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采用中医护理方案优化与实践的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观察其临床实施效果。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的中医护理优化方案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中医护理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症状改善效果。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优化护理的方案在临床运用中对优化中医的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患者均采取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70例患者满意62例,占88.57%;一般满意7例,占10.00%;不满意1例,占1.43%。依从患者66例,占94.29%;部分依从3例,占4.29%;不依从1例,占1.43%。护理后,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气促、腹胀纳呆、水肿主要症状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结论: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中医护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经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主要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持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持续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持续护理措施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方法.方法:结合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病情轻重采取抗感染、吸氧、平喘等综合雾化吸入治疗.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资料的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优质护理,同时参考本地区同时期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成效。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有效治愈率为95.00%,死亡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有效治愈率为76.67%,死亡4例,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医优质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对疾病防治发挥积极作用,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干预后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方法,分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肺功能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对70例患者治疗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结果:好转出院68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结论: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吴慧珍 《光明中医》2022,37(1):154-157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每组52例.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BODE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护理质量总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96.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2.4%),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中医整体护理与西医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护理)。对两组患者随访6月,对比两组随访期间人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两组护理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两组随访期间人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2.
和淑玲  王倩倩 《光明中医》2014,(5):1082-108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于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老年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结果 12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在经相应治疗及护理后,共治愈88例,好转28例,死亡8例,治疗总有效率93.55%,共出现14例并发症。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行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前FEV1、FVC、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对比(P0.05),研究组FEV1、FVC、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护理后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该次护理服务满意度(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机用综合康复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对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和对照组5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临床恢复效果较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实施全面中医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面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经中医护理对其肺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随机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就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选择86例。对照组43例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43例在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记录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FEV1、PEF)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护理前肺功能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FEV1、PEF均较之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肺功能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对比结果P0.05则提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可显著提高其肺功能改善效果,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施以联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选择数字奇偶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组;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以及肺功能变化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98.04%)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76.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施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在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大幅度改善的形势下,显著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性护理+人性化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 05),且治疗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人性化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比常规性护理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运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0%,对照组为65.52%,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焦虑评分对比,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3年-2015年本院接诊的1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心理支持、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心理支持、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成效显著,同时能够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