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小麦"三圃一田"是指小麦穗行圃、穗系圃(原原种)、原种圃和良种田。目前和田地区普遍采用三年三圃制,即穗行圃、穗系圃、(生产原原种)—原种圃(生产原种),供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油茶资源收集圃营建的步骤,包括收集圃所在地的选择、圃地的前期准备工作、油茶资源的收集过程等。同时探讨了油茶资源收集圃建成之后,林地抚育、病虫害防治和圃地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一直是克州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种植2万余公顷。我站于2005年提出对新冬22号进行三圃提纯(穗行圃、穗系圃、原种圃)、二级供种(县、乡)、二代冬小麦(大田冬小麦代数不高于2代)进大田的目标,历时5年,已建立新冬22号穗行圃0.7公顷,原种圃2.5公顷,种子田564公顷,  相似文献   

4.
圃地设立的目的是培育播种苗和移植苗。圃地设立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和产量。运用科学实用的新技术设立圃地,对培育苗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圃地设立首先要正确选择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土壤条件、自然水源;这是设立圃地前必须认真对待的工作。因此,有必要针对圃地设立的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着重分析设立圃地时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使广大经营者对圃地设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本文就林业圃地设立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原原种繁殖原种。原种即应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和种子企业、农场、种子生产专业村合作,采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场+生产基地”联合体,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至2013年,洛麦23在黄淮麦区南片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利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13.7亿元。  相似文献   

6.
皖麦19育种家种子生产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皖麦19典型特征选择单株,建立株行圃、株系圃和原种圃,并提出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始建于1979年,1987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2002年改扩建,现拥有龙眼圃地52.3亩、枇杷地55.7亩。龙眼枇杷圃建圃30多年来,经过几代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特别是近年在国家国债项目,科技部、农业部及相关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龙眼枇杷圃的建设与研究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库(圃)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管理》2017,(3):41-44
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库(圃)建设运行现状,针对平台库(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库(圃)进出机制、制订分类管理方案、构建库(圃)运行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等建议,以期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进一步规范库(圃)的建设和运行,促进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的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9.
通过3年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茶香月季简约化培育技术,具体内容包括圃地选择、圃地规划设计、品种选择、建圃、圃地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苗木分级和包装等方面,以期为提高月季种苗培育的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圃地选择、圃地处理与做床、插穗采集、硬枝扦插及扦插后管理等方面总结柳叶蜡梅圃地硬技扦插技术,以为提高其绿化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皖南山区金森女贞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圃地选择、圃地整理和土壤消毒、插穗采摘与处理、扦插入圃等方面介绍了皖南山区金森女贞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该地区金森女贞扦插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用单行法评鉴水稻育种品系的叶稻瘟和穗颈稻瘟病抗性,大多数参试品系在旱地圃和水田圃均表现相同趋势。在水田圃中感病的品系在旱地圃也感病,在旱地圃中抗病的品第在水田圃中也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13.
<正> 良种繁育任务,一是加速繁育种子,二是保持良种的种性。按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作物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繁育作物原种一般采取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三年三圃制。自1987年我场被定为省级种子基地后,小麦的提纯复壮一般采用穗行圃和原种圃二年二圃制。这样生产原种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1988年我场收获穗行圃556亩,除选部分优行进入穗系圃外,大部分经选择后进入原种圃。这样1989年收获原种圃1万亩,穗系圃559亩,穗行圃579亩。在二年中原种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增加了效益。但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三圃田"是指小麦穗行圃、穗系圃、原种圃。目前普遍采用三年三圃制,供应小麦大田生产。通过小麦"三圃田"建设,保持现有小麦品种的优良性状,加快小麦良种推广,从而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本人根据小麦良种繁育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三圃田"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明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菌圃微生物对优势真菌蚁巢伞Termitomyces heimii生长的影响,可为深入研究白蚁菌圃微生态提供实验参考,对人工栽培蚁巢伞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方法  使用寡营养培养基分离菌圃微生物。细菌方面,通过探究细菌发酵液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菌液中新生成的可溶性糖类物质,初步明确菌圃细菌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真菌方面,采用对峙培养手段探明蚁巢伞与其他菌圃真菌的互作情况。  结果  从黑翅土白蚁菌圃中共分离8种细菌及12种真菌杂菌,发现菌圃内存在大量蚁巢伞孢子。菌圃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促进蚁巢伞生长,在其影响下蚁巢伞菌丝呈现纽结凸起,菌丝生长速率相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最高提升0.033 cm·d?1(P<0.01)。而菌圃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抑制蚁巢伞生长,Burkholderia sp. (待定)抑制效果最为显著,使得蚁巢伞几乎无法生长。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菌圃细菌发酵液新生成大量可溶性糖类物质,表明菌圃细菌具备降解木质纤维素并将其转化为寡糖的能力。蚁巢伞与菌圃真菌杂菌的对峙培养表明:菌圃内真菌杂菌抑制蚁巢伞生长,一旦菌圃开始消亡,真菌杂菌(如多种霉菌)将快速占领菌圃。  结论  分离的78.9%菌圃细菌可促进蚁巢伞生长,而分离的所有真菌杂菌均抑制蚁巢伞生长,可见,菌圃微生物对蚁巢伞存在明显调控作用。图5表2参18  相似文献   

16.
西瓜插蔓繁殖,可根据瓜蔓来源考虑设采蔓圃或不设采蔓圃。设采蔓圃时,应利用温室、火坑或电热线提前育苗,培养出健壮母株方法与早熟栽培中的苗期管理相同。不设采蔓圃时。一般结合西瓜的保护地栽培(如温室、塑料大棚或中型拱棚等),利用整枝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圃地选择与规划、整地坐床、扦插建圃、土肥水管理、密度管理、留条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条贮藏、防火护圃、档案建立等方面对新疆杨采穗圃营建及经营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一般采取3年三圃制和2年二圃制提纯,但是三圃制提纯不但周期长,而且制种成本较高。所以现在大多数种子企业对小麦原种制种一般都采用"二圃制"循环制种技术。一、单株(穗)选择1.单株(穗)选择材料材料来源于本地或外地原种圃、种子繁殖田。也可专门设置选种圃,稀条播种植,以供选择。2.单株(穗)选择的重点所选单株(穗)必须具有原品种典型性和丰产性。3.田间及室内选择①株选分2步进行,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抗病性和抽穗期等进行初选,做好标记。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热带农业》2010,(3):I0009-I0009
农业部儋州热带牧草种质圃源于热带牧草研究中心儋州试验田。目前该种质圃已经成为国家级热带牧草种质圃,是我国最大的热带牧草活体保存中心。种质圃面积200亩,保存种质605份。有隔离棚93平方米,网室825平方米,玻璃房74平方米,田间试验室166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从原种生产方法、单株选择、建立株系圃、建立原种圃等方面介绍了苏裸麦1号原种的生产技术,为此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