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与形态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关系出发,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基本原则,解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与形态,并对城市地下空间布局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共享经济特征、类别、态势的研究,认为共享经济浪潮下城市实体空间将向去中心化、收缩化方向发展,空间内涵将更加多元化,城市社会空间也将打破私人与公共的限制,营造一种新型的"共享空间"。最后提出共享经济的空间影响将给城市规划带来空间布局、非中心区配套设施、城市空间治理三个方面的挑战,规划应通过推行多尺度、分散化的空间布局,精细化供给配套设施,协同化构建城市空间治理体系来应对。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的勃兴是21世纪新经济发展的亮点,并落地在城市衰败地区形成创意产业区而带来空间和区域创新,表现出一种"新经济空间"创新的新特点。本文以"新经济空间"理论为着眼点,分析了上海创意产业区空间布局和创新特点,认为其主要沿河岸、CBD边缘、高校等集聚形成四个主要创意圈层,对城市旧区改造、竞争力形成和城市创意圈培育等都有积极作用,今后的发展应加强空间"形态"向产业"业态"培育。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等各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相互作用的投影。本文从湖南湘江新区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入手,通过对比中国已有的19个国家新区的特征,深入分析湖南湘江新区发展优劣势,系统论述了湖南湘江新区近年来的规划建设及其带动的经济与人口在空间上的增长与增长特征,从而阐明了其规划建设对其"两廊三轴,一主三副,多点"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发展优劣势提出对湖南湘江新区未来空间格局优化的建议,倡导形成"两核三轴四片区"的"2+3+4"空间布局以适应湖南湘江新区未来发展,最后为其空间结构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居住形态的演化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存在着关联互动的关系,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要素也对具体的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运用"轴"、"核"、"群"、"架"、"皮"的分析框架,对南京老城内四个特定地段和类型的居住形态演化进行分析,寻找其内在的关联和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城市总体空间形态良性发展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期间,围绕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上海城乡建设、交通和管理将进入一个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城市管理跨越提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以发展转型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三方面转变:一是在发展形态上,建设主战场由中心城向郊区转变,城市空间布局由单核中心向多核多级转变;二是在发展方式上,由重建设向重管理转变,由政府单一管理向政府、社会、市民协同治理转变;三是在发展内容  相似文献   

7.
内河,临港产业的发展与港口建设关系密切.又有其自身的阶段特征。我国内河港口城市正经历着港口升级换代、产业提升、经济转型和城市规模快速增长的互动发展历程.产业转型背景下的内河港城空间分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的临港产业空间的出现,二是新的临港复合功能空间的形成,三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总结了内河港口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四种基本形态。提出了贵港城市发展战略的空间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Google Earth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74个处于复杂地形条件下城市的规划图和文本进行分析,归纳出该类城市有以下四种空间布局形态:单中心外围组团式结构、 (双)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大分散、小集中"式布局结构和带状组团式结构.处于复杂地形条件的城市空间拓展呈现出以下情形:①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都采取跳跃式的空间拓展模式;②工业空间拓展和新城(区)规划建设成为该类城市空间拓展的主导模式,其它依次为居住空间、科教空间、行政空间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城市新区的开发,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又一次成为热点。文章采用POI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国际知名车站周边业态情况,从城市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总结车站周边三大开发模式,并分析其空间特点。将数据细分为三大类七小类,综合分析生活、生产、公共服务这三种城市功能与车站周边空间布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研古城是国家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别具风貌的空间布局和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文章从聚落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和合院空间四个方面,分析古城空间形态与功能协调机制的演变,为古城未来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2)
Taizhou is an economically-developed port city on the golden coastline of China, characterized by typical coastal and combined green cores, mountains and waters, and special plants. This paper analyzed natural conditions and city features of Taizhou, assessed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local urban forests, and proposed pertinent construction concepts in view of diversifi ed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 on forest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principles of urban forest layout were put forward, 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one core, one belt, two rings, three corridors, four groups, fi ve windows, and multiple bases" was give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forest in coastal landscape cities, in addition, the effect and feasibility of the layout we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全域空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市县层面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而科学地调整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是实现区域绿色和协调发展的必要保证.文中从点、线、面三要素出发,对城乡空间结构各阶段的居民点、道路交通以及用地布局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构建了哈尔滨城乡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游小文  国芳 《规划师》2012,28(8):88-92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济南城市空间呈东西走向拓展态势,但这在济南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中逐渐表现出不适应性,在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整合周边地区发展方面效率也不高。基于对自身发展现状及主要空间问题的分析,济南市从区域空间整合和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济南核心都市区的发展范畴,根据自然与区域条件提出"新城区"组团式空间结构和跳跃式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协调市场体系、管理土地供应等整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主城区热岛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微气候环境的影响一直受到学界及规划管理部门的关注。以武汉市主城区589个控规管理单元为样本,运用RSGIS的技术方法识别热岛空间格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热岛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研究发现:武汉主城区地表温度由中心向外围存在规律性起伏,呈现"双U"型结构;高温区团块集中、沿主干路分布,低温区在大尺度水体周边集中分布;热岛空间格局受"大江大湖"的生态格局以及大规模集中工业用地的显著影响,并与公共中心体系相关。为降低热岛效应,城市空间布局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4)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has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anya City. The population aggregation and the external extension of urban area have brought a lot of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discontinuities of green space matrix, dysfunction of green wedge permeation, deficiency of eco-corridor, structural imbalance of green space system and so on. The overall layout of Green space system known as "One Belt & Three Bays, One Core & Six Towns, Two Axes & Three Wedges, Two Net Synchronous-construction" strengthens the eco-connection among different groups and green space in central area of the city, and realizes the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of both resource corridor and landscape corridor. The eco-layout of green core, green corridor and green patch helps keep the integrity of large vegetation patches, enhances the eco-conne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een space and improves finger-shaped network of urban green space.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promote the circulation of urban ecosystem and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Sanya City is to plan multilevel and three-dimensional eco-space structure and maximiz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green space system.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沿海经济带"等战略的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着不同于以往的剧烈变化。文章选取30余个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在滨海城镇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的外部形态、中观的功能布局和微观的内部空间三方面入手,探讨了滨海城市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特征。此研究不仅有助于认知滨海城市空间发展趋势和规律,同时为滨海城市由于空间结构演化所引发的灾害和城市问题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7.
曹卫东  车前进 《规划师》2011,27(8):92-96
南京禄口空港新城是依托禄口机场建设起来的新兴城市增长极,其空间开发与布局对于南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将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划分为优先发展区、促进发展区、引导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构建“一核、两轴、三片”的空间总体架构,设计由城际公路、高速公路及快速通道组成的交通路网,因地制宜进行产业...  相似文献   

18.
空间绩效是衡量城市用地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背景,提出空间经济绩效导向下的城市用地布局优化研究思路,即在定量研究分析城市空间经济绩效的基础上,通过经济绩效和绩效空间的耦合分析,判读出城市绩效样本空间(高效空间生成元)和改进需求空间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作为构建新的城市空间经济绩效网络的依据,最后在地方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约束下提出城市用地布局的优化方案。研究将这一理念和方法运用于宁夏固原市的案例研究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研究定量化和空间可视化,并为城市用地的优化布局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9.
滨河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济南市滨河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李松凯  徐小磊 《规划师》2012,28(4):52-57
随着"一城三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提出,长久以来作为城市蔓延地带的滨河新区,在城市空间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滨河新区与主城区的关系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与城市功能的背向发展向功能融合与空间一体化转变。基于此,滨河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认识小清河、定位小清河和规划小清河为纲,突出"生态、文化、创新",以水或绿道为空间组织的核心元素,提出了提升价值、整合空间、保护生态、彰显文化的命题。同时,在分析滨河新区特征的基础上,以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为支撑,在更广阔的空间层面,以更长的时空视角来思考小清河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工作中,城市边缘区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生态优势、丰富的土地存量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建立一个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城市边缘区的现实与特征,期望通过对连江城市边缘区控规编制方法的探讨,为其他城市边缘区控规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