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用60Co-γ射线辐射合成了丙烯酰胺均聚物水凝胶和四种丙烯酰胺/丙烯酸钠配比不同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共聚物水凝胶。用分形理论探讨了水凝胶聚合物微观网络分布的不均匀性,得到了微观网络结构的分形维数,结合分形维数和聚合物链段间的相互作用,阐明了聚合物微观网络结构随其组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可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与客体分子的包结行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可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与客体分子按同一包结比进行。而β-环糊精体系在浓度较低时,包结比为1:1,浓度较高时,包结比为1:2。  相似文献   

3.
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研制N-异丙基丙烯酰胺均聚凝胶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凝胶,研究25℃时聚N-聚丙基丙烯酰胺类凝胶在Na2HPO4水溶液中的溶胀行为(浓度为10^-3-1.2mol/kg),探讨共聚单体浓度,交联剂浓度和单体总量对溶胀行为的影响。同时测定Na2HPO4在胶体相和与之并存的液相中的分配。  相似文献   

4.
用二异氰酸酯交联β-环糊精合成了β-环糊精聚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测定固含量和溶胀率来进行分析.分别在不同投料比得到的聚合物、不同吸附温度和不同被吸附溶质浓度情况下,研究了聚环糊精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和解吸性能.结果发现,聚环糊精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都很强,可作为循环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酰胺对砂岩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了常用的评价岩石润湿性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研究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对岩石颗粒润湿性影响的填砂管替实验方法,并不同矿化度及聚合物浓度条件下,测定了聚合物溶液对石英砂润湿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聚合物溶液浸泡过的石英砂,其束缚水饱和度明显升高,残余油饱和度有所降低,使颗粒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变化,聚合物浓度和溶液矿化度将影响聚丙烯酰胺改变颗粒润湿性的能力。在聚合物驱所用的浓度范围内和所关心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不同共聚组成的亚微米级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NIPA-AM)共聚物水凝胶粒子,利用光子相关光谱(PCS)技术测定其在水中的温敏相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亲水性单体丙烯酰胺摩尔分数的增大,水凝胶粒子粒径增大.考虑交联剂交联效率和物理交联作用的影响,修正了Flory-Rehner弹性理论,并结合Choi混合自由能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水凝胶体积相变热力学理论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说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共聚水凝胶的温敏溶胀行为.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有机铬/HPAM凝胶体系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实验室静态试验,研究了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有机铬交联剂(ZWY-A)为主体与固体颗粒形成的复合凝胶体系。考察了固体颗凿、HPAM浓度、交联剂浓度和体系PH值对凝胶性能的影响。该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在不同条件下从几个小时至几十个小时的变化。可用于油田大剂量的深度调剖作业。  相似文献   

8.
酶法回收胆固醇β—环糊精包合物中的胆固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霉菌淀粉酶能有效地水解制备低胆固醇蛋制品时所生成的副产物胆固醇-β-环糊精包合物中α-1,4糖苷键,霉菌淀粉酶水解碍固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15g/dL,水解时间3h水解温度56℃,pH5.2,采用酶法技术从2kg干基胆固醇-β-环糊精包合物中回收制得胆固醇质量分数为89.5%的制品,胆固醇回收率72%。  相似文献   

9.
抗盐聚合物通过分子间缔合作用来改变聚合物分子聚集态,促使其抗盐性明显提高。但改变聚合物分子聚集态也会增加分子线团尺寸,带来抗盐聚合物溶液油藏适应性变差问题。利用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现代物理模拟方法,以大庆油藏地质、流体和聚表剂为实验平台,以聚合物溶液黏度、分子线团尺寸、渗流特性和采收率等为评价指标,开展了聚表剂溶液分子聚集体调节方法及其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以抑制聚表剂分子间缔合程度,减小聚表剂分子聚集体尺寸,增加可进入储层渗透率范围。"聚表剂/β-环糊精"体系与岩心非均质性存在最佳匹配关系,此时聚表剂溶液扩大波及体积效果达到最佳,采收率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0.
以聚丙烯(PP)纤维无纺布为基体,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辐射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纤维基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印迹聚合物水凝胶,并用红外光谱仪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被成功接枝到PP纤维上;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数据表明,印迹聚合物对蛋白质的吸附量明显大于非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量.接枝率随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单体质量分数为20%时,接枝率达到稳定值;接枝率随交联剂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镜扫描方法研究了驱油用抗盐聚合物AS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溶液的分子聚集现象;模拟现场聚合物注入过程,分析了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配制水矿化度、多级过滤和机械剪切作用对聚合物分子聚集体的影响;通过岩芯实验,分析了ASPAM的渗流特性.结果表明,ASPAM显示了分子的聚集状态,达到聚集状态后其粘度显著提高;ASPAM较PHPAM具有优异的抗盐和抗剪切性,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滞留量更大.实验研究对现场应用抗盐聚合物驱油,以及聚合物的改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IRGACURE2959为光引发剂,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AD)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单体,通过紫外光引发光聚合合成了PEGDA/NIPAM共聚物水凝胶.研究了不同单体质量比凝胶材料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溶胀性能,测试凝胶在不同温度水中的体积相变.研究结果表明,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随着NIPAM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环境pH的增大而增大;NIPAM引入后,随着温度升高达到凝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凝胶平衡溶胀率及溶胀比减小明显加快,发生体积相变;随着NIPAM质量浓度的增大,凝胶溶胀饱和率减小,凝胶具备良好的延缓溶胀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较高温度和矿化度条件下,使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有机钛交联剂,采用延迟交联技术,制备了耐高温和耐盐的弱凝胶体系。考察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延缓交联剂浓度、稳定剂浓度、温度、矿化度以及PH值对体系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复合聚丙烯酰胺凝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大量的实验室静态实验,研究了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与阳离子聚合物在抗沉淀剂存在条件下的复合凝胶体系。考察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和体系pH值对凝胶性能的影响。该凝胶体系的成胶时间在不同的条件下从几小时至几十小时的范围内变化。可用于油田大剂量的深度调剂作业。  相似文献   

15.
复合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大量实验室静态试验,研究了以聚丙烯酰胺/乳酸铬为主体的复合凝胶体系,考察了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浓度、两性聚丙烯酰胺浓度、交联剂浓度、体系PH值、温度各项实验条件下体系的成胶情况,通过对成胶时间和凝胶强度的比较选择出本复合凝胶体的配方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后水解工艺方法制备高吸本性聚丙烯酰胺的水凝胶.该产品在盐水或蒸馏水中的吸水率大于同类产品,并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线性环糊精聚合物(PCD)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反应制备可光聚合的PCD-g-GMA大单体,再加入不同量的共单体丙烯酸及丙烯酰胺,采用光聚合技术制备pH敏感水凝胶。本文对水凝胶的溶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初步探讨了对甲基橙及碱性品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凝胶具有PH快迅响应及能更好的包合碱性品红染料。  相似文献   

18.
胶原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被人们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工业领域。因此,人们对胶原和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的分离、分析,对进一步揭示水解作用机理、控制水解产物分子量的大小及对水解产物中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各个组分的分离纯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猪皮水解胶原蛋白进行分离,在选择恰当的缓冲溶液体系、凝胶体系的的基础上,对凝胶浓度、样品的浓度、进样量和染色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对胶原蛋白水解产物进行分离分析,在浓缩胶浓度3%,分离胶浓度10%的条件下,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9.
聚衣康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IPN水凝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pH敏感性的聚衣康酸网络为基础,利用分步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引入了另一具有温度敏感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网络,制得了一种新的全IPN型水凝胶,对其溶胀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其在25~45℃的温度区域表现出明显的收缩特性,且随着pH增加,凝胶的溶胀率变大。这表明聚衣康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具有温度及pH双重敏感特性。  相似文献   

20.
可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及在气相色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可溶性β-环糊精聚合的做固定相对苯、环已烷等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同时与β-环糊精和不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做固定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三种物质做固定相各有其分离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