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频繁出现某种语法现象的短文中去发现该语法现象,理解其意义,掌握其规则,同时借助整篇短文的情景深刻记住舍有该语法规则的语言,通过加强练习形成语感,将语法规则的学习化为无形,让语法规则从语言中来,又回到语言中去,语言和语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培养其实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理解,情景语境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的,情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心智活动。语言是客观情景的反映,学习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完成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做了初步探讨,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学习词汇,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海燕 《科技信息》2012,(23):295-295
《英语课程标准》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堂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情景是指英语交际的社会情景。语言是在情景中表达其意义的,情景是揭示语言所表达意义的基本要素之一。学习英语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理解和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5.
抽象的记忆原理和规则,只有变成具体的、易于操作的工具和方法时,广大学生才会运用,英语学习的效率“在总体”上才会得以提高.本文试图借助卡片的形式,重在探讨英语“学法”和“教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做了初步探讨,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学习词汇,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于滋淞 《科技资讯》2012,(14):205-205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学习英语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老师的教学才会有意义,教学才会有效果,我们的教学才会成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精心创设视觉情景、语言情景和兴趣情景的做法,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兴趣得到满足时,学生才会感到心情愉快,才不会对教师产生害怕或抵触的情绪,才会对所学的学科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也才会最有效。但是,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形象的教具、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应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你的教诲。只有师生相互理解、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书育人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在实施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感情呢?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许玲娣 《奇闻怪事》2005,(10):13-13,22
理念: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在他们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正经历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情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概念。  相似文献   

13.
周秀朵 《科技信息》2009,(33):T0263-T0263,T0256
情最即语境,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环境。任何有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的。没有情景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语言交际离不开情景。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用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作用于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思维、和智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有意创设的课堂情境,能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能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并用,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语言能力即表达语言的能力,具体为听、说、写、译的能力结构即语言结构,此结构由语音、单词、句子、语法组成。语言能力与语言结构在英语教学中的关系为:学生在准确理解、接受语言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方式的口、笔头练习,在不同的情景中进行语言实践,由此而转换成表达语言的综合能力。学生获得语言的能力主要在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可非议地被认为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红 《科技资讯》2006,(9):130-130
语用学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本文分析了我国语用英误的主要成因,以及在外语教学中,教育者如何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近、敬佩、信服教师,并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自觉地接受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吴文洁 《科技信息》2011,(19):I0260-I0260,I0284
新日语能力考试将考试目的定位为"测试完成某个课题的语言交际能力",即考察应试者在各种语言情景下的日语应用能力,因此对其考试命题的语言情景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新日语能力考试命题的语言情景基本按照《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CEF)来设定,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语言场景会因学习者的经验、文化、理解偏差等因素而造成理解困难。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加强任务型课题训练、加大资料提供,加深文化理解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境理解及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数学符号是语言,是人们计算、推理、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应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你的教诲.只有师生相互理解、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书育人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徐闻 《科技信息》2007,(31):486
通过铺设情景,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获得"可理解的输入",并通过身临其境地模仿,实现"可理解的输出",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实践证明情景教学法运用于英语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