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前言 在气缸套行业中,大部分生产厂家使用的无心磨床是本溪第二机床厂和险峰机床厂生产的M1083和M1083A。 在加工薄壁气缸套中,磨削外圆是比较精细的一道工序。干式气缸套壁薄,磨削过程中容易变形,进刀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气缸套外圆极易出现腰鼓形,存在一定的锥度,直接影响气缸套的外观质量。此外,干式气缸套又不能用常规量具检测,需要购置专用量具。 设计本夹具的目的主要是磨削薄壁气缸套外圆时,加强工件的刚性,提高加工效率,减小工  相似文献   

2.
1问题提出精车气缸套外圆一般采用液性塑料和弹簧套筒两种形式夹具.由于弹簧套筒式夹具定位精度低,不能保证加工后气缸套内外圆同轴度的要求,所以同行业中广泛采用液性塑料夹具,但塑料夹具管理维修复杂,塑料易渗漏,夹具外圆易破裂,且塑料老化后夹具就不能使用,为此分厂技术组设计了一种新型夹具,可取代液性塑料夹具.  相似文献   

3.
1、前言气缸套内表面珩磨加工是加工气缸套的关键工序,其加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效果.众所周知,珩磨夹具的好坏是影响气缸套内表面珩磨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 传统珩磨夹具1 如图1,端面夹紧类夹具,它以缸套凸肩上端面及凸肩外圆表面作为定位面,并夹紧小头端面.这样在气缸套的全部长度上受压应力,易使缸套变形,同时在珩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气缸套受热后也不能上下膨胀.  相似文献   

4.
1 气缸套外圆的综合检具我厂加工的一种湿式铸铁气缸套,外圆的尺寸精度高,公差小,所以用千分尺来检测.主要检测气缸套支承肩外圆、上下腰带外圆见图1.每天用4分尺检测1200只气缸套,由于数量大,人的疲劳产生误判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框架式综合检具,可以一次检测完气缸套的外圆尺寸精度,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的6110A等各种湿式气缸套年产量达到56万只,由于气缸套内孔与外圆的上,下腰带同轴度以及外圆上、下腰带圆柱度要求较高(见图1),采用弹簧套筒等自动定心夹具,满足不了精较内孔以后车外圆各工序(C7620和C7632多刀半自动车床)和精磨上,下腰带各工序(M131磨床)的工艺要求精度,为此我们设计制造了用于加工外圆和精磨上、下腰带各工序用的自动定心液性塑料夹具,并且在结构上  相似文献   

6.
气缸套是内燃机内部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其内外圆的同轴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艺要求。以气缸套内孔定位的液塑夹具是一种较先进的夹具 ,能够满足该项要求。该夹具结构简单 ,制造精度易于保证 ,成本低 ,制造周期短 ,使用方便 ,效果较好。1 液塑夹具结构及工作原理图 1所示为加工工艺流程中的气缸套半成品图 ,为了满足同轴度要求 ,我们使用了液性塑料夹具的结构 ,如图 2所示 ,工作原理如下 :工艺安排加工上腰带尺寸 115 .3+ 0 .15  0 和下腰带尺寸 114 .3+ 0 .15  0及支承肩外圆 12 1- 0 .14 5- 0 .2 4 5等部位 ,液塑夹…  相似文献   

7.
我厂每年为朝柴配套生产的6102B、6105等各种干式气缸套达86万只(见图1),随着柴油机向中大功率方向发展,对柴油机干式气缸套的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干式气缸套在机械加工中最难达到的技术要求,就是支承肩下端面对气缸套外径的跳动以及内、外圆的壁厚差和形位公差要求。以前我厂通常采用弹簧套筒夹具和液性塑料夹具装夹加工,由于弹性弹簧套筒存在着制造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从而造  相似文献   

8.
气缸套是柴油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机械强度和几何形状位置公差要求比较严。图1就是我厂生产的一种6113气缸套新产品,外定位圆上的上腰带和下腰带与气缸套内孔中心线的同轴度,以及圆柱度要求较高。采用弹簧套筒等自动定心夹具满足不了工艺上精磨上、下腰带的需要,所以我们设计了在普通M1332B磨床上使用的自动定心液性塑料夹具,保证了气缸套的同轴度和圆柱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气缸套行业,诸多厂家气缸套磨外圆均采用普通外圆磨床,原外圆磨床头架,主轴刚性和精度很差,用尾架顶尖顶住夹具芯轴,装卸工件频繁,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头尾架中心偏差造成气缸套磨外圆加工精度难以保证(见图1)。 为达到气缸套外圆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我们将头架改装成刚性主轴传动(图2)。夹具芯轴直接装在主轴上,不需用尾架顶尖。内涨夹紧由主轴后部油缸控制,操作方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多年来,经多家兄弟厂使用证实,气缸套磨外圆加工精度完全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气缸套行业里,以我厂为代表的采用随行套夹具加工干式薄壁成品气缸套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由于随行套夹具制造成本高,寿命短,操作不方便的局限,因而不易进行大规模生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加工干式薄壁气缸套专用精镗孔液体塑料夹具。 如图所示,该夹具主要由夹具体1,滑柱3、连结体4、支承衬套6、限位垫块8、上薄壁套9、下薄壁套10及液体塑料11组成。上、下薄壁套9和10经液氮冷冻后装入夹具体1,其常温过盈量为0.16~0.18mm。支承衬套6上开一轴向短键槽,位于中部,用以按装限位垫块8,槽宽为限位垫块的宽度a与夹紧时支承衬套圆周最大位移量2π·△r之和,其中△r为支承衬套内孔工作半径与所夹最小工件外圆半径之差,且△r≤0.04mm,否则易损坏夹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采用珩磨磨头的涨缩机构原理改造气缸套珩磨用气包夹具和外圆加工用内撑夹具,通过改进提高了夹具的夹紧精度,减少了工装的更换次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干式气缸套精车支承肩夹具的结构及保证支承肩下面端对基准外圆的跳动量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我厂加工的干式铸铁气缸套,内孔的尺寸是在M4216老式珩磨机上加工的。操作时,必须提前把干式铸铁气缸套压入随行套里,珩磨时靠油缸压紧随行套。测量工件时,必须松开夹紧,把随行套从夹具里拿出来测量。加工一个工件得反复把随行套从夹具里拿出来好几次测量,很麻烦。这种操作方法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而且气缸套的壁厚差也往往达不到工艺要求。为此我们设计了可移动夹具珩磨气缸套,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件的尺寸精度也达到了工艺要求,效  相似文献   

14.
气缸套外圆加工普遍采用涨瓣式夹具,这种模具在夹紧时,会使气缸套产生轴向移动,轴向无法定位,因而不能同时车两端。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珩磨头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车外圆夹具。用于干式气缸套加工,效果很好。 如图所示,该结构夹具主要由夹具体2、弹簧3、支撑体4、活动锥轴6及拉杆9组成。夹具体断面呈六棱柱形,均匀分布6个槽宽b、长为a,分别与6个支撑体4配合,支撑体4可在a×b槽中内外自由滑动。夹紧时,拉杆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拉动锥轴向左移动,迫使支撑体外移,夹紧工件。松开时,拉杆向右移动,锥轴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右移,支撑体在拉簧的作用下被拉回位,松开工件。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在气缸套大批量加工的整个流程中,外圆加工的工装夹具已发展得相当完备和成熟,而对于内孔加工来说,在DGT52等镗孔设备上,目前传统的定位装置——固定定位座实际上很难实现以缸套凸肩大外圆精确定位缸套中心的作用。为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只能通过加大内孔加工余量和精镗后工序的外圆加工余量来进行弥补;如此以来,不  相似文献   

16.
本气缸套铣加工液压夹紧夹具,芯轴安装在底座上,锥头内孔安装在芯轴上,涨套一端与芯轴配合,涨套另一端与锥头配合,拉杆穿过芯轴内孔,拉杆一端伸出芯轴末端连接锥头并锁紧,活塞杆一端连接在活塞上,活塞杆另一端穿过底座内孔连接拉杆.本气缸套铣支承肩外圆工序用液压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缩短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气缸套生产线上粗车外圆切两端工序所使用的夹具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了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夹具的结构及其零件进行了改进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降低的气缸套成本,我们部分改变了干式铸铁气缸套传统的加工方法,省掉了两道工序及操作者.现介绍如下:1 工艺流程的改进原工艺流程是:粗车缸套外圆→粗铰孔→平两端面车定位圆→二次铰轧……倒缸套内孔角……现工艺流程是;粗铰孔→粗车缸套外圆→二次铰轧……新工艺流程取消了“平两端面车定位圈”和“倒缸套内孔角”工序.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的提出 我厂生产6102系列干式薄壁气缸套已有十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年当中,我们却始终延用传统的弹簧套筒夹具,以精铰后缸套内孔定位夹紧车支承肩上、下端面。由于检测基准与加工基准不一致,故使成品缸套的支承肩上、下端面对外圆中心线的跳动量(即摆差)长期以来处于非受控状态(GB1150-82规定为 0.03mm)。 为使摆差处于受控状态,我厂在吸收同行业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以外圆定位夹紧的精切干式薄壁气缸套支承肩专用液性塑料夹具,并于1993年正式通过了厂级技术鉴定。2 夹具结构与工作原理 夹具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主要件为前薄壁套1。后薄壁套2和夹具体3。套1与套2的内径尺寸与干式缸套精磨后外圆尺寸一致,配合间隙0.08~0.10mm,夹紧环段壁厚1.2mm。夹具体3与套1及套2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10~0.12mm。 柱塞4与机床夹紧油(气)缸连结,夹紧时,柱塞4推动液塑7向各处传递。其压力为:压力=(机床油(气)缸面积/柱塞面积)×夹紧油压。此时液塑7圆周施力于套1及套2,使夹紧段处向内收缩,以完成夹紧动作。松开时,柱塞被拉回位,液塑腔压力回降、至初始状态,夹紧段回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在内燃机进、排气门生产工艺中 ,气门盘外圆是下道光车圆弧工序的主要定位基准 ,为了保证下道工序的加工要求 ,就必须对气门盘外圆的质量加以控制。图 1是常用的一种气门盘外圆车削不停车手动夹具 ,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更换夹头方便的特点 ,但存在着工件跳动量大、效率低、操作者劳动强度高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我们经过不断的努力 ,现设计了一种新型气门盘外圆车削不停车液压夹具 ,它不仅较好地满足了气门盘外圆车削的技术要求 ,而且还可以充当气门盘端面车削夹具来使用 ,达到了一者两用的效果 ,参见图 2。 1 主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