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软科学》2019,(10):13-19
基于风险投资供给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双边匹配视角,利用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数据分析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金额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投资金额与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之间具有最优匹配关系;风险投资参与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最优匹配关系;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数量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线性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22,(1):77-83
基于2009~2019年创业板中763家上市公司样本,将分组样本和总样本相结合,采用面板数据,建立普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调节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政府创新补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风险投资与政府创新补贴相互促进;市场竞争越大,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力度越大;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力度在市场竞争程度不同的行业中没有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中使用负二项回归层次模型,以2011—2015年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21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联合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CEO权力对联合风险投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单独风险投资机构,联合风险投资更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且风险投资机构数越多,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CEO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CEO权力在联合风险投资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当CEO权力过大时,联合风险投资的监督作用会受到抑制,不利于企业的技术S创新。因此公司在积极引入联合风险投资的同时,需要合理有效地设计CEO的薪酬体系及股权结构,更大程度地发挥CEO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力求风险投资机构和CEO目标统一,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利用CDM模型,将风险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研发投入、技术产出和绩效提升三个过程,分别考察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三个阶段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深入研究风险投资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对2012-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实证分析表明,风险投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风险企业提高研发强度和提高商业运营能力实现的。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发明专利数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而对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无显著影响,这表明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CDM模型,将风险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研发投入、技术产出和绩效提升三个过程,分别考察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三个阶段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深入研究风险投资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对2012—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实证分析表明.风险投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风险企业提高研发强度和提高商业运营能力实现的。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发明专利数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而对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无显著影响,这表明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与风险投资--制度框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日本及欧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系统中金融支持与风险投资制度框架产生的背景、制度模式进行了讨论与评述,分析和比较了这三个发达经济体的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模式的特点,针对中国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在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织间学习的视角,以国内新兴的"PE+上市公司"公司创业投资(CVC)模式为研究对象,考察了CVC项目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风险投资声誉、行业不确定性和投资企业参与程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检验了在不同的CVC项目目标下CVC项目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以独特的有风险投资参与的CVC项目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发现:CVC项目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结合声誉理论,风险投资声誉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行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会提高投资企业利用CVC活动进行组织间学习的积极效用.投资企业在CVC项目中的参与程度越深入,越有利于促进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此外,在不同CVC项目目标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新的融资手段,已逐步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的扶持作用。由于各地区的发展不同,其在技术创新中的表现也不同。论文基于Malmquist指数测算的方法,利用专利生产函数的思想,以R&D投入和风险投资作为创新投入,来对比测算各地区R&D投入与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效率,结论是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效率大于R&D投入。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7—2010年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240家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风险投资的特殊作用。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数量、风险投资的早期进入都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2)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员数量等传统研发资本也显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3)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区、被投资企业是否进行国际化运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作用都不显著。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企业层面分析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结论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制定以及对风险投资发展引导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利用全国创业风险投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张岭 《科研管理》2020,41(8):95-104
科技企业面临较高的技术创新风险,良好的融资体系可以通过容忍并承担技术试错和商业探索的风险较好地支持技术创新。本文比较了股票市场股权融资与银行信贷债权融资对技术创新风险容忍度的差异,基于52个国家或地区跨国样本,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权和债权融资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融资具有更高的风险容忍度更能提升企业家风险偏好,因而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有利于支持技术创新;发达国家成熟股票市场比发展中国家新兴股票市场更能促进技术创新;股权融资无论经济上行期还是下行期都能更好的支持技术创新。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从提高融资体系风险容忍度、降低股权融资约束、健全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科技融资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鲍新中  霍欢欢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23-1434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产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影响了该业务的大范围开展。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自身、第三方机构四个角度识别了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建立起风险影响因素的形成机理因果关系网络,然后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动力学系统模型分析,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系统流图进行动态的仿真模拟,获得不同影响因素影响下系统未来行为的描述,以此寻求有针对性地改善和防范融资风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张超  张晓琴 《科研管理》2006,41(1):142-151
本文以实施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视角,运用PSM-DID模型方法,对2008-2010年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参与质押融资并经营9年以上的223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权质押融资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净效应,这种净效应在时间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深入分析发现,质押专利类型、质押专利数量及其专利剩余保护年限发挥了质押融资对企业绩效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对成熟企业净效应大于初创企业,对新兴产业企业净效应优于传统产业企业,对中大型企业净效应高于小型企业。上述结论为我们理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分权财政下提供优质公共品是地方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地方公共品供给竞争中存在地方投资范围不清、结构不合理、投资规模非理性膨胀、地方投融资压力重、制度内外融资并行、债务风险突现等问题。财政分权与地方投融资体制不完善是问题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5.
邵国珍 《科技广场》2011,(8):149-152
当前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金融体制不够完善,企业难以找到信贷担保,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众多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倒闭破产。这些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分析了融资难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徐鲲 《科技与管理》2012,14(1):82-86
为探寻破解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途径,针对集合债融资模式,运用协同理论对高科技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模式的内部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发行的两支高科技中小企业集合债券"07中关村债"和"10中关村债"的财务数据,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挖掘集合债发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表明,可以从完善融资集群组建过程中的甄别机制、构建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降低集合债融资成本等多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推进高科技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融资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更加注重风险控制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显得更加困难。虽然一些创新性的融资方式例如知识产权质押等被逐步应用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实践之中,但是这些创新性的融资方式仍然未能较好地解决融资难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较多风险,成长性难以预料,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较难做出贷款决策,因此,设计一套能正确评价企业融资能力的模型非常必要。运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代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23项指标,建立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求得各层指标权重系数后,最终构建了评价融资能力的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总结深圳借助互联网金融缓解科技初创企业融资困境的五种模式,旨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20.
教育经费短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国家财政拨款不能显著增加的情况下,高校要靠自身的条件与努力去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实现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化筹措。本文对我国目前教育经费筹措的现状做了阐述,提出了高等教育经费多元化筹措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