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年,在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祝  张新平 《大家健康》2015,(5):104-105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年,在局部复发转移率、2年存活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荆 《黑龙江医学》2014,38(4):387-388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肝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白蛋白及胆碱酯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显著高于观察组(8.00%)(P<0.01).结论 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应用双介入化疗联合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行常规肝切除术,研究组行双介入化疗联合精准肝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各项指标及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死亡率为10.29%,研究组无死亡,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2,P<0.05);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27.94%,研究组术后1年复发率2.94%,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5,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双介入化疗联合精准肝切除术效果更明显,术中出血量少、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常规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3.78±0.64)h、术中出血量(134.71±12.66)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4.36±0.87)h、术中出血量(208.59±11.32)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3130±123)元与对照组的住院费用(3216±197)元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88%(15/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术后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前肝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较手术前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分别行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与开腹常规肝切除治疗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住院准备行手术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开腹常规肝切除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等基本情况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输血及肝门阻断患者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肝功能相关指标(AST、ALT、ALB、TBIL)无明显差异,术后肝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分别为12.8%对23.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携带胃管时间、携带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观察组患者住院花费更高(P<0.05)。 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更早,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应用经皮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TBIL、AL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TBIL与ALT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TBIL与A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2.0%(P0.05)。两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与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应用经皮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可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保护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无瘤生存时限与肿瘤复发率方面,与肝切除术相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和手术切口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缩短手术用时和手术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疾病的临床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4年6月于该院进行肝切除手术的肝胆疾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切除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精准肝切除术,而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肝功能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发生急性肝衰竭腹水1例,胸腔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出现急性肝衰竭腹水2例,胸腔感染2例,肺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疗效性明显优于常规肝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同时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射频凝血器断肝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5例拟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照组以常规钳夹法行肝切除治疗,观察组以射频凝血器行断肝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住院时间、肝功能(ALT、TBiL、AST)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ALT、TBiL、AST)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输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凝血器断肝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钳夹法肝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过。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5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肝功能变化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BIL、AST及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TBIL、AST及ALT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TBIL、AST及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于周口市中医院行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42例,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肝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18.7±131.4)min]长于对照组[(235.6±10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观察组ALT、AST、T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应用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治疗能达到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且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辅助开腹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 年 6 月-2015 年12 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癌切除术的52 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 察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每组患者26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 术时间、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情况、术中出血量、肝癌完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6 及12 个月 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R0 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入肝血流阻断例数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 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6 及12 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相比传统的肝癌切除术,射频消融 联合治疗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入肝血流的阻断次数,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肝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肝功能(TBIL、ALB、ALT、AS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201.62±20.61)mL少于对照组(365.28±26.74)mL,住院时间(8.16±2.98)d短于对照组(12.33±3.41)d,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TBIL(17.69±1.34)μmmol/L、ALB(56.31±2.47)g/L水平高于对照组(15.26±1.25)μmmol/L、(43.26±2.41)g/L,ALT(25.69±3.22)U/L、AST(10.64±1.98)U/L低于对照组(30.26±3.17)U/L、(15.26±2.0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开腹肝切除术效果,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ERC-300高频焊接仪与超声刀在大鼠肝部分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48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只.实验组应用NERC-300高频焊接仪行肝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超声刀,比较两组大鼠存活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工作温度、热损伤范围及术后第1、3、7天肝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第3天肝功能实验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工作温度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热损伤范围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存活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第1、7天肝功能变化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RC-300高频焊接仪行大鼠肝部分切除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318例,根据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肝功能衰竭组和无肝功能衰竭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结果 318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中发生肝功能衰竭104例,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32.70%,其中2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病死率为0.63%.两组患者的年龄、血小板计数、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血管癌栓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血管癌栓、术中出血量对肝功能衰竭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血管癌栓及术中出血量是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48-151
目的研究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8月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70例,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均具有改善作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术前肝血管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及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前实施肝血管成像3D重建、术中区域血流阻断并持续性亚甲蓝染色以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同时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3d及7d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及总胆红素]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42.31% (P <0.05).两组AST、Che及APTT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术后AST水平较前升高,Che水平较术前降低,而APTT较术前延长;但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AST低于对照组,而Che高于对照组,同时APT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肝血管成像3D重建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持续性亚甲蓝染色辅助行精准肝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块型肝癌(≥10 cm)并肝硬化患者半肝切除术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4年4月~2009年4月157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术术后出血情况。患者根据1年内术后出血死亡和1年存活,分为A、B两组。结果 A组51例患者与B组106例患者比较,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等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术后出血率(P0.05)。结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并肝硬化患者行半肝切除术,术前应正确评估,术中控制出血量,术后保护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