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营商三网融合接入控制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PPPoE发展历程的分析及其与IPoE方式的比较,详细讨论了通过IPoE方式提供多业务接入以满足三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基于IPoE的综合接入控制的实现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平  王敏 《电信快报》2012,(3):22-24,47
在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和差异化竞争的趋势下,客观分析电信运营商未来网络认证技术的发展趋势,分别从业务需求和技术优势这两个主要方面分析电信运营商部署IPoE(以太网IP协议)技术方案的必要性,重点介绍IPoE的两种主要接入认证方式和技术特点,以及电信运营商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各种IPoE技术方案部署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方圆 《通讯世界》2010,(11):64-65
对电信运营商而言,三网融合在接入控制层面主要是考虑怎样引入IPTV,以及如何在多业务接入模式下实现综合运营并保障各类业务的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对PPPoE的技术分析及其与IPoE的比较,讨论了通过IPoE方式提供多业务接入以满足三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基于IPoE的综合接入控制的实现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互联网设备接入量愈发增大,同时对于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各种高带宽、低时延、复杂应用和场景的需求逐步增多,MEC的相关研究再次回到大家视野并逐渐由传统移动边缘计算向技术和能力要求更高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发展.从5G环境下各场景的业务进展为出发点,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和现有资源利用,提出了更加合理的MEC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5.
赵翎 《电信网技术》2013,(11):90-92
为了快速提高ARPU值,各运营商纷纷将发展集团客户接入业务作为市场工作的重点。本文总结了当前集团客户接入业务的需求,分析了现有组网模式下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PTN城域网络边缘集团客户接入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这一方案的先进性,对小型化PTN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方圆 《通信世界》2010,(40):29-29
在三网融合的业务接入构架中,可以考虑上网业务保留PPPoE的接入方式,其它业务采用IPoE方式的混合接入模式。顾名思义,PPPoE就是在以太网上跑的PPP协议。PPPoE将PPP协议应用到了以太网方式的宽带接入上,对整个交互过程并没有改变。但是PPPoE继承了通过用户名/密码进行网络接入的传统方式,并保持了后台业务开通以及RADIUS认证/计费的过程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协作多点传输和接收(CoMP)技术的多发随机接入流程,并根据 随机接入的目的和业务类型设计了接入优先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随机接入方案, 对 不同类型的随机接入请求提供不同的接入机制,以保证边缘用户的接入性能和满足不同业务 的QoS需求。仿真结果表明,与LTE标准随机接入方案相比,该方案对系统整体接入性能略有 提高,且大大提高了边缘高优先级用户的接入性能。  相似文献   

8.
从介绍用户接入技术的演进入手,详细阐述了IPoE系统及其组成,从终端支持、报文开销、组播复制、用户冗余等方面对IPoE和PPPoE系统进行了对比,并描述了BNG设备的设计考虑,最后提出了业务承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Internet正面临IPv4地址耗尽,网络向IPv6演进的过程中.重点分析固定网络向IPv6演进过程中,用户侧家庭网关设备在双栈接入场景下面临的3个新的安全问题,包括IPoE业务通道防护、双栈用户地址溯源、管理口双栈地址防护.针对性地提出了3个安全防护技术方案,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案和验证结果,可以提升家庭网关设备在双栈接入环境下的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FTTH终端一般为非信任终端,需要经过边缘接入控制设备BAC来接入软交换话音网络。本文通过分析在FTTH模式下BAC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BAC的安全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11.
简要阐述了现关口局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某电信运营商网络为例,通过对网络结构现状、综合关口局建设基本思路及比较优势、建设方案及其比较、话路组织及话务承载的介绍,详细论述了综合关口局建设方案的基本内涵及适用场合,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其朋 《移动通信》2014,(16):16-20
通过分析WAP网关由于移动互联网大流量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对网关实施业务分流、网络架构云化改造、系统功能完善的改造措施,并建议下一步向综合流量网关演进。  相似文献   

13.
范波勇  张治元 《通信技术》2012,(9):67-69,75
随着现阶段码分多址(CDMA2000)网络业务的大力发展,传统的公众电话交换网(PSTN)关口局已经不能满足大业务量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软交换架构的综合关口局。根据CDMA综合关口局进行系统组网的工程实践,介绍了综合关口局的信令点代理模式(SEP)组网和信令点转接模式(STP)组网,分析了两种信令组网的优劣势,提出了两种信令组网的应用场景。研究结果为CDMA综合关口局组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阶段码分多址(CDMA)网络业务的大力发展,软交换架构的综合关口局被大量采用。其具有CDMA网络寻址功能,所以组网方面更加复杂。根据CDMA综合关口局进行系统组网的工程实践,在了解综合关口局整体组网的基础上,介绍了综合关口局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组网方案,分析了SIP组网应遵循的基本技术要求,提出了SIP组网的应用场景。通过现场大话务量测试,得出SIP组网情况下软交换关口局的话务负荷正常和设备性能稳定。研究结果为CDMA综合关口局SIP组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谢胜军  蔡利平  殷锋 《通信学报》2013,34(Z2):29-156
分析了高校多校区分布式数据中心现存互联问题,在传统单侧网关和RHI+网关分离互联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DDNS+网关分离的互联思路,以前端DDNS技术实现业务流量站点的选择,利用SLB设备配合VMware实现用户访问的不间断。在实验环境中,在线或新上线用户在虚拟机漂移前后能够快速访问到数据中心的同一种业务,适用于业务流量大、IP规划复杂、连续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该互联方法必须在数据中心的边缘增加DDNS设备,在两地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侧旁挂SLB设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和IPoE系统的结构;将IPoE和PPPoE系统进行对比,对BNG设备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对上海贝尔端到端BNG网络解决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介绍了企业级IP电话网络的系统组成,详细描述了IP电话网关IP电话网络中作用,并分析了IP电话网关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王懿  胡晓宇 《电信科学》2012,28(4):105-109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融合业务需求应运而生,单一业务进入单一业务子网的"烟囱型"网络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多业务子网的融合互通问题由此产生。本文主要研究了业界主流的基于应用层的代理技术、基于网络层的融合技术和基于家庭终端跨接技术实现的多业务子网融合解决方案。结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IPTV业务的实际需求,创新地提出了基于全路由家庭网关实现多业务子网融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A great interest in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has been noticed by the research community. General goals of vehicular networks are to enhance safety on the road and to ensure the convenience of passengers by continuously providing them, in real time, with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options such as routes to destinations, traffic conditions, facilities' information, and multimedia/Internet access. Indeed, time efficient systems that have high connectivity and low bandwidth usage are most needed to cope with realistic traffic mobility conditions. One foundation of such a system is the design of an efficient gateway discovery protocol that guarantees robust connectivity between vehicles, while assuring Internet access. Little work has been performed on how to concurrently integrate load balanc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and fault tolerant mechanisms into these protocol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reliable QoS‐aware and location aided gateway discovery protocol for vehicular networks by the name of fault tolerant location‐based gateway advertisement and discovery.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is protocol is its ability to tolerate gateway routers and/or road vehicle failure. Moreover, this protocol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spects of the QoS requirements specified by the gateway requesters; furthermore, the protocol insures load balancing on the gateways as well as on the routes between gateways and gateway clients. We discuss its implementation and report on its performance in contrast with similar protocols through extensiv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the ns‐2 simulator.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根据码分多址(CDMA)综合关口局进行系统组网的工程实践,介绍了综合关口局的1+ 1主备容灾组网和1+1互备容灾组网,分析了两种容灾组网的优劣势,提出了两种容灾组网的 应用场景。通过现场大话务量测试,得出1+1主备容灾组网下单网元的话务负荷比1+1互备容 灾组网高了将近1倍。研究结果为CDMA综合关口局组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