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子邮件分类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目前电子邮件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急需一种分类机制,设计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子邮件分类模型,有效的对电子邮件进行分类,并可对垃圾邮件进行过滤。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电子邮件基于内容的安全问题,它借用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新技术,由计算机对接收到的电子邮件内容进行理解和分类等智能处理,并给出对邮件的合理判断,达到对电子邮件的安全监控和合理拒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通俗的语言对电子邮件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使用电子邮件给予了详尽的说明,以及电子邮件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4.
电子邮件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电子邮件传递机密信息也在迅速增加。因此,对电子邮件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邮件的安全性包括电子邮件的真实性和保密性。真实性是指对发送者的确认,即该邮件的确是某人发出的。保密性是指对电子邮件进行加密,即使信件在传输过程中被他人窃取,窃取者也无法了解信件内容。要发送安全的电子邮件,首先要申请数字证书,数字证书唯一标识用户在Internet上的身份。可以使用数字证书对电子邮件签名,防止别人伪造邮件。另外,数字证书允许他人给你发送加密邮件。世界上有许多颁发数字证书的…  相似文献   

5.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3,(34):44-44
“棱镜门”计划曝光,据悉,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公司的服务器,监控用户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资料。这一事件历经半年,  相似文献   

6.
主要讨论电子邮件认证技术的相关问题,详细介绍了目前互联网中新出现的几种电子邮件认证技术,如发件人策略框架、发件人身份标识、域密钥以及互联网电子邮件标识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分析指出电子邮件认证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日.美国Epsilon International和美国ReturnPath公布了以亚太地区消费者为对象实施的有关电子邮件营销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2%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对定向广告电子邮件做出反应,由此说明至少在亚太地区开展电子邮件营销越来越重要。此次调查以亚太地区的1169名消费者为对象进行。调查了消费者对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电子邮件营销以及对垃圾邮件的看法。在亚太地区。接受电子营销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其中香港67%的调查者表示,会使用电子邮件的优惠券进行在线及线下购物。另外.香港62%的调查者表示“广告电子邮件可以提高品牌忠实度”,46%的调查者表示“收到促销电子邮件后购物的情况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根据《计算机犯罪与安全调查报告》报道,数据信息泄密的主要途径有3种,即电子邮件泄密、移动存储泄密以及打印泄密。那么在一个不能随意连接外网、收发外部电子邮件的内网环境下,对于机密文档内容输出的保护、防止文档内容轻易外泄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移动存储的监控、文档打印的监控,以及对已经普遍使用的文档刻录的监控。使内部文档输出保持在安全、可信、可追查的环境下进行,帮助企业规范管理文档输出,从内部源头上提高企业信息的保护力度,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智能网实现统一消息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消息业务(UMS)主要包括电子邮件转语音,电子邮件转传真,电子邮件转机,语音转电子邮件,传真转电子邮件等功能,讨论了统一消息业务的业务特征和业务实现体系结构。结合智能网的模型提出了基于智能网业务节点(ServiceNode)平台实现统一消息业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增值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王亮 《世界电信》2009,(3):20-22
调查背景 2008年11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市场研究部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增值电信企业在2008年第三季度的市场运作思路、市场人员配备、业务品牌发展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在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环境的变化下,我国增值电信企业任市场运作方面的发展现状。本次调查历时两周,采用随机电子邮件调查的方式,共收到143家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万柳青  张权  唐朝京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2):152-155,158
基于一般电子邮件系统模型,介绍手机邮件的系统模型及其主要协议,并建立手机邮件的传输模型,通过该传输模型搭建手机邮件系统实验平台,以满足收发邮件测试及手机漏洞测试等实验的需要,并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分析该传输模型中的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安全威胁.研究手机邮件系统的安全机制,为测试手机邮件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安全手机邮件系统的设计等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文研究设计了一个智能手机信息安全防范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实时监控、病毒查杀,短信过滤、短信举报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文中提出了一种在P2P架构上的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邮件网络,他可以克服IP网络上的服务器瓶颈问题和H.323协议的繁琐及低效率问题.同时介绍了本网络采用该P2P架构和SIP协议的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本网络如何对多媒体信息流的获取、存储管理以及播放.最后,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总体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上海热线”作为国内最大的ISP ,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网络功能。上期主要讲了“上海热线”的网络结构问题。本期重点讨论DNS ,E mail,WWW方面的网络功能。下期将着重讨论Proxy、FTP和计费系统的网络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速实时的一种邮件蠕虫异常检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泄漏的积分触发测量方法的电子邮件蠕虫异常检测方法,用来检测邮件蠕虫在传播过程中的流量异常。根据邮件流量所表现出的明显的日周期特性和周周期特性,首先计算出当前邮件流量和历史邮件流量的最小Hellinger距离,通过带泄漏的积分触发方法把邮件流量的Hellinger积累起来,从而把邮件蠕虫在传播过程中没有明显流量特征的慢速酝酿阶段的异常特征进行积累,达到在其进入快速传播期之前检测出异常的目的。检测过程只需要检查邮件的流量信息,因而适合大规模高速网络的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叙述Comverse技术公司TRILOGUE系统提供的增值业务技术及功能,主要有话音信箱、改号通知、信息服务、传真邮件、呼叫卡、远程接入及计费等。  相似文献   

17.
网络监听能有效的截获网络上的数据,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必须采用反监听的检测措施以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本文设计了以太网(Ethernet)的监听检测软件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利用几种检测方法验证检测网络性能,并提出了几种有效的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光纤网络应用的目标是支持多媒体信息传输。本介绍的光纤组网方式适应视频、音频等信号信息流量日益增长的需要,满足交通智能管理系统中设备对网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电子邮件相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E-mail在Internet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电子邮件的安全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邮件内容的安全(Message Security)和邮件传输的安全(TransmissionSecurity)。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研究电子邮件安全体系的相关技术,并对它作分析比较,最后结合实验结果,给出了一个可行的安金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and projected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 information networks include electronic mail, teleconferencing "the office of the futu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odeling, "computerized commerc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military command and control, home security, education, and news. This paper briefly examines 30 such applications and the network capabilities they require. It presents a way of estimat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various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of predicting the suitability of a network or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a given set of applications. The paper then considers several issues that relate to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s of networks. Among the issues are privacy, security, compatibility, impact on productivity, the roles of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the confluence or collision of the fields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