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自 1 998年以来 ,笔者采用养血疏肝汤为主配合外用双氧水治疗黄褐斑 45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 4例 ,女性 41例 ;平均年龄 32 .5± 1 0岁 ;病程 3个月~ 1 0年 ,平均 3.4年。对照组中男性 2例 ,女性 2 8例 ;平均年龄 30 .5± 1 0岁 ;病程 3个月~ 8年 ,平均 3.2年。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维生素 C 0 .5g,每日 3次 ;外用3%双氧水在面部黄褐斑处涂搽 ,每日 2次。若搽后局部皮肤瘙痒、发红 ,可暂停两日再用。治疗组内服自拟方养血疏肝汤 :当归 1 5g,白芍 1 5g,制首乌1 2 g,熟地 1 0…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病 ,我们自 1 993年以来应用注射疗法治疗本病 ,并与以普通药物疗法治疗者进行临床疗效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1 2 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6例及对照组 68例。治疗组中男性 32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2 3~ 65岁 ;病程 1天~ 2个月。对照组 68例中男性2 7例 ,女性 41例 ;年龄 2 0~ 70岁 ;病程 1天~ 1个月。治疗方法治疗组行注射疗法 ,所用注射液为以下诸药的混合液 :2 %利多卡因 5 ml、病毒唑 0 .2 g、强的松龙5 mg、安痛定 1 ml、维生素 B11 0 0 mg、维生素 B121 0 0 0μg。注射方法 :根据疼…  相似文献   

3.
王小平 《陕西中医》2003,24(3):253-253
临床资料  2 0例全为女性 ;均已婚已育 ;年龄在 2 2~ 45岁之间 ;黄褐斑史 6个月~ 8年 ;1 3例为产后出现的黄褐斑 ,5例黄褐斑伴有月经不调 ,2例黄褐斑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史。  治疗方法 和营补血解郁法 ,基本方用四物阿胶香附汤加味 ,熟地、生地各 1 5g,当归、川芎、白芍、赤芍、阿胶 (烊化 )、香附、砂仁各 1 0 g,水煎服。  治疗结果  1 1例黄褐斑已消失 ,5例黄褐斑已明显消退 ,4例黄褐斑变化不明显。用药 1 5~ 3 6剂。  典型病例 石某 ,女 ,3 6岁。患者 2 5岁时怀孕后两颊出现少量淡黄褐色斑 ,产后有所加深。曾多方治疗 ,黄褐斑…  相似文献   

4.
四物汤治疗黄褐斑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琴 《河北中医》2001,23(6):449-449
1996~ 2 0 0 0年 ,笔者用四物汤加减治疗面部黄褐斑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 ,其中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4 6岁 ,平均 32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0年 ;未婚 2例 ,已婚 4 8例 ;妊娠期发病而分娩后未消失者 37例 ,非妊娠期发病者 13例。全部患者表现面部出现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带状或蝴蝶状褐色斑 ,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附件炎 ,以提早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等。2 治疗方法予四物汤加减 :赤芍药 15g ,当归 2 0g ,川芎 10g ,生地黄、熟地黄、牡丹皮、益母草、泽兰各 12g ,丹参 15~30g…  相似文献   

5.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黄褐斑2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自 1992年以来 ,用活血养血、疏肝解郁之法 ,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黄褐斑 2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4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4例 ,女 2 0例 ;年龄 2 1~ 4 8岁 ,平均 31.5岁 ;病程 1~ 3年 15例 ,3年以上 5例 ,1年以内 4例 ;曾经用西药内服、外用治疗无效的有 13例 ,男性中 1例伴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女性中 5例伴有月经不调 ,6例为未婚 ,9例为分娩 0 .5~ 1年发病。1 2 诊断依据 以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会色素病学组制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中的诊断标准为依据 ,面部淡褐…  相似文献   

6.
玉容消斑散治疗黄褐斑4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褐斑 ,中医又称蝴蝶斑 ,为颜面部局限性褐色色素障碍性疾病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虽本病无自觉症状 ,但为颜面部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 ,在皮肤科与美容专科并不少见。 1 995~ 1 997年笔者用玉容消斑散治疗黄褐斑 4 7例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 7例中男 9例 ,女 38例 ;年龄 1 9岁 1例 ,2 0~ 30岁1 4例 ,31~ 4 0岁 2 4例 ,4 1岁以上 8例 ,平均年龄 36.3岁 ;病程 0 .5~ 9年不等 ,以 1~ 3年者居多 ;发病原因 :妊娠和产后黄褐斑 31例 ,光化学影响因素所致 5例 ,其他疾病诱发 1 1例。抽检 9例进行微循环观察 ,其中妊娠和产后黄褐斑 5例 ,光…  相似文献   

7.
逍遥祛斑丸为主治疗黄褐斑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一种发于面部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 ,多见于女性 ,因有碍美观而造成身心痛苦 ,现代医学尚缺乏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笔者以消遥祛斑丸内服 ,外敷中药面膜治疗该病 80例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并与用西药治疗的 5 0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 130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 ,年龄在 15~ 2 0岁者 2 0例 ,2 1~ 45岁患者 110例 ;病程 1年以内者 5 0例 ,2~ 5年者40例 ,5年以上者 40例。两组均以 3个月为 1疗程 ,2个疗程为治疗期限 ,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与疗法。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1)口服消遥祛斑丸 :…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黄褐斑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 ,我科采用中药治疗黄褐斑 5 0例 ,疗效较为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最大 45岁 ,最小 2 5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2 0年。其中长期服用避孕药者 5例 ,产后月经不调者 2 5例 ,行经时腹部胀痛、经血色暗或有血块者 2 5例 ,无明显诱因出现色素沉着且逐渐加重者 15例 ;其中舌苔薄而黄腻者 2 5例 ,舌苔薄白者 8例 ,舌暗红者 17例 ;脉沉细者 2 3例 ,脉涩者 8例 ,脉弦者 19例 ;长期服用维生素E胶丸和维生素 C片剂者 2 5例 ,使用过“面膜”或“祛…  相似文献   

9.
牵偏汤配合西药治疗面神经炎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空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可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为临床特征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以 2 0~ 50岁者为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笔者自2 0 0 0年 3月至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 6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68例中 ,男性 49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1 8~ 55岁 ,平均 36.5岁 ;病程 1天~ 3个月 ;发病部位在左侧者 35例 ,在右侧者 33例。治疗方法均用自拟牵偏汤治疗 ,处方为 :黄芪 1 5g,当归1 5g,全蝎 1 0 g,白僵蚕 1 0 g,白附子 1 0 g,地龙 1 0 g,蜈蚣 2条 ,荆芥 1 0 g,防风 …  相似文献   

10.
水蛭化斑汤治疗黄褐斑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瑛 《河北中医》2003,25(8):579-579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1 999~ 2 0 0 1年 ,笔者自拟水蛭化斑汤治疗黄褐斑2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1~43岁 ;未婚 3例 ,已婚 1 7例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6年 ;面部色斑浅淡 ,呈点状或小片状 7例 ,色斑大片融合呈黑褐色 1 3例 ;1 8例患者舌质黯 ,有瘀点或瘀斑 ;2 0例均有不同程度月经不调 ,无肝、肾等慢性疾病。本组 2 0例黄褐斑患者均参照《实用皮肤科学》[1] 中诊断标准确诊。1 2 治疗方法 自拟水蛭化斑汤随症加减治疗。基本方 :水蛭 5g,益母草 2 0g ,桃仁 1 0g …  相似文献   

11.
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6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致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 ,其病因较为复杂 ,多认为与头颅血管病变、内分泌病变、遗传因素、月经期、精神紧张过劳、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患者多于青春期发病 ,尤以女性为多。本人自1 979年至今用针刺治疗血管性偏头痛 60 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 1 2 1例 ,女性 4 79例 ;1 2~ 3 0岁者 1 53例 ,3 1~ 50岁者 2 4 7例 ,51~ 70岁者 1 3 2例 ,70岁以上者 68例 ;病程 2周~ 6个月者 1 78例 ,6月~ 3年者 85例 ,3~ 1 5年者 2 80例 ,1 5~ 4 0年者 57例。痛位偏左者 1 68例 …  相似文献   

12.
自 1 993年以来 ,笔者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尼可刹米及维生素 B6治疗顽固性呃逆 1 5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5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0~ 70岁 ;原发病为脑出血者 2例 ,腹膜炎者 3例 ,胆囊炎者1例 ,心包炎者 2例 ,神经精神性疾病者 7例 ;呃逆持续时间 6~ 1 2小时者 6例 ,1 2~ 2 4小时者 5例 ,2 4~ 48小时者 3例 ,>48小时者 1例 ;全部患者均经应用解痉镇静等治疗无效。治疗方法采用 7号针头 ,5 ml注射器抽取尼可刹米 0 .375 g及维生素 B61 0 0 mg,于一侧足三里穴部位行皮肤常规消毒后直刺入穴位 1 .5~ 2 …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俗称面瘫。笔者自 1 997年 1 0月~ 1 999年 1 0月 ,采用维生素 B1 2 、维生素 B1 、地塞米松及当归注射液行患侧茎乳孔封闭治疗本病 80例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0例中初次发病者 57例 ,第 2次发病者 1 6例 ,反复多次发病者 7例 ;其中男性 4 9例 ,女性 31例 ;年龄 1 1~ 60岁 ,平均 32岁 ;病程 4~ 2 4天。治疗方法取患侧耳垂与乳突交界凹陷处 ,即茎乳孔注射点进针1 5~ 2 0 mm,回抽无血 ,注入维生素 B1 50 mg,维生素 B1 22 50 μ…  相似文献   

14.
王志  柯智群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24-1024
1999-10~ 2 0 0 1-0 3,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患者 45例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45例黄褐斑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2 4~ 46岁 ,平均 31岁 ,病程3个月~ 2 0 a,皮损以面颊部为主 ,呈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状。主诉发病相关因素有 :妊娠、分娩 2 6例 ,日光照射加重 7例 ,服避孕药物 3例 ,使用化妆品 4例 ,上环后 3例 ,其他因素 2例。45例患者均有月经不调史。2 治疗方法45例患者均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随证加减内服 ,1剂 /d,水煎服。面部用离子喷雾机喷雾 ,洁面后行穴位按摩 ,将等量石膏粉及祛斑倒膜粉 (成分为白附子、白及、白果…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春季结膜炎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病症 ,多在春季发病 ,可连续多年发作。其发病时的奇痒和灼热感 ,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2 0 0 0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治疗 9例本病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9例患者皆为双眼发病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年龄 7岁~ 1 6岁 ,平均 1 2 .4岁 ;首次发病者 3例 ,反复发作 2年以上者 6例 ;睑结膜型 2例 ,球结膜型 1例 ,混合型 6例。治疗方法9例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 ,用刺山乌 5~ 1 0 g、川芎 5~ 1 0 g、荆芥穗 5~ 1 0 g、羌活 1 0~ 1 5 g、防风1 0~ 1 5 g、细辛 1~ 3g、白芍 5~ 1 0 g、菊花 …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肝 1 0 0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2 0 0例 ,均为病毒性乙型肝炎 ,慢性中度患者 ,均辨证为肝胆湿热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1 0 0例。治疗组 1 0 0例中男性 95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2~ 34岁 ,平均 2 7.7岁 ;对照组 1 0 0例男性 96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0~ 32岁 ,平均 2 6.8岁 ;病程均 <2年。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 ,每天用肌酐 0 .6,甘利欣 2 0~ 30 ml,1 0 %门冬氨酸钾镁 2 0 ml,维生素 C2 .0 ,西咪替丁 0 .6~ 0 .8,维生素 K12 0 mg,氨苄青霉素 5.0 ,丹参注射液 2 0 …  相似文献   

17.
自 1997~ 2 0 0 0年 ,作者采用局部封闭、手法松解、中药内服及功能锻炼等方法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12 8例 ,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8例中 ,男 5 0例 ,女 78例 ;年龄 40~ 6 0岁 ;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1年 ;左肩发病 5 2例 ,右肩 5 8例 ,双肩 18例。2 治疗方法2 .1 局部封闭 患者坐位 ,显露患肩。先以指压法寻找肩周压痛点 2~ 3个和肩胛上神经阻滞点 ,作好标记。取 1%利多卡因6 ml、确炎舒松 2 0 mg、维生素 B1 2 0 .5 mg、维生素 B1 5 0 mg、维生素 B1 2 5 0 mg、6 5 4- 2 10 m g,用 2 0 ml注射…  相似文献   

18.
自拟方治疗黄褐斑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褐斑是发生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常见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病因不甚清楚 ,目前治疗方法较多 ,但无特效疗法。笔者根据该病中医病因、病机 ,筛选中医药自拟方剂治疗黄褐斑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均为女性门诊患者 ,共 62例 ,年龄最大 5 0岁 ,最小 2 5岁 ,其中 3 0~ 40岁间较多。病程 6个月~ 8年 ,其中 2~ 3年居多。病变范围 :单纯面颊部发病者 48例 ,面颊部和额部同时发病者 14例。病因 :与妊娠有关者 6例 ,与情绪不佳有关者 7例 ,余病因不明 ,全部患者均日晒后加重。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8例 ,…  相似文献   

19.
黄褐斑俗称肝斑 ,属中医“面尘”、“黧黑斑”范畴 ,皮损为面颊部对称性黄褐色色素沉着 ,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皮肤病。笔者以清补肝肾立法 ,自拟清肝滋肾汤 ,治疗黄褐斑 3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 34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5岁~ 43岁。其中兼月经不调、痛经者 1 0例 ,服避孕药者 2例 ,妊娠期发病者 3例 ,有上述二种以上原因者 2例。治疗方法予清肝滋肾汤加减治疗 ,基本方 :桑叶 1 0 g、黄芩 1 0 g、菊花 1 0 g、沙参 1 0 g、麦冬 1 5g、旱莲草 1 0 g、女贞子 1 5g、当归 1 0 g、熟地 1 5g;便秘、舌质红者加龙胆草 6g、栀…  相似文献   

20.
黄褐斑为临床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采用多年研制贝及霜 ,治疗黄褐斑 3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中皆为女性 ;年龄 1 7~ 4 5岁 ;病程 6个月~ 5年 ,均有面部皮肤黄褐色斑点及斑块 ,大小不等 ,舌质红 ,苔腻 ,脉弦。2 治疗方法2 .1 处方及制法 浙贝母、白及、当归、基质凡士林各1 0 0g ,十八醇、硬脂酸各 2 5 g ,十二烷基硫酸钠 6 g,泥泊金乙酯 2 g ,甘油 2 5ml,氮酮 5ml,蒸馏水 4 0 0ml。制法 :将上三药加水 1 5 0 0ml,水煎 1h过滤 ,滤液浓缩呈 4 0 0ml,加酒精 5 0 0ml,醇沉后将酒精回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