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D-1/PD-L1通路是近年来癌症领域的研究热点。PD-1/PD-L1信号通路影响T淋巴细胞浸润及功能,参与肿瘤局部抑制性免疫微环境。阻断该通路可以促进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发挥抗肿瘤功能。现就PD-1/PD-L1通路在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PD-1:PD-L1/PD-L2通路在肿瘤和某些感染性疾病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而在结核病中的免疫作用尚不明确。结核菌感染后,免疫细胞上PD-1:PD-L1/PD-L2通路高表达,体外实验显示:用该通路的抗体阻断后保护性T细胞增强,而体内免疫作用不明确。PD-1与配体PD-L1结合后可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其中 PD-L1表达受Th1细胞因子调控;PD-1与配体PD-L2结合后可能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其中PD-L2表达受Th2型细胞因子调控。利用Cas9-CRISPR基因敲除方法分别敲除特定免疫细胞上PD-1、PD-L1和PD-L2,可研究PD-1、PD-L1和PD-L2在结核感染中免疫作用及机制,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深入,人们发现PD-1/PD-L1信号通路是造成肿瘤发生免疫逃逸从而引起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PD-1/PD-L1通路的激活能负向调控机体T细胞功能,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缺失,肿瘤细胞逃逸,进而肿瘤得以发展。PD-1/PD-L1抑制剂可特异性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恢复T细胞的免疫功能,在提高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及生存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PD-1/PD-L1信号通路因参与肿瘤免疫逃逸而成为研究热点,PD-1/PD-L1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助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体内外实验证实,阻断该通路可增强机体内源性抗肿瘤免疫效应。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不仅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还有可能成为临床生物标志物,而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目前,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且在治疗多种实体瘤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 ligand,PD-L1)共同组成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过程中的协同刺激信号通路。肿瘤发生时,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PD-1配体结合,通过抑制T细胞活性及其增殖、分化影响肿瘤细胞对常规治疗的耐受及肿瘤患者远期预后。据报道PD-L1在宫颈癌等多种肿瘤中过高表达,提示PD-1/PD-L1通路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因此阻断该通路或许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本文就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和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该通路相关的免疫疗法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 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是一对免疫共抑制分子。以PD-1/PD-L1为靶点的药物重新激活了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并且在多种肿瘤中取得了良好而持久的疗效。然而,如何预测患者是否对治疗敏感及如何联合其他治疗提高抗PD-1/PD-L1治疗的反应率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主要综述了PD-1/PD-L1通路的作用机制、抗PD-1/PD-L1治疗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预测抗PD-1/PD-L1疗效的生物标记物及联合免疫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发现多种肿瘤通过上调自身和肿瘤微环境的PD-L1表达,持续激活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的功能,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目前已有多种PD-1/PD-L1单抗药物上市,并且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因为单抗生产成本高昂,存储运输条件苛刻,有免疫原性等问题,寻找免疫检查点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成为了当前新药开发的热点。本文详细介绍了PD-1/PD-L1的生物学机制,按结构分类综述了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性肾移植排斥患者肾组织中PD-L1、PD-1的表达及PD-L1与PD-1、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二步法免疫组化观察正常肾和急性肾移植排斥患者肾组织PD-L1、PD-1的表达,以及PD-L1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PD-1阳性细胞数、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肾移植排斥肾组织表达PD-L1、PD-1较正常组增多、增强;其小管PD-L1阳性强度与肾间质PD-1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结论PD-L1-PD-1信号通路在急性肾移植排斥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董利琴 《重庆医学》2021,50(3):524-528
目前头颈部肿瘤仍以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主,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率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晚期或局部复发的患者病死率仍居高不下.随着人们逐渐深入对肿瘤免疫逃逸及相关免疫抑制分子的研究,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当下肿瘤治疗领域最具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以PD-1/PD-L1信号通路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及其相关免疫疗法开始在头颈部肿瘤治疗领域崭露头角,该文就PD-1/PD-L1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免疫疗法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51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74例转移淋巴结标本,以及2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 PD-L1和 PD-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关系。结果 PD-L1和PD-1在胃癌细胞及癌间质淋巴细胞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阳性率分别为60.93%和38.41%;癌旁组织不表达 PD-L1和 PD-1;在转移淋巴结的表达与对应肿瘤组织一致,一致率分别为82.43%和87.84%。胃癌组织 PD-L1和 PD-1表达不相关。PD-L1表达与 pTNM 分期、浸润层面、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脉管癌栓相关(P <0.05),PD-1与各临床指标不相关。结论 PD-L1和 PD-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D-L1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进展和预后的新分子标志物,阻断 PD-L1/ PD-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胃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激活诱导的抑制性受体,它有两个配体:PD-L1和PD-L2。PD-1与其配体PD-L结合后,可调节T细胞的活化及分化,抑制T细胞增殖,发挥对效应T细胞的负性调控作用,参与多种免疫过程,并在动脉硬化、心脏及神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就PD-1/PD-L在动脉硬化、心脏及神经疾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PD-1是CD28分子家族的成员之一,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通过PD—L1或PD—L2表达负性调控信号。PD—l的免疫受体络氨酸转化基序(ITSM)磷酸化后可以募集SHP2降低PLCg2,P13K,VAV和ERKl/2的激活,进而调控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免疫耐受。PD-1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PD-1与其配体的生理学作用表明调控PD-1途径是治疗人类多种疾病的一个靶向目标。本文总结了PD-1与其配体的免疫调控功能以及在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验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PD配体1(PD ligand-1,PD-L1)/PD配体2(PD-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估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25例食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石蜡包埋的肿瘤样品及部分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用免疫反应评分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D-1、PD-L1、PD-L2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52.6%、32.9%,PD-L(P<0.001)、PD-L1(P<0.001)、PD-L2(P=0.023)在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别。PD-L1的阳性表达与T分期(P<0.001)、术后分期(P=0.006)相关,PD-L2的阳性表达与T分期(P<0.001)、术后分期(P=0.002)及淋巴结转移(P=0.044)相关,与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D-1(P=0.500)、PD-L1(P=0.058)、PD-L2(P=0.096)单阳性与患者生存状况均无明显关联。但三者表达均阴性的患者预后要显著优于仅其中一个因子表达阳性(HR=1.669)或二个以上因子表达阳性的患者(HR=1.606)。结论 PD-L1和PD-L2与ESCC患者的多个临床特征有关。虽然PD-1、PD-L1、PD-L2各自与患者预后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关联,但表达均阴性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糖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存在多个N-糖基化位点,其糖基化修饰显著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PD-1共有4个N-糖基化位点,分别为N49、N58、N74和N116。核心岩藻糖基转移酶8(fucosyltransferase 8,FUT8)可催化PD-1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一些针对PD-1的N58位点糖基化修饰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此外,阻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PD-1的N74糖基化修饰可以增强其杀伤效应。PD-L1同样含有4个糖基化位点,分别为N35、N192、N200和N219。一些重要的调控分子可以抑制或促进PD-L1的糖基化修饰,产生一定生物学效应。本文通过综述糖基化修饰对PD-1/PD-L1分子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期望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提供基于糖基化修饰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已有多款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其配体(PD-L1)免疫检查点阻断抗体用于临床治疗,但只有部分患者表现出临床反应,因此需要一种替代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以PD-L1为靶点的治疗性肿瘤疫苗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本研究设计了以PD-L1为靶点的表位肽疫苗,然后基于人源化免疫系统(HIS)小鼠模型筛选,具有免疫原性的PD-L1表位肽,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设计并筛选得到的PD-L1-B1表位肽疫苗不仅成功诱导了PD-L1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表现出抗肿瘤活性。此外,免疫治疗还增加了肿瘤的T淋巴细胞浸润,重塑了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综上所述,PD-L1-B1表位肽疫苗表现出强效的抗肿瘤活性,对PD-1/PD-L1阻断不敏感的患者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患者肝组织内淋巴细胞及PD-1的表达。方法取10例HBV-ACLF患者的肝脏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另各取1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LiverCirrhosis Group,LC)、6例健康人(Healthy Control Group,HC)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了解不同组肝脏上CD4、CD8、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 HC肝组织很少表达CD4、CD8、PD-1及PD-L1,HBV-ACLF和LC在肝组织汇管区及炎症区四者表达均上调,且HBV-ACLF组表达高于LC组(P〈0.05)。结论 PD-1/PD-L1的升高可能与HBV-ACLF病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取得了明显疗效。但在不同的肺癌患者中PD-1/PD-L1抑制剂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现有的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exosomal PD-L1, ePD-L1)可代替肺癌细胞PD-L1,抑制T细胞活化,产生免疫抵抗,同时还能将PD-L1转移到次级细胞发挥免疫耐受作用,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本文将对外泌体及ePD-L1的分离检测方法、ePD-L1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对肺癌进展和免疫治疗的影响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