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在20世纪末朝鲜族文学的变化中,最为突出的是作家意识的开放性和主题意识的多样性以及意识倾向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意识倾向变化中的民族寻根意识、人性意识、平民意识、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末朝鲜族文学的变化中,最为突出的是作家意识的开放性和主题意识的多样性以及意识倾向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意识倾向变化中的反封建意识、悲剧意识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下半期朝鲜族小说以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人的精神颓废化的揭露为主题,剖析了女性觉醒、人的精神危机,对商品经济大潮中人生之歌作了真实描写.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朝鲜族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以后,在入籍问题上几经波折。新中国成立后,朝鲜移民终于得到了中国国籍法的明确承认,开始享有了公民的权利,而且取得了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以国际民族政策为中心,本文重点针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论的创新与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以国际民族政策为中心,本文重点针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论的创新与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朝鲜族村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朝鲜族村经济发展状况及朝鲜族农村居民收人情况.水稻生产仍是朝鲜族村经济的主产业.2005年,黑龙江省朝鲜族村水稻种植面积达lO.9万公顷,产量达73.8万吨;各业总收入18.2亿元;有5万多朝鲜族劳动力出国劳务或进城经商办企业,劳务收入达11.5亿元.朝鲜族农户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9l万元.40%以上的农户为富裕人家.  相似文献   

8.
曹梦迪 《中国民族博览》2022,(11):149-151+177
本文从“审美意象”这一概念入手,具体分析朝鲜族舞蹈《长白瀑布》是如何体现“审美意象”的。文章通过归纳总结法,本体分析法,分三部分进行论述。试分析在东亚文化的影响下舞蹈《长白瀑布》如何进行审美意象的诠释。从中找寻舞蹈意象诠释的方法,提供新视觉。朝鲜族是朝鲜民族中迁移落根于中国渐而形成的少数民族。朝鲜族舞蹈具有含蓄、内敛、飘逸、自然、刚柔并济的特点;具有呼吸贯穿、连绵不绝的动态特点、飘逸灵动似仙女般的服饰特点、风格浓郁的道具特点、变化多样的节奏特点。而论及朝鲜族舞蹈中蕴含的“审美意象”不得不追根溯源,探求立足于文学艺术其背后的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把握其意象特征。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延寿县朝鲜族村新农村建设的实地调研,概括总结了延寿朝鲜族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阶段性成就,进而分析了这些成就对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提出,黑龙江省各地朝鲜族农村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发展了现代农业,拓展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朝鲜族农民的生活质量.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取得了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延寿县8个朝鲜族村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延寿县朝鲜族村新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全面而重点地回顾了近百年来回回文化领域发展、变化的历程,既有以时间、空间、事件为线索的归纳叙述,又有零星资料的系统汇辑梳理,还有对相关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剖视。文章偏于史实、往事的钩沉,是具有一定学术性、参考性、可读性的备查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族群是偏重于文化特征的概念,民族是偏重于政治的概念。广西历史上就已经形成了12个各自具有共同历史来源、文化上各具特点并内部认同的族群,经过民族识别,这些族群被确定为民族,使他们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但是,这种民族认同是建立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掀起了西南民族研究热,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开展了西南民族调查,中山大学是西南民族研究与调查的先驱之一.20世纪20年代后期,该校生物系师生实地调查了两广瑶族.随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调查云南民族,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有组织有影响的西南民族调查.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中山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师生广泛开展了西南民族调查,成就斐然,中大因而成为西南民族调查的重镇.  相似文献   

14.
叶农 《民族研究》2012,(3):93-100,110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许多澳门葡人移居香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香港葡人群体。他们大体在某些区域内聚族而居,在群体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到了20世纪前期,香港葡人群体中的精英分子,还积极参与了香港的政治生活,为其族群争取权益;尤其是徐萨斯和罢辣架父子的澳门史研究,对香港葡人的族群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朝关系史的角度,对17世纪朝鲜人流入中国东北的主要渠道及其对后金(清)社会农业、手工业、军事、文化等诸方面的影响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一直承认朝鲜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一员的平等和合法地位 ,并以朝鲜族的特殊历史为依据 ,制定了在朝鲜族地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其主要内容为 :保障朝鲜族人民的平等权利 ;承认朝鲜族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解决朝鲜族人民的土地问题 ;积极争取和团结朝鲜族人民 ,共同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建立朝鲜族人民武装 ,共同进行抗日武装斗争 ;大力培养朝鲜族干部 ;发展朝鲜族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字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康区师范教育发展概况作了详尽的梳理。不难发现,康区师范教育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但其间闪光之处可圈可点:既有民众的自觉自为,又有当局的不懈努力;既有地方政府与乡村名流的解囊相助,又有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使康区师范教育从附设的简易师范班发展到边疆师范区,为当地教育、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