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目的 建立香鳞毛蕨药材质量标准,为控制其质量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别法对香鳞毛蕨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描述;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相关方法,对该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绵马素BB(aspidin BB)和对照药材为对照,对该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绵马素BB为指标,建立了该药材中总间苯三酚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结果 香鳞毛蕨药材的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均具有很好的专属性,6批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9.45%、9.38%、1.58%、20.8%,总间苯三酚质量分数以绵马素BB计,为40.78 mg/g.结论 建立了香鳞毛蕨药材质量标准,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用于香鳞毛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考察齐齐哈尔地区野生白屈菜的质量。方法 采用生药学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地区不同经纬度野生白屈菜药材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鉴别和研究,并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的相关方法测定其中的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结果齐齐哈尔地区野生白屈菜药材具有明显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其药材水分平均含贯为9.33%,总灰分平均含量为10.87%,醇浸出物平均含量为19.06%。结论齐齐哈尔地区野生白屈菜药材在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性状及显微特征方面均达到2010版《中国药典》的相炎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夏枯草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夏枯草的质量标准体系,为新版《中国药典》提供可参考的数据资料。方法按2000版《中国药典》附录ⅨH水分测定法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对中药材夏枯草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等质量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结果14个夏枯草测试样品中水分含量为10.59%~7.32%,平均值为9.38%;总灰分为11.049%~7.444%,平均值为9.099%。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519%~0.415%,平均值为0.848%;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为18.769%~9.022%,平均值为13.033%;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为21.178%~10.055%,平均值为15.410%;70%乙醇浸出物量为18.127%~10.274%,平均值为12.833%。结论在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夏枯草的质量标准体系时中药材夏枯草的含水量以不得超过10.00%,总灰分不得高于12.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1.60%,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9.00%,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0.00%,70%乙醇浸出物量不得低于10.00%为宜。  相似文献   

4.
金牛七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金牛七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从金牛七的性状、鉴别、检查及浸出物测定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金牛七的性状、鉴别特征明显;药材水分平均含量为9.40%;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含量分别为4.13%、0.68%;醇(40%乙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为27.47%.结论 从性状、鉴别、检查及浸出物测定等方面可以有效控制金牛七的质量,该研究为金牛七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药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山药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为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山药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水分、灰分、浸出物及尿囊素含量等为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淀粉粒、草酸钙针晶及导管是山药片的主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水分不超过l6.0%,总灰分不超过2.0%,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不超过4.0%和2.0%;尿囊素含量不得少于0.20%.结论 所用方法 能有效控制山药片的质量.其中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内容已为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蒙药材耧斗菜的薄层色谱鉴别法;制定其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限度检查,为耧斗菜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耧斗菜的有效成分,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耧斗菜的浸出物、水分、灰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测得耧斗菜药材中含有阿魏酸,浸出物不得少于20%,总灰分不得超过11.0%。结论:耧斗菜的薄层色谱鉴别及浸出物、水分、灰分含量可作为蒙药耧斗菜药材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中药常用药材水半夏的质量标准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结合我国2010年颁布的《中国药典》相关资料,针对中药材水半夏治疗控制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索,主要涉及水分检测、色谱鉴别、浸出物检测、显微鉴别以及总灰分等,本次研究中共选用我单位不同时间段抽样的半夏样品5份。结果:通过对5份待测样本检测可见,含水量在(11.01-17.12)%,均值在((13.41±1.76)%。对总灰分检测发现,本组样本含量在(3.98-7.53)%,均值在(5.31±1.09)%。采用冷浸法对样本浸出物量进行检查发现对应含量在(5.12-8.76)%,均值在(6.42±1.22)%。结论:薄层色谱法具备检测准确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可用于对水半夏进行质量检测,对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香鳞毛蕨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利用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技术对香鳞毛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并辅以化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Bel-7402、HCT-8及A-549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共鉴定出4个化合物,分别为京尼平苷(geniposide,Ⅰ)、3S,5R,6R,7E,9S-四甲基环己烯型单萜-7-烯-3,5,6-9-四羟基-3-O-β-D-葡萄吡喃糖苷(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3-O-β-D-glucopyranoside,Ⅱ)、(6S,9R)-3-酮-a-紫罗兰醇-9-O-β-D-葡萄吡喃糖苷[(6S,9R)-3-OXO-a-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Ⅲ]、香鳞毛蕨苷a(fragranoside a,Ⅳ).结论 化合物Ⅳ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Ⅰ~Ⅲ在鳞毛蕨属植物中均为首次发现.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Ⅰ、Ⅲ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紫背天葵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鉴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按照《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多批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确定以上检查项目的限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药材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聚酰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过14%、15%、2.5%,沸水煮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得少于13%;紫背天葵药材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5%。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适用于评价紫背天葵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龙葵药材的质量标准,并对市售龙葵药材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ELSD法测定龙葵中上述2种生物碱的含量;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中相应测定方法分析考察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结果 10批药材中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含量范围分别为0.005%~0.048%,0.006%~0.053%、水分范围为7.25%~11.2%、总灰分范围为10.1%~15.7%、酸不溶性范围为0.499%~2.08%、浸出物范围为14.1%~23.9%.结论 所建立的龙葵药材中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的薄层鉴别及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为有效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中的甘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进行定性鉴别;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相关方法,分别对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中的水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中多糖和腺苷的质量分数.结果 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斑点清晰,特征明显;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中水分不得超过11.0%、水溶性浸出率不得低于12.3%、醇溶性浸出率不得低于4.5%、总灰分不得超过6.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5%,多糖质量分数不得低于2.23%,腺苷质量分数不得低于0.012 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能全面、有效地控制该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AFLP技术分析香鳞毛蕨种质资源多样性。 方法 对46个香鳞毛蕨个体进行AFLP分析,利用NTSYS-PC 2.10、PopGene32软件分析各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结果香鳞毛蕨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667%;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766 7,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04 6,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2 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31 6;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412 5。结论 香鳞毛蕨遗传多样性较高。群体内的基因多样性(Hs)为0.170 5,群体间的基因多样性(Dst)为0.119 8,且由于生境特殊性,对香鳞毛蕨资源应采取就地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黎药香茅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浸出物检查及柠檬醛含量测定等方法对香茅药材进行研究。结果: 香茅的主要显微鉴别特征为双韧型盾状维管束、含油滴的分泌腔、单细胞非腺毛及小腺毛、直轴式气孔,连珠状增厚的木薄壁细胞。薄层色谱图中,柠檬醛斑点显色清晰,重现性好。3批药材平均含水量为11.9%,平均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分别为7.39%、1.54%,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9.04%,挥发性醚浸出物含量为2.20%,柠檬醛平均含量为1.32%。结论: 本研究可为黎药香茅的生药学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太白槐木饮片中水分、灰分含量,并进行薄层定性鉴别,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方法检测太白樵木饮片水分、灰分含量,运用薄层方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六批太白槐木饮片水分平均值为7.85%,总灰分平均值为8.59%、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为2.74%;薄层鉴别可以检出竹节参皂苷ⅣA。结论实验方法准确可靠,以上检测指标和参数可以为制定太白格木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简单快捷的鼠曲草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方法通过对3个不同产地的鼠曲草药材进行TLC鉴别、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水分以及灰分测定的研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结果确定了鼠曲草TLC鉴别、水分、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方法,制定了其质量控制标准。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定的鼠曲草药材质量控制标准,可为山东省以及其他地区使用和检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空心苋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生药学鉴别研究,并按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方法对空心苋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建立了空心苋的生药学鉴别方法,初步拟定其水分不得超过15%,总灰分低于23%,酸不溶性灰分小于4%,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大于3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为空心苋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药材饮片;建立其砷盐、重金属杂质限量检查法以及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检测法;测定其浸出物含量;以异荭草苷为指标性成分,采用NaNO2-Al(NO3)3-NaO H比色法,在500 nm检测波长、优化显色反应条件,控制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3批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薄层色谱在对照物出现斑点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且各成分分离良好;4批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水分测定结果为4.05%~6.77%,总灰分6.06%~7.25%,酸不溶性灰分0.64%~1.65%,水溶性浸出物16.00%~27.09%,醇溶性浸出物15.42%~27.07%,砷盐杂质限量<1 ppm,重金属杂质限量<10 ppm;建立的比色法在7.73~61.8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50×10-2 C-1.78×10-2(r=0.9996),4批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总黄酮含量20.83~21.50 mg/g.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总黄酮含量测定法可作为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内控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厚朴饮片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在测定四个产地各10批次的厚朴、姜厚朴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其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并进行显微和薄层鉴别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各指标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厚朴、姜厚朴饮片各指标平均值,水分分别为8.31%、8.47%,总灰分分别为3.77%、3.79%,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为1.58%、1.89%,70%乙醇溶液浸出物分别为20.67%、21.55%,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分别为4.34%、3.62%。结论:建议厚朴、姜厚朴饮片的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7%~13%,总灰分不得高于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3.0%,70%乙醇溶液浸出物不得低于18.0%,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之和分别不得低于2.5%、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壮药三角泡的药材质量标准。[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规定,对壮药三角泡进行薄层鉴别及水分、灰分、浸出物的含量测定。[结果]三角泡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可行,含水量均不超过14.0%,总灰分小于10.0%,酸不溶性灰分小于1.3%,稀乙醇浸出物测定不得少于2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壮药三角泡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收集四川产和广西产的叶下珠,分析比较2个不同产地叶下珠药材的质量,以便为叶下珠药材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丙酮溶性浸出物测定法、薄层色谱法及HPLC法,综合分析评价四川和广西两个不同产地叶下珠药材质量间的差异。结果:四川产的叶下珠水分、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分别为11.50%-12.82%、22.05%-22.22%、9.09%-9.58%和1.93%-2.15%;而广西产的叶下珠水分、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分别为10.86%-12.19%、16.41%-17.27%、10.86%-11.03%和2.91%-3.03%,丙酮溶性浸出物含量较四川叶下珠的低,而灰分含量较四川叶下珠的高;薄层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采用HPLC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在0.027-0.17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98.99%,RSD=0.81%。结论:四川产和广西产的叶下珠药材质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