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是大连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没有具体的"新闻口"分工,报社的同事都说我是"报社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咱又是经过1O年军队特殊训练的转业军人,平时吃点儿苦,受点儿累自然不在话下,心里还时刻准备去一线"战斗".为了这个目标,我时刻准备着.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部门一直是报社的重要采访部门,一张报纸的重要新闻也多出自时政新闻部,因此,多数报社对时政新闻记者的要求都比较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能写出好的时政新闻,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时政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点",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读后能有些许收获。耐心多一点时政新闻记者写的最多的就是会议新闻,会议新闻大同小异,多数都是有材料提供、有重要领导参加。跑时政新闻时间长了,记者也都找到了自己工作的"窍  相似文献   

3.
大连晚报总编辑赵振江有个习惯,每天下午都要仔细阅读晚报内刊《今日简报》。通过这张晚报自己办的内部"小报",他要看看今天的《大连晚报》,在新闻质量上还有什么问题;新闻出版还有什么差错没有;与同城媒体相比,晚报当日的新闻优势在哪?还有什么差距。他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这个‘简报’主编在报社的影响力比我大啊!编辑记者都重视。"  相似文献   

4.
彭华新 《编辑之友》2015,(12):35-40
当代新闻有个奇特的现象,即民间公关开始介入编辑流程,并与权力发生关系.公关介入之后的新闻权力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专权",90年代新闻向公关的适度"让权",2002年之后,随着民生新闻的渐趋繁荣,故事化编辑理念出现,媒介与公关的"分权"成为现实.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证明了媒介接近权逐渐"去阶层化",到第三个阶段,新闻传播效果提升了,但产生一些负面干扰,如"媒介合谋"和"权力寻租",在分享权力的同时,导致"社会公器"的"私用".  相似文献   

5.
欧福泰 《新闻前哨》2012,(11):59-60
一次,我派一名年轻记者去采访农民土地入股分红的情况。原想这篇新闻应该写得较为出彩,因为农民土地入股是个新事物,这样农民一边腾出身来去企业上班领工资,一边还可坐收土地所带来的"租金",增收之乐有谈的。过了几天后,这名记者将写好的稿子交上时,我一看,干巴巴的没什么"肉",也没有新闻细节,有的只是  相似文献   

6.
邵天红 《军事记者》2012,(10):69-69
初学新闻时,战友们都说,新闻工作是件苦差事。估计我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我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干出样子来。我在新闻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几次面临转业,几次面对地方报社抛来的橄榄枝,我都选择了留队。这是因为我舍不得离开军事新闻岗位,舍不得脱下身上这套空军蓝。  相似文献   

7.
周文华 《青年记者》2007,(22):144-145
近5年来,山东威海日报社的同志,每年都有新闻论文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战线》杂志上发表,又都是我先后编辑处理的,使我从中了解到该报社的一些情况,也学到了许多新东西,留下  相似文献   

8.
叶雷 《新闻记者》2007,(10):83-85
转眼,我从事新闻工作已近40年了。回想往事,打过交道的编辑们可谓最令人难忘。1968年,我由南京九中按初中"毕业",到苏南高淳县永宁公社插队,那时只有16岁,初中其实读了还不到一年。1969年,我迁往父母全家下放的苏北洪泽县岔河公社落户,不久当起大队的通讯报道员。开头并非乐意,因小学时总感写作文头疼,多是命题作文。如《我的一家》,写作套路就是"家里有几口人,爸妈在哪工作"等,记忆最深是老师看后,要我改"我家是个比较幸福的家庭"。其实我那时并没感到"较幸福",因困苦生活时常会带来阴影。1965年考中学,作文题也是"我的母校",写些环境、教学等,也没留下印象。因此写通讯报道,开头感到很吃力。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根据报社的安排,主要跑社区新闻。2年多时间的实践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社区记者,就要真正沉到基层去,不但要身入,还要心入,要加强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为居民排忧解难.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新闻素材永不枯竭,工作得心应手,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报纸作为平面媒体,版面是媒体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产品",是报社"采、编、出"工作流程最后成果的体现,是呈现给受众的所有新闻素材的最终"集合体"。而夜班编辑,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要"三贴近",新闻 工作者采访时就首先要做到"三深 入"。我在报社工作二十年,获奖 的作品自然不少,其中90%以上是 正面报道。每篇获奖作品后面,都 有一个"三深入"的故事。 一、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 料,方能发现鲜活的独家新闻 我自从到报社工作以来,便养 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就是不满足于 跑机关,跑部门,看简报;到一个  相似文献   

12.
从一名基层通讯员到企业新闻干事、特约记者、宣传科长,再到企业报社社长,我在企业新战线上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件。回顾我走过的新闻采写历程,总结在新闻采写上的心得,我的体会是做到"九多"。1、多学: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尤其人们把记者称为"杂家",意思是什么都要学习和了解。要在学习好新闻专  相似文献   

13.
张礼伦 《新闻三昧》2008,(1):106-107
从一名基层通讯员到企业新闻干事、特约记者、宣传科长,再到企业报社社长,我在企业新战线上走过了近二十个舂秋,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件。回顾我走过的新闻采写历程,总结在新闻采写上的心得,我的体会是做到“九多”。  相似文献   

14.
"用故事讲述新闻",就是指运用故事化的新闻语言进行新闻报道的方法。对于石油企业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来讲,不断提高新闻故事采编水平,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近年来,吐哈石油报社在新闻采编中,深入落实和实践"告诉一个完整的故事,形成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15.
从各省、市报社、电台实习归来的人大新闻系毕业班学生,已经写出了不少篇实习论文,目前正在向全班作报告。去年十月,人大新闻系毕业班学生组成许多实习组,分别到全国各省、市报社和广播电台去实习。他们在实习当中,一面参加新闻工作的实践,一面研究所在新闻单位的好的工作经验。在所在新闻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各实习组都搜集到  相似文献   

16.
60后,副高职称,20年新闻龄,N次荣获省级好新闻奖,曾被评委石家庄市"十佳记者",积累了很多新闻专业经验。这就是我,一个资深的新闻人,一个不知疲倦、永不满足的新闻探路者。蓦然回首,一年将逝,晚报选我为"年度记者",说明我没有辱没首席之称谓,干得还行。此刻,除了感谢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一名老记,想得最多的还是年轻时就特别推崇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  相似文献   

17.
刘飞锋 《今传媒》2006,(9X):50-51
2004年7月,我与10多名同事被报社派驻桂林记站,当时大家都一脸的兴奋和得意:心想,终于解放了!驻站山高皇帝远,报社管不着,地方管不了,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而且新到一个地方,有做不完的新闻资源,可以大显一番身手。  相似文献   

18.
金秋 《军事记者》2010,(2):40-41
去年11月20日至25日,我参加前进报社组织的记者巡逻活动,去某边防团采访。那里的白雪和战斗在风雪世界中的哨兵。擦亮了我的新闻眼。  相似文献   

19.
从事了近十年的新闻工作,深深的认识到,新闻就是要客观全面的反映新闻事件。用"事实"说话可以说是从事新闻工作的准则,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我每天都在用摄像机记录着新闻事件,也正是通过这种手段,使我直接地进入了新闻事实内部,直接地参与到了被摄事实的进行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20.
刘轶  濮端华 《军事记者》2006,(11):24-26
1986年7月,69名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学员经过为期两年的正规专业培训,破蛹化蝶,奔赴海陆空三军部队。截至2006年7月,这个系共培养学员2462名,其中生长干部学员1766名,干部学员614名,硕士研究生82名;另有任职教育培训学员近1000名。他们成为军队新闻战线和地方宣传战线的骨干力量。素质篇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毕业学员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坚定,党性观念强。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党性意识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是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专业毕业学员身上所体现出的最大特点。这些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社会大潮如何激荡,他们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动摇,坚守党性原则不动摇,出色地完成了部队赋予的各项宣传报道任务。二是业务精湛,专业素质高。“扎扎实实打基础、勤勤恳恳练笔头”,是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人才培养的一贯传统。学员们在校期间一方面认真学习专业理论,一方面大量参与新闻实践,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毕业后,经过军队新闻工作岗位的锤炼,他们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据统计,在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毕业学员中,先后有1人获得“范长江新闻奖”,有4人获得“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有22人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有239人获得军区军兵种报纸以及其他各类省级新闻奖项。三是工作努力,宣传当尖兵。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毕业学员目前在解放军报社工作的有34人;在新华社军分社、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部工作的有26人;在军区军兵种报社工作的有84人,其中8人担任报社社长、副社长,17人担任主编、副主编,59人担任编辑、记者;此外还有3人担任军区宣传部副部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毕业学员参加了我军历次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