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Pro/ENGINEER自带的开发工具Pro/TOOLKIT,结合Visual C 的接口程序和动态链接功能,把自已所创建的Pro/ENGINEER零件模型库与Pro/ENGINEER系统进行链接,从而达到快速高效生成所需非标准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Pro/ENGINEER软件中设置基于第一角视图设计环境的两个方案,为国内用户应用Pro/ENGINEER软件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3.
VB二次开发Pro/ENGINEER建立齿轮参数化模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在Pro/ENGINEER中创建了齿轮类零件的参数化实体模型,然后利用Automation GATE-WAY软件作接口,实现VB和Pro/ENGINEER连接,开发了用户选择齿轮种类和参数输入界面,最终程序控制Pro/ENGINEER参数表,根据界面输入参数自动进行模型再生,以实现齿轮类零件便捷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Pro/ENGINEER中UDF的创建和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奇亮  李方信 《机械》2003,30(6):54-56
UDF(用户自定义特征)是Pro/ENGINEER常用的二次开发工具,使用UDF可以提高零件设计效率。本文主要阐述Pro/ENGINEER中UDF的创建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Pro/ENGINEER模型的视图创建工程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Pro/ENGINEER设计模型的视图熏运用数据交换将视图输入到AutoCAD中熏在AutoCAD中创建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工程图.探讨了基于Pro/ENGINEER模型的视图创建符合我国国家标准工程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Pro/ENGINEER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Family Table和VisualC++6.0对Pro/ENGINEER进行二次开发,开发符合我国标准的铆连接标准件库系统。运用特征建模和Fam-ily Table创建铆连接标准件3D库。利用动态链接库(DLL)方式实现Pro/ENGINEER与MFC间的接口,突破Pro/TOOLKIT的局限,构建符合工程习惯的人机界面。以最新版《机械设计手册》为依据,建立了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铆钉、铆螺母的Access数据库,通过开发Pro/ENGINEER与Access数据库接口,实现在Pro/ENGINEER环境下对Access数据库的调用。该系统具有直观、友好,减少了产品设计中的重复性工作,提高了开发效率和质量。该方法可用于开发专门应用领域的所需的标准件库和通用件库。  相似文献   

7.
Pro/TOOLKIT技术及其在Pro/ENGINEER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Pro/ENGINEER应用日益广泛,而二次开发严重滞后。本文介绍了运用Pro/TOOLKIT进行二次开发时的编程特点、目录结构和开发模式;并给出了修改Pro/ENGINEER菜单、调用VC++6.0 DLL工程的DLL模式开发实例;解决了与Pro/ENGINEER系统的接口问题和与MFC的信息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柏占伟 《机械传动》2007,31(4):64-66
介绍了基于Pro/ENGINEER参数化CAD系统的开发方法,同时以齿轮为例运行显示。该方法利用Pro/ENGINEER软件自带的Pro/Toolkit和Pro/develop二次开发工具,对Pro/ENGINEER进行了二次开发。采用VC++高级语言建立dll动态链接库,创建友好的用户界面用以输入基本参数;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用以调用参数化实体的有关表格数据信息;从而实现输入基本参数信息后即可自动生成相应的三维实体模型。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机械行业典型零件的参数化,并对其他工程设计中典型零件的设计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精心设置Pro/ENGINEER中的配置文件Config.pro和工程图设置文件“*.dtl”,用Pro/ENGINEER在普通打印机上打印出符合国标的工程图。  相似文献   

10.
基于Pro/ENGINEER平台,以Pro/ENGINEER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为基础,在VC 6.0环境下编译程序,对Pro/ENGINEER进行二次开发。给出了钣金件工程图自动生成的原理,并详细介绍了菜单添加、对话框生成、工程图页面创建及工程图环境设置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只需要修改MFC对话框中的参数,而不需要修改源程序代码便可以实现钣金件工程图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