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由基因控制、遵循自身程序的细胞自主性死亡,包括内外两种凋亡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化疗药物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中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抗肿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黄芩素是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多个方面,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探讨其抗肿瘤的机制,以期为肿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芩是传统中医配伍抗癌方剂的常用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镇定止痛、抑菌消炎等作用,其中黄芩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及其他肿瘤作用,其机制除了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机制以外,还对其如何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新生血管生成、调节肿瘤微环境等进行研究。因此,针对黄芩及其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二氢杨梅素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氢杨梅素是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大量存在于藤茶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重点介绍它的抗肿瘤活性和4种抗肿瘤作用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认为二氢杨梅素具有作为抗癌药物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生理活性广泛,毒副作用低的特点。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常见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肝癌、白血病、卵巢癌、胃癌等皆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的机制主要有:抗氧化抗自由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调节免疫、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抑制环氧合酶2、抑制端粒酶活性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黄酮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大多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和抗侵袭.本文将主要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很多常用抗癌方剂中药物的重要有效成分。随着中草药抗癌作用研究的深入,以及抗肿瘤药物研发目标从细胞毒药物逐渐转向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信号靶点药物,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因其低毒高效的抗肿瘤活性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血管生成与侵袭转移,细胞凋亡,DNA与染色体调节和多药耐药性产生等过程的主要作用靶点,这将有助于从天然黄酮类单体中寻找抗癌先导化合物,为多靶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筛选、结构改造及多聚药理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借鉴当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和技术手段,揭示中草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和组方依据也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思路。文章最后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槲皮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槲皮素是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重点介绍了它的抗肿瘤活性,认为其抗肿瘤作用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与Ⅱ雌激素结合部位相互作用;②影响信号传导系统;③增加转化生长因子的分泌;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⑤抑制癌基因的表达。槲皮素可作为寻找新抗癌药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槲皮素是黄酮化合物的一个代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本文从基因调控角度综述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重楼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介绍中药重楼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通过中国知网和Pubmed检索工具,查阅近年来34篇相关资料,对中药重楼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中药重楼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调节机体免疫等机制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其主要途径,但某些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其抗肿瘤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抗侵袭转移和抗血管再生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相继有30种食药两用抗肿瘤中药被报道,这些中药分布非常广泛,主要分布在蔷薇科和豆科植物中,另外在鼠李科、伞形科、菊科等植物中也有分布。食药两用中药的有效成分类型也极其广泛,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多糖类、提取物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因此,对其分别进行梳理和归纳,发现其中萜类化合物主要以五环三萜类和四环三萜类居多,其次是单萜类、倍半萜类、环烯醚萜苷类。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含有黄酮类、异黄酮类,其次是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此外,发现大量的多糖类和提取物类化学成分存在于食药两用中药中。这些化学成分具有不同的药效作用,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肿瘤疾病,且抗肿瘤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发现,这些食药两用中药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增强免疫调节等多方面来发挥抗肿瘤作用。系统综述了食药两用抗肿瘤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为食药两用抗肿瘤中药新药的研究以及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洪  张惟郁  朱伟嵘 《中草药》2017,48(24):5252-5262
自噬是一种保守的细胞自我降解方式,是将受损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由自噬泡包绕再通过自噬溶酶体降解再利用的过程。自噬在细胞的生物合成、营养和代谢平衡及应激与存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调控自噬能够引发多重级联反应,可以应用于肿瘤治疗。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不同的肿瘤细胞系会诱导作用各异的自噬。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诱导自噬通过非凋亡或非典型凋亡途径较为直接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也可以在诱导自噬后进一步引发凋亡等其他致死方式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抑制保护性自噬从而强化其他形式的杀伤作用,但有时也会诱导肿瘤细胞发生保护性自噬,弱化细胞杀伤作用。对近10年来黄酮类化合物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中药调控细胞自噬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骆永伟  施畅  廖明阳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6):2024-2026
雷公藤甲素是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是雷公藤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谱、高效抗肿瘤作用.作者从雷公藤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预细胞周期、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方面,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桑黄类真菌有效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黄类真菌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型药用真菌类群,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有多糖类、甾类、三萜类、黄酮类、吡喃酮类、多酚类、香豆素类、生物碱、氨基酸等,其功效包括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血管生成、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诱变、抗突变、治疗关节炎等,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糖尿病、关节炎;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过敏,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广泛的应用。桑黄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存在于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为子实体多糖、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EPS,发酵液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药理研究表明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的作用。桑黄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的抗肿瘤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抗癌细胞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其开发的药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脂肪肝、肝纤维化、顽固性高血糖效果十分显著,成为继灵芝后又一大焦点。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桑黄有效成分及功效研究的一些相关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赵昱波  陈俊  许浚  张铁军 《中草药》2015,46(22):3434-3440
红芪主要含有糖类、黄酮类及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在抗肿瘤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红芪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较多,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上调机体免疫功能以及协同化疗药物等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红芪多糖,黄酮和皂苷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综述了红芪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桦木酸和2,3-羟基桦木酸均是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其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桦木酸和2,3-羟基桦木酸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表明,桦木酸和2,3-羟基桦木酸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木犀草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木犀草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保护神经,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可在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抗肿瘤。其机制包括预防肿瘤形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以及增敏抗癌药物活性等。本文将就木犀草素的抗肿瘤作用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汉黄芩素的提取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黄芩素是中药黄芩中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最新研究发现汉黄芩素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形态以及下调Bax/Bcl-2增加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端粒酶活性以促进肿瘤细胞死亡,并且能够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文章就国内对汉黄芩素的提取、汉黄芩素以上几方面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天然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木犀草素作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木犀草素的抗肿瘤机制主要有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减少肿瘤组织血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的转移,以及提高放化疗的疗效和化学预防等作用。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木犀草素抗肿瘤的相关文献,探讨木犀草素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木犀草素在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肿瘤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因此概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