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当下对针织面料产品高档化和多功能化的追求,通过引入Thermolite?保暖功能性纤维新材料,结合光触媒抗菌除臭功能性整理新技术,赋予毛针织面料抗菌保暖等新功能特性。从纺纱、织造、染整工艺3个方面分析毛针织面料抗菌保暖加工技术的难点及措施,开发了2种抗菌保暖毛针织面料,并就其产品风格特征、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抗菌保暖毛针织面料在高档毛针织服装、保暖针织内衣以及抗菌针织运动休闲针织服装设计上表现出特有的优势潜力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针织服装缝口缩皱这一现象,从针织面料的性能、缝纫条件、操作技术水平等3方面进行分析,以找到解决的方法。结果表明:熟悉和掌握针织面料的性能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操作,对缝纫设备进行改造.选择合适的送布牙、机针和缝纫线,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这些措施可有效避免缝口缩皱现象的发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相似文献   

3.
缝制作为服装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过程,缝纫质量控制难度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必须充分了解面料性能,合理选择缝纫设备,优化配置缝纫工艺才能达到最优的缝制质量。目前在服装加工中,缝制加工工艺的确定主要是依靠经验,其结果易受到环境和选定者主观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针对不同服装针织面料进行相关测试和试验并根据面料的物理测试结果对面料进行分类,可运用DPS数理统计软件和正交设计助手对缝口拉伸回复率试验结果、缝口缩皱试验结果、缝口接缝强力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Y1面料为例,研究各类针织面料缝制工艺参数优化组合的确定方法,可以为服装企业针对不同针织面料快速选择合理的缝制工艺参数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羊毛衫大身衣片、袖片以及领头等附件的生产编织均需单独起口,且针织物具有脱散性和卷边性,因而羊毛衫的起口组织设计非常重要。生产中通常采用罗纹组织结构起底以形成优良的不脱散光边;有时为了达到特殊的毛针织服装设计效果,也可采用纬平针、空气层、罗纹空气层等组织结构起口。本文通过经验总结、实例验证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羊毛衫起口操作、各类起口坯布组织结构设计、编织方法及用途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羊毛衫设计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棉氨纶针织内衣设计及成衣加工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露 《针织工业》2004,(3):114-116
随着棉氨纶针织面料在内衣产品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其成衣设计和加工技术成为一个新课题.文中结合面料的特性,通过成衣工艺试制以及对生产经验的总结,摸索出一些成衣设计和生产加工的要领,重点对成衣加工中的裁剪、缝纫用线、缝纫设备的调试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服用性能,产品标准中规定考核婴幼儿服装衣带的抗拉强力。其测试方法与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附件的抗拉强力试验方法不同。文中对不同克质量面料的针织婴幼儿服装衣带抗拉强力进行测试,确定了新标准FZ/T 73025《婴幼儿针织服饰》中衣带抗拉强力指标。对比分析了梭织和针织服装衣带抗拉强力的区别。结果显示,试样断裂均具有3种现象:面料断裂、缝纫线断裂和衣带断裂;梭织服装衣带抗拉强力指标为≥70 N,试样大多数为缝纫线断裂,企业应多关注缝纫线材质及缝纫方式;针织服装衣带抗拉强力指标为≥40 N,试样大多数为面料断裂,企业应多关注该针织面料的性能,该指标不影响产品对于薄型针织面料的选用。  相似文献   

7.
1.毛针织行业现状 行业概况:我国毛纺织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成产品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毛针织行业作为毛纺织行业的一个主要分支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毛针织行业的主要产品有羊毛衫、羊绒衫、牦牛绒衫、驼绒衫、兔毛衫及化纤毛衫,其中羊毛衫(包括纯羊毛衫及羊毛与其他纤维混纺的毛衫)产量占毛针织品总产量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棉型毛针织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选择毛/涤80/20平针棉型和毛型针织面料进行同等条件的低温等离子处理,该方法采用无水干处理法对面料进行整理,无环境污染且对面料的其他性能影响小。在处理前,棉型毛针织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普遍较毛型差;处理后,由于牵切过程中棉型毛针织面料中毛纤维的表面鳞片结构受到破坏,更利于等离子处理,经过等离子处理后棉型毛针织面料抗起毛起球性能较毛型毛针织面料好。棉型毛针织面料最佳处理方法为低温等离子法,工艺条件为功率400 W、处理时间6 min。处理后抗起毛起球级数提高了1~1.5级。  相似文献   

9.
在汽车座椅面套的缝制过程中,针织纬编面料因组织结构经常出现缝纫断纱现象,在面套表面形成扎毛、破洞等外观疵点,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文章从缝纫机针、纬编针织面料生产工艺、缝制加工环境等方面分析缝纫断纱的主要原因,并详细阐述改进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缝纫机针针尖形状及针号、提高针织面料的柔软顺滑性、控制缝制车间环境温湿度等,以降低纱线之间以及缝纫机针与纱线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有效降低缝纫断纱率。  相似文献   

10.
在高机号大圆机上编织的各种毛针织物(包括平针组织、各种花色组织),需经过裁剪、缝纫制成羊毛衫.为方便生产或满足产品风格的要求,有些羊毛衫下摆和袖口采用和大身、袖料相同并相连的织物,向里折边缝合形成双层底边和袖口.这种边口多用于女式羊毛外套、马夹、男女西服背心等.其特点是下摆和袖口平整.双层平针下摆和袖口在不同的机器上其形成方法不同,下面仅介绍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1988年,国际羊毛局和纺织工业部生产协调司签订一项技术合作协议,经双方研究,确定北京三环毛纺针织集团公司、上海华丰毛纺厂、无锡协新毛纺织染厂和天津毛织厂为国际羊毛局重点合作工厂。三年多来,国际羊毛局派专家到企业进行指导,帮助提高毛线(精、粗纺针织绒)、羊毛衫、精粗纺面料的质量和开发产品、帮助拓宽国内外销售市场,引进赛络结(Siro-Spun)、毛条防缩、成衫防缩等新技术。在技术服务中重视推荐实用技术、注意从原料选购、加工技术直至扩大销售的一条龙服务,1990年聘请了二十多位专家到三环毛纺针织集团公司所属工厂进行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缝纫中面料性能与缝纫加工工艺参数仅依靠技术工的经验完成匹配的问题,通过建立面料在缝纫过程中的多力场耦合模型智能选择缝纫加工工艺参数。以纬编织物为例,首先建立了织物单元的三维结构模型;其次分析了穿刺过程中织物组织与纱线间的抱合力对缝纫针的影响,并对面料在缝纫过程中的运动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缝纫过程中基于面料力学性能的多力场耦合模型;然后建立了织物的有限元模型和缝纫针的几何模型,分析面料在缝纫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得到面料在缝纫过程中因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变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最后搭建了协同自动缝纫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数学多力场耦合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工人凭借着经验完成缝纫可减少面料的形变和皱缩率,提高服装缝纫质量,为下一步服装面料自动缝合提供工艺参数,并为服装智能制造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内衣针织面料在生产中的跳针、跳线、缝纫损伤等问题,测试和分析了5种典型内衣针织面料及常用缝线的固有特性,研究了不同生产状态下的针织面料缝迹性能,并运用SAS软件和多元数理统计聚类分析方法处理测试数据,揭示了影响缝迹性能的主要原因,为内衣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浸染时间、浸染深度、氧化时间等参数及工艺,进行针织面料植物蓝染渐变效果的工艺研究,得出针织面料植物染色技术中渐变效果的工艺参数,可以为针织面料、针织服装、针织家用产品等的设计生产提供可以参考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生态型竹原纤维、羊毛为原料,在保证竹原纤维一定回潮率的前提下,纺成毛/竹(50/50)混纺纱线.依据2006年针织面料流行趋势、结合毛/竹混纺织物优势互补的特点,设计并开发出适合春夏季穿着的男装流行针织面料.面料色彩搭配与图案机理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大众视觉,还打破了以往设计毛/竹混纺针织物的局限性.此外,还对毛/竹(50/50)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进行了探讨,可为毛/竹混纺面料下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蔡露 《江苏纺织》2003,(5):48-49
本文结合棉/氨纶针织面料的特性,通过成衣工艺的试制以及功生产经验的总结,摸索出一些内衣成衣设计和生产加工的要领,并重点对成衣加工中的裁剪、缝纫用线、缝纫设备的调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精确检测针织服装面料的保型性能,利用图像法测试3款针织面料在10%、20%、30%、40%定伸长条件下,沿拉伸方向选择30个位置点,评价各不同位置面料布边收缩差异。结果表明:纬编针织面料布边收缩曲线可由抛物线模拟,抛物线开口越大,面料布边收缩越严重;当抛物线开口相同时,可由抛物线在y轴截距评价,截距越小,面料布边收缩越严重;针织面料组织和原料显著影响面料布边收缩性,涤纶抗收缩性好于棉,而罗纹面料好于平针面料;正常情况下,针织面料纵、横向布边抗收缩性会呈现明显异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服装制造业中柔性面料自动化立体缝纫加工难、加工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柔性面料自动化立体缝纫的随形机械手装置。首先分析了缝纫工艺,设计出一种随形机械手结构;其次对该结构进行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机械手工作空间的分析;最后对该机械手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该结构形式的机械手可对袖口直径范围为200~260 mm的袖片具有自适应性,并可实现基于力反馈控制的自动撑紧功能,不会对面料产生损伤,该机械手还可实现自动调布功能,且单手指调节范围为-12.6~16.8 mm,相对误差为4.34%,最大误差值为0.7 mm,可满足实际的缝纫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以纬编织物为基础,由厚重到轻薄探索经编高支毛针织产品的热湿舒适性,是目前针织内衣发展的一个新思路。选取几种新开发的薄型经编纯毛针织内衣织物与相近克质量的纬平针纯毛面料,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所选织物的吸湿速度常数、透气率、透湿率、干燥率以及传热系数5项热湿相关测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编毛织物在人体微汗状态下的热湿舒适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保暖性,可以用作贴身内衣面料,对薄型毛经编产品后续开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织面料具有非常好的服用性能,其与机织面料一起搭配使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针织面料的可缝性不如机织物,二者在搭配缝制时会产生一些弊病,尤其是缝口质量。现就针织面料与机织同类面料拼接,对不同针距密度、压脚压力、缝纫线张力、送布牙差动对缝合布表面特征的影响,以及拉伸率、缝口断裂强度等性能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最佳缝纫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