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MC的55例患者及正常人14例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55例患者中39例心肌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区,11例出现单节段放射性减低,17例多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11例呈花斑样改变;总阳性率为71.0%,急性期阳性率为71.4%,恢复期阳性率为50.0%,慢性迁延期阳性率为81.8%.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能够直观的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是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 (VMC)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VMC的 5 5例患者及正常人 14例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5 5例患者中 39例心肌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区 ,11例出现单节段放射性减低 ,17例多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 ,11例呈花斑样改变 ;总阳性率为 71.0 % ,急性期阳性率为 71.4 % ,恢复期阳性率为 5 0 .0 % ,慢性迁延期阳性率为 81.8%。结论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能够直观的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范围及程度 ,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 ,是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MC的55例患者及正常人14例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55例患者中39例心肌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区,11例出现单节段放射性减低,17例多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11例呈花斑样改变;总阳性率为71.0%,急性期阳性率为71.4%,恢复期阳性率为50.0%,慢性迁延期阳性率为81.8%。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能够直观的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是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26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和35例非心肌炎患者分别进行~(99m)Tc-MIBI心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发现心肌炎组放射性分布呈浓聚与稀疏相间的花斑样改变,非心肌炎组无1例此种改变。结果提示SPECT可作VMC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心肌灌注显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正常健康小儿15例及VMC 38例、疑诊心肌炎(SVMC) 32例分别用SPECT行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静态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和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 健康组15例均行SPECT静息显像,其中8例行ATP负荷显像,均示放射性分布均匀.VMC组ATP负荷显像38例,阳性率89.5% (34/38),静息显像27例,阳性率为8l.5%(22/27);SVMC组ATP负荷显像32例,阳性率62.5% (20/32),静息显像22例,阳性率为54.5%(12/22);通过靶心图分析病变程度,2组ATP负荷与静息显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TP负荷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与静态门控心肌断层显像能直观显示病变部位与范围,对VMC诊断的敏感性前者高于后者,在SVMC中有助于了解轻度心肌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6.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99mTc单光子断层扫描改变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99mTc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诊断小儿病毒心肌炎(VMC)的价值。方法:运用^99mTc-SPECT心肌灌注显像法检查VMC患儿的心肌病变,行门控心肌显像时观察EF值和局部室壁活动。结果:100例VMC患儿中68例(68%)心肌显像异常。VMC急性期心肌为像阳性率为67%,恢复期为69%,慢性期为69%,差异无显性。门控组显像阳性率(86%)高于非门控组(61%,P<0.05)。心肌炎组与正常组相比,EF值差异无显性。结论:^99mTc-SPECT心肌显像能较直观地表现病变心肌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对诊断VMC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并对VMC治疗和预后有指导作用。门控心肌显像的敏感性与准确性更高,且可观察EF值和室壁运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心肌纤维化与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各期均见心肌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变性,尤其以恢复期与慢性期最为明显,并且这种病变受多种因素的调节.本文综述了心肌纤维化与VMC之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阐明VMC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VMC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MPI)对成人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成人VMC和12例健康者进行99mTc-MIBI G-MPI检测。结果 58例VMC患者G-MPI阳性52例,阳性率89.66%。GMPI阳性率分别与ECG、心肌酶或肌钙蛋白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异常43例,异常率74.14%。结论 G-MPI不仅能观察到心肌炎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还能了解心功能变化情况,对诊断VMC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包括无症状的心肌局灶性炎症和心肌弥漫性炎症所致的重症心肌炎。可因疲劳、高热、寒冷、饮酒等诱发病毒性心肌炎。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青壮年居多。病程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包括无症状的心肌局灶性炎症和心肌弥漫性炎症所致的重症心肌炎[1]。可因疲劳、高热、寒冷、饮酒等诱发病毒性心肌炎。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青壮年居多。病程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相似文献   

11.
对有心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胸痛及/ 或心前区紧压感等症候一种以上,且一月内有带咽痛的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568 例,作99 m Tc M I B 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表明,有404 例(7112 % ) 支持临床对心肌炎的诊断。另108 例患者一月内仅有咽痛的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6 例(55 % ) 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支持心肌炎,其血清柯萨奇 B 组病毒 Ig M 抗体呈阳性,诊断为病毒感染所致心肌反应,一月后有3 例出现心律失常。症候学结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表现是诊断心肌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有心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胸痛及/或心前区紧压感等症候一种以上,且一月内有带咽痛的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568例,作^99mTc-MIBI民灌注断层显像。结果表明,有404例(71.22%)支持临床对心为的诊断。另108例患者一月内仅有咽痛的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6例(5.5%)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支持心肌炎,其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呈阳性,诊断搂病毒感染所天才心肌反应,一月后出现心律失常。症候学  相似文献   

13.
李云  李新  魏荣 《疑难病杂志》2012,(12):910-912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性心肌炎组67例、疑似心肌炎组(NVMC组)72例及健康对照组小儿L 65例。所有患儿入院次日早晨空腹采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cTnI、CK-MB mass和hs-CRP水平。结果 VMC组的cTnI、CK-MB mass及hs-CRP的测定值均显著高于非心肌炎组(P<0.01)。单个指标cTnI、CK-MBmass和hs-CRP诊断VMC的灵敏度依次为hs-CRP(68.66%)>cTnI(65.67%)>CK-MB mass(55.22%),特异度为cTnI(100.00%)>CK-MB mass(93.06%)>hs-CRP(81.94%)。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VMC诊断的准确率(92.09%),均高于应用cTrI、CK-MB mass和hs-CRP单一指标。3项指标对VMC患儿的动态检测结果及阳性率表明,VMC患者康复时以hs-CRP恢复最快,CK-MB mass次之,cTnI最慢。结论联合应用cTnI、CK-MB mass和hs-CRP检测,能更准确地诊断VMC,为建立一种联合检测方法以提高对VMC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源性硫化氢(H2S)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内病毒复制的影响,探讨内源性H2S在VMC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腔接种CVB,复制VMC模型。7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VMC组及胱硫醚-1-裂解酶(CSE)不可逆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AG)低、中、高剂量干预组(PAG给药采用皮下注射,PAG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的PAG剂量分别为:20.0、40.0、80.0mg·kg^-1,1次/d,共6次。PAG的首次给药为腹腔接种CVB,的同时皮下注射PAG)。于腹腔接种CVB,后第7天处死小鼠。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的H2S含量;用酶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肌组织的CSE活性及血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VB,mRNA表达。结果VMC组心肌组织的CSE活性、H2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组织的病理积分、CVB,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的cTn I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G低、中、高剂量3个干预组心肌组织的CSE活性、H2S含量明显低于VMC组(P〈0.01),心肌组织的病理积分、CVB,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的cTn I含量明显高于VMC组(P〈0.01)。结论心肌内源性H2S能抑制CVB,在心肌内复制。  相似文献   

15.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几项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58例急性VMC,均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谱及病毒抗体,回顾性分析上述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58例VMC,cTnI阳性率67.24%(39/58),病毒感染阳性率60.34%(35/58),其中柯萨奇病毒感染最常见,占41.38%,CK-MB阳性率48.28%,cTnI的诊断价值较CK-MB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VMC时,血清cTnI较CK-MB阳性率高,其病原学以柯萨奇病毒最常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20例心肌炎病人血清中病毒抗体、心肌抗体及酶学改变进行了检测,其中CoxsackieB病毒抗体检出阳性率为33.33%;心肌抗体检出阳性率为33.33%;有酶学改变者占46.67%。三项指标中有两项以上阳性者30例,占25%。我们同时检测了100例正常对照(献血队员)血清,其假阳性率分别为CoxsackieB病毒抗体2%;心肌抗体1%,有酶学改变者6%。心肌炎病人的三项检测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结果提示同时进行三项指标检测,有利于心肌炎的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腔接种CVB3复制VMC模型.7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VMC组及bFGF低、中、高剂量干预组(bFGF给药采用肌肉注射,bFGF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的bFGF剂量分别为1 000.0、2 000.0、4 000.0 IU·kg-1,1次/d,共6次;bFGF的首次给药为腹腔接种CVB3的同时肌肉注射bFGF).于腹腔接种CVB3后第7天处死小鼠.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的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肌组织的金属硫蛋白(MT)含量及血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检测心肌组织的MT-Ⅰ mRNA、MT-Ⅱ mRNA表达.结果 VMC组心肌组织的O2.-、H2O2、·OH、MDA含量及病理积分、血清cTnI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组织MT-Ⅰ mRNA、MT-Ⅱ mRNA表达水平及M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bFGF低、中、高剂量3个干预组心肌组织的O2.-、H2O2、·OH、MDA含量及病理积分、血清cTnI含量明显低于VMC组(P〈0.01),心肌组织MT-Ⅰ mRNA、MT-Ⅱ mRNA表达水平及MT含量明显高于VMC组(P〈0.01),且与bFGF的剂量呈量效关系.结论 bFGF抑制CVB3导致心肌氧化应激而减轻CVB3对心肌的损伤,与其拮抗CVB3抑制心肌合成MT而增加心肌清除O2.-、H2O2、·OH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血清cTnI对VMC诊断及预后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在其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分析定量检测法、免疫抑制法、ELISA法分别进行cTnI,CK-M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140例临床诊断VMC患者血清cTnI值为(0.23±0.37)ng/ml,与对照组(0.0 ng/m1)比较显著增高P<0.01.其中89例患者血清cTnI值升高,阳性率63.57%,明显高于CK-MB阳性率27.14%,P<0.01.动态观察组68例cTnI升高者,1个月转阴率76.47%,2个月转阴率94.12%,半年时间内全部转阴.12例重症患者血清cTnI全部升高,其值为(0.53±0.36)ng/ml,并且转阴时间长,大多超过1个月.140例VMC患者中,柯萨奇病毒抗体IgM阳性者中cTnI阳性率72.55%,显著高于柯萨奇病毒抗体IgM阳性者中阳性率49.0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MC患者血清升高是诊断VMC患者心肌损伤的客观依据,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诊断时间窗长,对VMC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小儿心肌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SPECT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99mTc-MIBI通过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检查 2 0例病毒性心肌炎和 10例疑似心肌炎患儿的心肌及心功能状况。结果 :2 0例心肌炎组中 ,18例SPECT异常 ,占 90 %。 10例疑似心肌炎组中 ,4例SPECT异常 ,占 40 %。左室收缩功能SPECT显示 ,心肌炎组 11例 ,疑似心肌炎组 2例 ,心肌受损 ,局部室壁运动减弱 ,不协调 ,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心脏彩超。结论 :SPECT对协助诊断、追踪病情演变均有重要价值 ,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价值的辅助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