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与影像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型支气管肺癌的肺内孤立性结节36例,直径<3cm,所有患者先进行DR胸片后再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以下征象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价值:棘状突起和毛刺征、边缘分叶征、空泡征及肺结节合并肺门淋巴肿大。结论:通过对肺内孤立性结节恶性病例常规DR胸片与多层螺旋CT影像进行分析研究,两种影像学方法优势互补,尤其是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对周围型支气管肺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支气管肺癌早期的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型支气管肺癌早期的影像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型支气管肺癌≤3cm肺内孤立性结节32例,全部病例先摄X线胸片再做CT扫描,对〈2cm结节再做薄层扫描。结果:下列征象对恶性病变诊断有帮助:结节边缘分叶、棘状突起和毛刺征,空泡征,肺结节并肺门淋巴肿大。结论:通过对肺内孤立性结节恶性病例常规X线胸片与CT进行分析探讨,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以提高对本病例的认识、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炎性假瘤、周围型肺癌CT征象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5例肺部疾病患者,其中肺炎性假瘤41例,周围型肺癌3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对患者所得CT图像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影像学征象主要有:病灶位置(右肺、左肺)、病灶大小、CT征象(空泡征、支气管征、空洞、钙化、分叶征、毛刺征、平直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情况等。结果肺炎性假瘤、周围型肺癌在病灶分叶征、毛刺征、平直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上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肺炎性假瘤患者平直征为80.48%,多于周围型肺癌患者;周围肺癌患者分叶征91.17%,毛刺征82.35%,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均为79.41%,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患者。结论分叶征、毛刺征、平直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为肺炎性假瘤、周围型肺癌鉴别重要征象,CT检查对两者诊断鉴别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低剂量薄层螺旋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0~2006年期间128例常规螺旋CT扫描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同时对病灶行高分辨率CT扫描和低剂量薄层螺旋CT扫描,其中38例临床或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对其基本征象,其中包括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中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低剂量螺旋CT与高分辨率CT扫描在显示周围型肺癌不均匀密度征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征象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扫描能准确显示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  相似文献   

5.
20例周围型肺癌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要点,进一步提高影像学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提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全部病例均做了胸片及CT检查。结果周围型肺癌主要征象:(1)分叶征;(2)毛刺征;(3)胸膜凹陷征。次要影像学表现为: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空洞征、棘突征、空气支气管征及空泡征等。结论周围型肺癌有典型影像学表现,但肺部病变表现较复杂,故要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癌的SCT征象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周围型肺癌的主要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26例周围型肺癌的主要CT征象是: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结论 综合分析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有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HRCT有利于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检出.  相似文献   

7.
吴泺涌  袁明智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807-1809
目的:对照分析同部位肺炎性假瘤和肺癌CT影像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相同部位的68例肺炎性假瘤和68例肺癌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结果:中央型和周围型肺炎性假瘤与肺癌分别为10对和58对病例。中央型肺癌均有“癌头尾”征,中央型肺炎性假瘤段以上支气管通畅,无阻塞性肺炎征象。周围型肺癌呈“膨胀形态”征,周围型肺炎性假瘤呈“收缩形态”征,统计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根据肺炎性假瘤和肺癌各自有的CT形态和征象,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 20例周围型肺癌中,17例有分叶,14例边缘有毛刺,9例有胸膜凹陷征,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血管集束征4例,空洞2例,空泡征1例,空气支气管征1例,钙化1例,临近胸膜增厚1例,胸水形成3例。结论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主要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洞、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边缘钙化、临近胸膜增厚及纵隔淋巴结增大,综合分析各种征象,可以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我院2000年8月至2003年6月经过CT、病检、随访证实51例原发性肺癌的CT诊断.资料表明:51例肺癌中男性33例、女性18例,性别比183.3:100,年龄最大87岁,最小32岁,50岁以上38例占74.6 %;中央型肺癌27例占52.9 %,周围型肺癌24例占47.1 %;周围型肺癌中细支气管肺泡癌6例占25 %,肺上沟癌3例占12.5 %.CT表现:中央型肠癌直接征象为肺门肿块占100 %,支气管改变占55.6 %.间接征象主要为支气管阻塞征,即"三阻征"占63 %.周围型肺癌CT征象有分叶征占66.7 %,棘状突起占41.7 %,毛刺征占25 %,空泡征29.2 %.坏死、空洞、胸膜凹陷,毗邻血管气管变化,均具有特征性.提示:周围型肺癌中细支气管肺泡癌不具有特征性易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CT的图像特征,以提高周围型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10年12月周围型肺癌82例作为研究对象,常规肺CT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病灶或可疑层面加做薄层2~5 mm CT扫描;15例增强检查.结果 左肺45例,右肺37例.肺内肿块呈圆型、类圆形肿块或不规则形结节,大小为043 cm×045 cm×054 cm~1153 cm×1332 cm×155 cm,CT值26~79 HU,平均546 HU.肿块直径大于3 cm者58例,直径小于3 cm者24例,CT征象分叶征65例;毛刺征42例、空泡征4例、细支气管充气征2例、磨玻璃征2例、钙化10例、血管聚集征8例.结论 通过周围型肺癌的CT基本征象可以反映周围型肺癌改变,是周围型肺癌CT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X线平片、CT扫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显示病灶边缘为分叶征31例,细短毛刺征23例,病灶内部为空泡征7例,空气支气管征8例,病灶周围为胸膜凹陷征19例,血管集束征13例。CT检查显示病灶边缘为分叶征37例,细短毛刺征33例,病灶内部为空泡征17例,空气支气管征21例,病灶周围为胸膜凹陷征25例,血管集束征24例。X线平片的诊断准确率为(35/45)78%,CT的诊断准确率为(42/45)93%。结论:分叶征、细短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是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X线平片与CT扫描是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两种重要手段,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能够有效提高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其CT影像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搜集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CT征象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中空泡征7例,细支气管充气征3例,分叶征38例,毛刺征32例,血管集束征11例,胸膜凹陷征26例.结论 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 X线胸片与 CT对 2 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2例病灶直径在 2 cm以下的周围型小肺癌的 X线胸片和 CT影像资料。结果 :X线胸片检出病灶 2 1例 ,其肿块征象表现为分叶征 5例 ,毛刺征 5例 ,空泡征 5例 ,胸膜凹陷征 4例 ,空洞 2例。有系列 X线胸片者 ,病灶可见逐渐增大或从无到有。CT片显示病灶边缘清楚较整齐者 1 3例 ,分叶征 1 2例 ,毛刺征 1 2例 ,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 6例 ,血管集束征 1 1例 ,胸膜凹陷征 6例 ,空洞 2例。CT与 X线胸片检出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X线胸片在周围型小肺癌的检查诊断中主要为筛选作用 ,CT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较好方法 ,且可提供病变的详细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在螺旋CT高分辨(HRCT)扫描中的CT图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2年6月继螺旋CT诊断,临床病理或随访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征象有:分叶征45例,边缘细短毛刺征40例,空泡征和(或)空气支气管征29例;次要CT征象有:血管支气管集束征23例,胸膜凹陷征22例,胸膜尾征11例,蜂窝征3例,磨玻璃征2例。结论:螺旋CT高分辨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周围型小肺癌的形态、边缘、密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的CT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及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并与5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CT征象对照。结果肺炎性假瘤多呈圆形,位于肺外围或胸膜下,主要表现有散在结节征(31.58%)、桃尖征(31.58%)和平直征(21.05%),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5.26%);周围型肺癌多呈结节状,主要表现分叶征(55.77%)、毛刺征(40.38%)、血管集束征(50%)和胸膜凹陷征(48.08%),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5385%)。结论多种CT征象综合有助于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和提高肺炎性假瘤术前CT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X线和CT在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放射科诊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75例胸部X线和CT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各种征象检出情况及检查准确率。结果:与胸部X线检查法相比,CT检测法在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厚壁空洞、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以及空泡征与支气管气象征等征象的检出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方法对胸水和分叶征两种征象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胸部X 线和CT 扫描检查可有效提高影像学阳性征象检出率,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且CT扫描检查价值优于胸片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7.
龙军强 《中原医刊》2009,(19):93-94
目的探讨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CT征象特点。结果CT均显示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29例为实质型、3例为含气型。病变均位于肺外周。有深或浅分叶征24例,毛刺征21例,胸膜凹陷征16例,血管集中征11倒,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4例,病灶内沙粒样钙化2例。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薄层CT(HRCT)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肿块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及胸膜之间的关系,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可提高本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方法:对已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8例周围型小肺癌中出现分叶征24例,其中深分叶17例,细短毛刺征18例,棘状突起4例,邻近胸膜牵拉17例,血管集束征11例,空泡征6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细点状钙化1例;22例行增强CT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SCT薄层扫描和HRCT有助于显示病灶的细微结构,增强扫描有助于定性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征象有深分叶、短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柬征、空泡征和明显的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表现的认识,探讨CT 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整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性结节3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周围型肺癌21例,结核球4例,转移瘤4例,球形肺炎2例,错构瘤1例。CT 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毛刺征、分叶、支气管充气征及空泡、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以及钙化和空洞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准确率,是目前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桂东川  谢百超 《农垦医学》2006,28(4):256-260
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一直是肺部影像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该病周围征象: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支气管集束征、胸膜侧阴影和棘状突起,肿瘤内部征象: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洞、钙化收集。笔者综合这些影像学征象,对66例周围型肺癌进行分析诊断,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