以及如何完美演绎一场"真唱"的电视综艺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