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2006年11”月至2009年7月我院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根治性。方法:分析同期57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腔镜组)与135例传统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个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出血、吻合口漏、肠梗阻、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及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延长(205.9±63.7)min vs(168.9±57.9)min,(t=3.931,P=0.000);腔镜组出血量(157.5±143.6)ml明显少于开腹组(239.6±284.3)ml,(t=2.069,P=0.040);术后排气时间腔镜组(2.98±1.1)d少于开腹组(3.83±1.1)d,(t=-4.861,P=0.000);术后住院时间腔镜组(10.9±5.2)d少于开腹组(14.2±12.0)d,(t=-2.693,P=0.008)。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45-的术式.能达到肿瘤根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洪成 《当代医学》2014,(10):48-49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蒙山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腹腔镜组和常规手术组(n=30),给予常规手术组患者实施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给予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4±0.1)d,出血量为(81±12)ml,住院时间(5.9±0.8)d,而常规手术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2±0.2)d,出血量为(137±15)ml,住院时间(13.4±1.2)d腹腔镜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低于常规手术治疗组(P<0.05)。而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以及存活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效果显著,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大肠息肉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大肠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采用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双镜联合治疗患者,其中结肠镜定位腹腔镜肠段切除或根治术13例(81.25%),手术时间130~195 min,平均(153.4±20.3)min;术中出血量10~100ml,平均(38.1±27.3)ml。腹腔镜监视下结肠镜下切除3例(19.75%),手术时间65~100 min,平均(85.0±18.0)min,几乎无出血。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吻合口漏1例。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为30~60 h,平均(46.3±9.3)h。术后住院4~11 d,平均(7.3±2.3)d。术后随访3~23个月,16例结肠镜随访无新发病灶。结论结肠镜结合腹腔镜治疗大肠息肉,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扩大了内镜治疗的适应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良性卵巢肿瘤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剖腹手术组,各90例。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和剖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9±1.4)ml、(44.8±2.9)ml,手术时间分别为(59.8±3.7)min、(74.7±4.9)min,患者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5±2.4)h、(24.3±3.6)h,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8.1±2.7)h、(26.4±10.1)h,拔除尿管时间分别为(10.2±3.7)h、(28.7±9.1)h,住院时间分别为(6.0±2.0)d、(9.0±3.5)d。腹腔镜手术组均优于剖腹手术组(P〈0.01)。结论与剖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良陛卵巢肿瘤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选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下横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7年2月~2013年5月行横结肠癌根治术59例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腹腔镜辅助下横结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29例,开腹手术组(开腹组)30例,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清扫淋巴结数、切口长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病人失血量少、切口长度短、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P<0.05);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住院费用、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横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结肠癌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根治术组,n=34)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n=34),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59(28.6±13.8)岁。7例行开放手术,11例行后腹腔镜手术。结果:1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15年.肿瘤无转移和复发。开放手术组肿瘤最大径(5.1±1.5)cm;手术时间(128.6±31.3)min;估计出血量(132.9±46.8)ml;术后住院天数(10.0±2.3)d。后腹腔镜手术组肿瘤最大径(4.9±2.0)cm;手术时间(59.1±23.0)min;估计出血量(16.4±8.1)ml;术后住院天数(6.0±1.5)d。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多无临床症状,B超、CT、MR可提示肾上腺区实性肿物,确诊靠病理。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行腹腔镜手术优于行开放手术。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朱理仁 《当代医学》2014,(32):41-42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中医院收治的4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3)。对照组患者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08.3±21.1)MiN,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腹腔gl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91.3±158)mL、(272.4±977)mL、(8.1±1.7)d、(41.5土10.3)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结肠癌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陈士平 《中外医疗》2014,(35):103-104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腹腔镜进行辅助操作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该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拟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0例,以接受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者为开腹组,以接受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者为腹腔镜组。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为(136.12±12.96)min,(102.36±17.37)ml,(2.11±1.03)d,(7.23±2.17)d均明显短于开腹组的(162.26±19.57)min,(126.31±26.23)ml,(3.17±1.18)d,(11.27±2.21)d(P〈0.05),同时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此外腹腔镜组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为13.33%及10.00%,与开腹组的16.67%及10.00%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可有效的改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规开放肾癌根治术及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55例(腹腔镜组)和开放肾癌根治术患者30例(开放手术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切口长度[(8.8±2.6)、(15.1±1.3)cm]、术中出血量[(52.2±15.3)、(195.1±28.6)mL]、术后开始进食时间[(33±11)、(69±15)h]、术后下床后动时间[(31±13)、(74±17)h]、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2.2±0.7)、(4.1±1.2)d]、术后住院天数[(5.4±1.2)、(9.0±1.8)d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4%、16.7%)等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手术时间方面[(103.3±16.9)、(120.4±18.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较开放根治。肾癌切除术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方面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的腹股沟斜疝的患儿200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各10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传统手术方式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①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9±6.8)mL]少于传统手术组[(37.2±2.0)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27.3±9.4)min、(4.5±1.1)d、(1.3±0.2)cm]短于传统手术组[(45.2±17.6)min、(7.6±1.5)d、(2.5±0.4)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100),传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恢复好、对精索损伤小等优点,是小儿疝气治疗的微创术式,并且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配合对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 =21例)和观察组(n =21例),对照组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配合临床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余志龙 《当代医学》2014,(32):32-33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n=61),手术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术,联合组采用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分析2组手术情况。结果所有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平均出血量为(24±1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6~24h。手术组的手术开始至腹腔探查时间(26.81±4.46)min,手术时间(74±12)rain,观察孔长度(27.08±3.41)mm,术中并发症22例,住院时间(76±1,2)d,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采用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再发粘连的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胰岛素瘤切除术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收集分析临床资料,2004年7月至2013年11月共51例胰岛素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腹腔镜组,14例)和开腹胰岛素瘤切除术(开腹组,3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结果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肿瘤直径[(1.55±0.66)cm vs (1.57±0.54)cm]、术中出血量[(47.85±40.03)mL vs(57.89±34.73)mL]、手术时间[(177.30±63.00)min vs (161.38±51.91)min]、术后住院天数[(13.0±5.39)d vs (15.97±8.91)d],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并发症仅见1例胰漏,开腹组合并胰漏3例,术后出血1例,胸腹腔积液8例,其他并发症4例,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术后随访中,腹腔镜组随访3~65个月,复发1例(46个月),开腹组随访6~69个月,复发2例,平均复发时间为34.5个月,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胰体和胰尾的胰岛素瘤行腹腔镜下单纯切除,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开腹有并发症少、术后住院天数略缩短、复发时间略延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的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45例与开腹结肠癌手术3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情况.及术后的住院时间、需要止痛的时间、可以进食的时间、1年生存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需要止痛的时间、可以进食的时间分别为(162.4±10.5)m1、(9.70±1.68)d、(1.4±O.4)d、(2.3±0.5)d,对照组分别为(196.5±45.2)ml、(12.98±1.54)d、(2.8±0.5)d、(4.0±l.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切缘阳性率、1年生存率方面,实验组分别为(165.4±10.5)min、(10±2)枚、0%、100%,而对照组为(163.5±11.4)rain、(10+2)枚、0、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治疗结肠癌方面比较起来,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最终确定最佳根治结肠癌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根治术(腹腔镜组)患者34例,开腹手术(开腹术组)患者38例,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9.0±13.1)min长于开腹术组患者的(166.0±15.9)min(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短于开腹术组患者(P〈0.05),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术组患者(P〈0.05),而淋巴结个数多于开腹术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吗啡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术组患者(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略高于开腹术组患者(P〈0.05);术后随访9~39个月,平均随访(30.1±10.7)个月,无失访病例,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5.8%(2/34),显著性低于开腹术组患者的23.7%(9/38)(P〈0.05);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8%(2/34),显著性低于开腹术组患者的26.3%(10/38)(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肺部感染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4%(11/34),显著性低于开腹术组患者的63.2%(24/38)(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且价格相对较昂贵,但术中出血少,且术后康复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所以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经济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8.
刘振宇 《大家健康》2016,(7):195-196
目的:探讨传统根治术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传统根治术,给予观察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03±2.16)d,术中出血量为(135.21±53.6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63.78±17.64)d,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致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则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分别为(72.5±12.5)min、(90.2±3.2)mL、(11.2±2.1)d以及8%,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3.7±3.7)min、(124.6±2.9)mL、(17.4±1.8)d以及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治疗中,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地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从而评价后腹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2月治疗的患者184例,包括43例肾脏切除术、47例肾上腺手术、37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57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患者,随机分为后腹腔镜组和开放式手术组,每组各92例。后腹腔镜组患者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开放式手术组患者,行常规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后腹腔镜组患者与开放式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输血例数较少,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拔除引流管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术后后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开放式手术组(5.4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982,P〈0.01)。结论后腹腔镜较传统手术在泌尿外科运用时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