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小春 《铜业工程》2020,(6):83-85,100
简述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字符识别方法,通过于天然气计量撬的人机界面窗口前安装高清摄像机抓取图片,利用计算机视觉库技术,实现对智能识别天然气计量撬上的压力、流量值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识别能准确率可达 94.6%。势必可以从根本取代人工记录的传统模式,改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氧化铝工厂智能制造的实践,即拜耳法氧化铝蒸发工序的智能制造技术方案,针对蒸发工序的智能制造提升工程,以大数据、远程控制、分散集中控制、智能控制等技术结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实践中存在大量人与人之间的多样性物体递送需求,这可以依靠协作机器人来完成这些简单、耗时又耗力的任务.为此,针对人-机协同递送过程中无法精确识别物体位姿导致难以准确抓取的问题,引入基于Pn P算法(Perspective-nPoint)的物体6D位姿识别网络,实现待递送物体位姿的精确识别;提出改进的被递送物体数据集制作方法,实现面向任意物体的精准识别;通过视觉系统标定、坐标转换以及抓取方案改进,实现物体的精确位姿定位与准确抓取;为验证所提出的人-机协同递送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基于LineMod数据集和自制数据集的人–机物体递送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面向自制数据集的物体递送提出的人–机递送系统平均误差距离为1.97 cm,递送平均成功率为76%,平均递送时间为30 s;如不考虑抓取姿势,其递送成功率可达89%;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钢板切割零件人工分拣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工程机械行业对新型智能下料分拣线系统的迫切需求,设计并研制了面向工程机械领域的视觉引导重载桁架智能分拣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伺服驱动精准定位,具备主动避让和防干涉功能,在视觉引导下实现钢板切割零件的精准抓取和整齐码放。现场生产运行数据表明,该重载桁架分拣控制系统成功率在90%以上,分拣一张钢板平均节拍为20 min,单件平均耗时小于40 s。而传统人工分拣完一张钢板平均耗时30~40 min,因此本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其核心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所涉及到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包括了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移动技术等。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大数据具有4V特性,即体量大(Volume)、多样化(Variety)、速度快(Velocity)以及价值密度低(Value)。大数据有三个核心原理,即关注全部数据以及混杂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稀土冶炼分离过程现阶段仍停留在传统人工生产组织,基础自动化较为落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偏低等实际问题,基于数字智能化转型的需求和愿景,探索通过应用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连接生产车间基础自动化系统,消除数据壁垒,形成对生产要素、生产过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全流程智能生产管控。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管控系统,实现对稀土分离过程涉及到的储槽、反应槽液位等数据监测和预警,及对生产物料消耗等数据管理。最终,为进一步构建稀土冶炼分离智能工厂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系统对机电设备监控精准度较低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矿山机电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研究。在系统的硬件设计上采用无线传感器、读卡器以及中央处理器的架构形式,实现了系统对矿山机电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通过大数据技术中的云计算和信息融合技术的采用,实现了系统对矿山机电设备数据的分析,完成了系统的软件设计,以此形成了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矿山机电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经试验分析,证明了此次设计的系统具体较高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8.
正11 000多个全覆盖智能采集数据点位、各项环保数据实时监控智能预警、通过监测数据库快速生成智能分析……日前,沙钢集团投资近650万元建设的超低排放集中控制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大数据技术与环保监测的创新结合,为沙钢集团超低排放装上了"智慧大脑"。走进沙钢集团生产调度中心近500 m2的大厅,电子大屏上滚动的是厂区的各项环保数据,屏幕左侧显示的是厂区环境变化趋势图和排放源清单统计图,屏幕右侧显示的是各个监测点位实时数据。  相似文献   

9.
据国内外相关钢铁智能制造专业技术文献资料,概述近年来国内外钢铁主业智能制造的科研、技术开发及生产应用状况。文献资料表明,钢铁企业积极开展、推行从料场到轧材的各个工序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和云计算”背景下的智能制造,在工艺过程优化、生产效率、指标提升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定程度上为钢铁企业即将或正在实施钢铁智能制造在技术选择、方向上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借鉴。本文主要综述内容为我国炼钢转炉冶炼、精炼、连铸、钢包运转、调度系统及轧钢技术智能制造概况。  相似文献   

10.
贵溪冶炼厂是工信部铜冶炼行业唯一一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原有安环、能源支撑系统不能满足智能工厂更高要求,需要增加计量仪表、安环检测仪表并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部分新增仪表采用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同时用于生产实时监控的仪表仍接入相应车间DCS/PLC系统;新建全厂电力SCADA系统,对变电站、高压和低压配电室进行监控,自动采集电能数据。窄带NB-IoT数据平台、DCS/PLC系统、SCADA系统将数据上传到PI实时数据库,智能工厂应用平台通过PI数据库获取生产过程数据。  相似文献   

11.
磨辊间生产管理正从传统模式向信息管控一体化模式转变,并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磨辊间智能制造是众多单项技术的集合体,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磨辊间系统(BeiKe roll shop system,简称BRSS)融入了大数据智能分析、生产运行智能决策、设备状态智能诊断等先进技术。主要阐述了集中控制、智能推送、辊形评价、监视诊断等4项关键技术的开发实践。BRSS系统有助于提升磨辊间生产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对实现磨辊间工况自适应、方案自决策、设备自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弧炉炼钢因具备消纳城市废钢和低碳环保的优势而备受关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钢铁工业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电弧炉绿色、高效生产的需要,智能炼钢成为电弧炉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围绕近年来电弧炉智能炼钢核心技术,对电弧炉电气控制、温度控制、成分控制以及配料优化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电弧炉智能炼钢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现了电极自动调节、电能质量智能预测、电能消耗智能预测、温度和成分自动预测、泡沫渣自动控制、废钢自动评级、配料和成本优化等技术,但仍存在控制精度较低、预测模型的鲁棒性较差等缺点。而随着生产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智能制造车间精益生产需求的提高,未来电弧炉炼钢将向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监控、全自动设备控制、高精度智能预测和控制、精细化生产管控和优化等方面发展。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耦合各个环节的智能技术,提高智能炼钢技术在不同电弧炉上的适配性,降低其在生产现场的实施难度和成本,实现电弧炉生产全流程的智能控制,从而提高生产安全性、减少废气废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冶金》2023,(S1):89-90
<正>上榜“国家级”榜单,成为高端钢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融合互联网、大数据、5G 等技术,打造国内钢铁企业首个覆盖全生产流程的智能制造体系......一项项荣誉、成果展示着河钢集团唐钢公司80年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不懈追求与积极探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智能化典型示范工厂,唐钢以数字之钥,开启智能绿色钢铁未来之门。下面从3个方面展示唐钢将智能技术与钢铁深度融合,依靠数字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调配露天矿运输作业,智能调度管理车辆,实现大数据智能决策分析,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JavaWeb为开发方式,设计了一种云服务模式下的露天矿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采用GPS、Google Map、RFID等前沿技术来实现各种生产信息的传输与展现,在监控车辆位置轨迹的基础之上,通过车辆信息反馈,给出调度决策依据,合理动态的调配车辆运行。自动化完成生产的精细化配矿和车辆的计量统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露天矿智能生产。现场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反映速度快,调度决策准确,数据可视化精确,使设备作业效率提高了13.29%,品位波动降低了11.47%,创经济效益约2.72亿元,是露天矿智能生产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垃圾桶功能较少且无法移动的问题,文章研究一种采用Arduino单片机、蓝牙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移动垃圾桶,通过蓝牙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实现传感器数据的信息采集及控制,实现了语音控制移动、自动开关盖和避障功能[2]。该智能垃圾桶采用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智能控制,通过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加智能制造是钢铁产业迈向高端的“催化剂”。据国内外相关钢铁智能制造专业技术文献资料,概述近年来国内外钢铁主业智能制造的科研、技术开发及生产应用状况。文献资料表明,钢铁企业积极开展、推行从料场到轧材的各个工序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和云计算”背景下的智能制造,在工艺过程优化、生产效率、指标提升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定程度上为钢铁企业即将或正在实施钢铁智能制造在技术选择、方向上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借鉴。本文主要综述内容为钢铁智能制造概况和铁前原料场、烧结、球团、高炉本体及其附属系统。  相似文献   

17.
智能制造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是实现核心业务的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经营精准高效和对市场快速反应的重要手段。河钢集团唐钢公司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基本路径,构建了集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互联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体系。介绍了智能制造一体化总体构架,从铁-钢生产界面动态协同、产销管理深度集成、仓储-物流智慧运输集成、质量设计-生产一贯制应用集成、能源-环保工厂智能管控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系统集成情况。唐钢示范工厂的成功实践为国内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2 050 mm热轧产线重点关键区域设备智能运维技术应用和探索,从高压供配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集成及预警诊断规则开发、轧线重要旋转设备在线监测系统集成及预警诊断规则开发、L1/L2系统的过程数据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及预警诊断规则开发、运维平台智能运维功能开发等多角度进行监测诊断技术应用和智能运维模式转型的探索,为产线设备智能运维全流程的实现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专利号:ZL 201821714367.X发明人:曾求洪;刘杰中;冯力力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运送装置,包括用于容纳传感器的料仓;用于夹持传感器的第一抓取机构和用于夹持使用后的传感器的第二抓取机构;设于料仓下部并用于将料仓内的传感器逐个输送到第一抓取机构的下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用于将第一抓取机构上的传感器夹持后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在智能制造兴起的背景下剖析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问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智能代理等技术,集成企业生产计划排程实现以预知维护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设备管理体系,满足企业对产品的大规模定制化、设备健康多样化、系统结构复杂化、决策需求动态化的发展要求,为企业提高效益、提升能力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