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孔海发 《佛山陶瓷》2005,15(12):34-34
问:年终将至,设备的计划检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往每年的设备检修都比较仓促和被动。以至开春以后才发现有许多该做的工作都没有做。如何才能将年终设备检修工作做得既周到全面,又节约高效呢?  相似文献   

2.
水泥生产企业的大修工作非常重要,它是关系到本年度或下一年度生产任务能否高质低耗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计划、组织、实施此项工作非常关键,尤其是现在各个企业的维修模式,都已经由事后维修转变为计划维修、状态维修、精准维修。目前回转窑的年运转率—般都提高到90%以上,好的企业能达到93%-94%,除大修月份外的运转率都在98%以上,这样给设备管理部门提供的维修时间很少,要求设备有很高的运转可靠陛。大修停机占到总的停机时间的50%左右,如何最大限度地缩短大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成为设备管理部门的奋斗目标。现就这方面的工作谈点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化工企业设备预测维修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必须采用现代化的设备管理 ,那种以时间和人们的经验为基础的设备定期计划检修和设备故障停车后的事后维修 ,即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生产的要求。在设备定期计划检修的过程中 ,由于设备的检修要求依赖于人们的经验及设备的运行时间 ,有很多本来还可以运行很长时间的设备 ,随着一年一次或三年两次大修计划的落实而被迫提前进入大修。结果造成了这些设备的过剩维修 ,相对的还增加了一大笔设备维修费用 ,而且由于设备检修次数的相对增加 ,降低了设备各零件间的配合精度 ,再加上人为检修质量等不良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中,维修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选择最佳的维修方式是要用最少的费用取得最好的修理效果。强化设备修理与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认真执行设备检修规定,将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科学地结合起来。设备修理现代化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软件不仅能保证软件系统数据安全、运行高速可靠,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5.
张宾 《河北化工》2009,32(5):64-65
从设备管理推行SOP,严格执行设备的大、中修计划,以预维修制替代事后维修制,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加强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搞好制药生产设备的验证工作等方面阐述了设备管理如何与GMP管理相适应,以确保药品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水泥企业的改造更新,设备管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目前,有些厂产、质量上得去,有些厂却不行,很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设备管理。所以,抓紧设备管理工作,为生产提供良好的设备条件,是保证正常生产的重要措施。 1983年我厂制订了设备管理制度。经过贯彻实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现提供给大家参考。一、计划检修制度设备的计划检修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消除隐患、防止设备事故、保护设备完好状态和掌握生产主动权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设备计划检修制度。 1.计划检修包括单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产设备的维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开始注重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查修工作。传统的水泥设备维修工作已不能满足现代生产要求,事后修理和定期维修并不能完全起到有效的故障预防功能,极大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伴随着设备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以预知性维修为基础的设备检修体系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普遍应用。预知性维修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果好等特点,对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新型干法水泥设备的维修工作进行分析,将预知性维修与传统维修方式进行比较,深入探讨预知性维修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企业重要设备突发故障率高、装置非计划停工多、部分机泵故障率长期居高不下,造成装置运行不平稳、设备維护难度大、工作强度高的情况,通过分析设备运行工况和运行特点,提出了对重要设备特别维栌管理方式,采用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做到预防维修、计划维修和事后维修有机结合,做到了“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同时,开展高故障率机泵承包到组,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等措施。结果表明:几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不断提升检修人员检修水平的同时,提高了检修质量,使重要设备突发故障彻底消失,高故障机泵故障率显著下降,确保了装置生产安稳长满优运行。  相似文献   

9.
赵新军 《中国水泥》2012,(10):68-69
1 水泥行业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2012年国家拉动内需,各行各业经济复苏,尤其是水泥行业,生产规模空前壮大,如何实现产能最大化,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凸显重要.但目前大多数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存在弊端,其主要体现在领导的重视程度较低,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维修经费紧张;维修人员数量和素质下降;生产人员对设备的关心程度降低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如何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如何主动做好企业生产经营的后勤保障工作,如何进一步管好,用好,维修好设备,是摆在每个设备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济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要求,产值和利润逐年增长。这与鸿化厂加强设备管理是紧密相关的。我厂作了以下工作:1.建立健全了《设备管理责任制度》、《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设备管理制度。2.在安排生产计划时,首先安排设备检修,作到生产计划与检修计划同时制定同时下达。并且在生产时严格按照均衡生产的要求,强调设备的正确使用,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设备检修时强调质量,并且按照调整、紧自贡市鸿鹤化工总厂从1979年以来,年年提前超额完成联碱生产任务,八项技术经  相似文献   

11.
《云南化工》2019,(10):172-174
设备是生产制造企业的基础,设备的"安、稳、长、满、优"运行也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一旦设备投入生产运行,作为设备管理必将开展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备件的管理工作。其中备件的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将直接占用企业的资金,影响现金流,储备数量不合理还可能造成备件的失效、损坏。这些都将造成企业的损失。因此备件的管理,必须从备件的计划、审核审批、采购管控、库存管理方面实施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2.
设备管理与维护是管道分公司的基础工作,在油气长输管道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才能保证管输企业经营、生产的正常运行。设备维修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维修管理的改进将对完善设备管理体制产生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如何有效开展油气长输管道设备管理与维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点检制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适应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度维修和欠缺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修费用,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14.
对设备管理的目的提出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服务的论点;对设备维修方式要多种维修形式合理地选用;在确定检修计划时,要应用诊断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要重视检修技术、技术经济分析;对设备维护保养和企业现场管理,提出了设备维护保养应与生产现场的"双创"和"6S"管理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汪学峰 《大氮肥》2009,32(5):316-316
九江石化公司推行实施TPM全员设备管理模式,积极地做好设备管理、维护和检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TPM是一种变被动抢修为主动维护、计划检修的设备管理模式,许多设备事故隐患都是在日常巡检维护中发现的,多次避免了生产装置非计划停车,有力地保障了化肥、炼油和化工等生产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6.
炼油企业日常生产离不开相关装置设备的管理及检修,炼油设备及装置的管理及检修工作是决定其长周期生产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实际装置设备管理及检修经验,从前期装置设备的选择与安装、运行过程管理、日常检修、改造与更新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炼油装置设备的管理、维修要点。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们不少水泥企业的设备管理一直采用事后和定期检修的管理模式,检修周期按照经验来确定,设备的运行监测主要靠耳听、手摸。随着水泥工业生产向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方向迈进,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难适应水泥工业发展的形势。 国家建材局乔龙德副局长在近期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水泥工业的总体水平是通过各项必需的指标来体现的,而各项主要指标都将通过装备得以反映。  相似文献   

18.
石化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及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设备管理的高效化不但会大大提升石化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企业成本,为生产人员的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如何做好石化企业的设备管理与设备维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当前石化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策略,以及提出做好设备故障排查维修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程春明 《佛山陶瓷》2003,(12):45-46
辊道窑经过一年时间运作,在年终检修应注意什么,其程序应如何布置? 答:辊道窑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其工作环境恶劣,特别是烧成区的耐火材料和各种电机、风机的长时间作业均有一定的损耗和疲劳;在陶瓷生产中,年终一般都进行设备的检修和保养,使各种机械设备的各种性能满足下一年度的顺利工作。  相似文献   

20.
傅孟古 《水泥》1990,(8):26-29
国家建材局颁布的全国建材企业设备管理评优细则规定,对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行七项经济技术指标考核,即设备利用率或运转率,设备有效利用率或有效运转率,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大修计划完成率,设备事故总损失率,设备维修费用率,设备固定资产创净产值率。1988年2月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建材工业企业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