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宫一号”已准确入轨.运行在370公里高的低地球轨道上,先后进行了遥控指令、控制开关、图像发音设备、舱内温度湿度、交会对接设备等在轨测试工作,工作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常常会问,耗资巨大的空间站,究竟能给人类带来什么?空间站有什么好处?科学家总是微笑着说:"如果一个农民种下去的是小麦,收上来的是金子,你说好吗?"空间站代表了人类的最高科技和现代文明水平。中国航天人已经站在太空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口。继2011年9月29日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我国将于今年9月中旬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升空后将分别与今年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揭开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序幕,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正在制定宏伟的宇宙开发计划,包括2020年建成自己的宇宙空间站和2025年实现载人宇宙飞船登月。据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飞天第一人"、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介绍说,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同年下半年将发射"神州八号"宇宙飞船,并和"天宫一号"进行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毁。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了6次交会对接,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相似文献   

6.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后,其返回舱运载三名航天员已于6月29日安全回归地面,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7.
《知识就是力量》2012,(8):F0002-F0002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了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其返回舱运载三名航天员于6月29日安全回归地面.  相似文献   

8.
当今掌握航天器太空对接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它是建设空间站,乃至国际航空大国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掌握此项技术的第三个国家——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和14日20时00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先后成功实现首次和第二次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无疑是中国航空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然引起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读图时代     
《知识就是力量》2012,(8):1+81-82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进行了两次牵手联袂飞行,其返回舱运载三名航天员于6月29日安全回归地面,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神舟九号"飞船将于本月至8月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此次将由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我国的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的发射将为最终建立空间站做准备,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将提高推力。2011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经全面总结和综合评估,工程各系统均具备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0月23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搭载的一颗伴随卫星在太空中成功释放,并且对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进行了第一次拍摄。10月24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首张合影图像传回到地面。据了解,伴随卫星回传的首批图像共有300多幅,都是来自于天宫二号上携带的一颗小卫星,它就像是一个无线遥控的"自拍杆",正是在它的帮助之下,才有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第一张太空合影。天宫二号伴随卫星是一颗微纳卫星,它是天宫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1月18日,神州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带回了随天宫二号前期进入太空的实验植物拟南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有何"过人"之处,得以有幸进入太空?2016年9月,中国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向建立中国自己的宇宙空间站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久后的10月17日,神州十一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成功发射升空,并在两天后与天宫二号完美对接,宇航员开始了天宫为期一个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天神拥吻     
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基本技术.完成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这项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太空顺利地实现了首次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27日,长征二号F—T1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一举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拉开了序幕。在今后两年里.它将先后与神舟八号、神州几号和神州十号三艘飞船分别对接,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研制和建设空间站积累经验。面对这一航天动态,人们不禁要问:空间站的建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国际空间站的建造简况。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20,(6):12-13
正航天"少帅"袁家军在研制飞船初期,遭到了一位俄罗斯同行的不以为然。俄罗斯人认为,中国只是想造一个政治飞船"玩一玩"。事实证明,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是认真的。2003年,当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平安返回,中国人以实力证明自己不仅能造出"两弹一星",也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先后成功发射了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逐一攻克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如今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6.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太空拥吻"已载入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也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向更广阔的舞台搭设了一阶新的"天梯"……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好!我是即将飞赴太空的"天宫二号"。人们都说我和大哥"天宫一号"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没错,我们的确是孪生兄弟。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阔别多年的大哥,我就会好一阵激动。我大哥是我们"天宫家族"的骄傲,更是我崇拜的偶像。2011年11月,它与"神舟八号"飞船的成功对接,使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在随后的2年时间里,又有两批航天员驾驶"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前去造访,并开展了多项航天技术试验、对地遥感应  相似文献   

18.
<正>在离开地球9年后,"新地平线号"飞行器预计在2015年7月抵达冥王星,并将飞到更远处。这是冥王星首次得到飞行器探测,因而意义非凡。2015年7月14日,美国东部时间晚9时左右,一个无线电遥测信号预计将完成超过48亿千米的远征,到达美国宇航局"深空网络"的一座巨型碟形天线,随后来到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指挥中心——行星科学家阿伦·斯特恩将在此恭候。一旦信号如期抵达,他就将知道自己25年来孜孜以求的冥王星勘测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在经过历时7年半、行程49亿千米的飞行后,终于抵达谷神星,成为迄今为止第一艘环绕矮行星运行的飞行器。这是太空探测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以下简称"黎明号")在经过历时7年半、行程49亿千米的飞行后,终于抵达谷神星,成为迄今为止第一艘环绕矮行星运行的飞行器,而且是环绕地球-月球系统外两个天体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15日,中秋月圆夜,"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搭载了用于捕捉伽马射线暴的"天极"望远镜、有望实现10~(-16)量级的超离精度的"空间冷原子钟"、观海探气样样精通的宽波段成像光谱仪等十余项高精尖科学装备,并将开展"空间冷原子钟"实验、液桥热毛细对流实验、高等植物空间培养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