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强夯试验的现场数据,建立了单点夯沉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模型,揭示了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岩土体变形的结构耗散理论,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夯击能对系统的有效进化作用随夯击数的变化规律,并以此解释了夯沉量-夯击数的关系曲线规律,进一步阐明了强夯加固地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基坑工程项目中,特别对于高填方项目,基坑处理主要的技术手段是强夯法。通过现场施工、理论分析对强夯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一种强夯的技术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了强夯的技术,总结了夯击能和夯击次数,形成了夯击方案;(2)研究了强夯设计参数,确定夯击次数、夯击点的布置及有关注意事项;(3)研究了强夯的施工过程,确定了施工流程,提出了在施工测量、夯点放样、夯点作业的注意事项;(4)根据工程经验,总结了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保证了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李保华 《建筑施工》2005,27(11):17-18
为了满足以夯击能8 000 kN·m强夯加固地基深度>14m的设计要求,通过工程实践,阐述了采取加大夯距、增加点夯击数、增加夯击遍数的技术措施,同时突破规范规定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的停锤标准,而以夯坑深度控制为主.夯后土层物理力学性能实测表明,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强夯冲击作用的能量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结构动力学理论研究得到的强夯边界问题解答为基础 ,采用能量积分的方法 ,获得了夯击能量吸收效率问题的理论解。论证了夯击效能和夯击因素的关系 ,以及夯击因素的限制条件。对选锤提出实用建议。对强夯能量分配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阳煤集团寿阳乙二醇项目的地质条件,从夯击步数、夯击能、夯点布置、强夯施工等方面,阐述了强夯法在该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指出强夯法能显著改善地基承载力,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方沿海滩涂土质特点,使用ADINA软件对某围填工程在不同强夯参数下地基强夯处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影响分析,分别计算了不同夯击能下强夯影响深度,得到了最佳的夯击能,并与规范计算的夯击能进行了比较,两者较为接近,表明模拟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可靠性。使用最佳的夯击能,计算了不同夯击次数下夯锤底部的沉降量,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较为吻合。有限元模拟计算表明,在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会出现隆起,隆起量与夯坑距离成反比,有限元模拟计算了强夯处理后地基的工后沉降,结果表明地基稳定性得到了较大增强,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夯扩桩基础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祥  彭振斌 《建筑技术》2004,35(3):206-207
夯扩桩是在普通沉管灌注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桩端经过夯击扩大形成夯扩头以提高桩端阻力和桩承载力。夯扩桩以桩端支承为主,桩侧摩阻力为辅;以单桩承载力为主,同时起挤密和加固地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土工基础》2014,(5):91-95
某工程场地由一定膨胀性的粉质粘土和粘土回填形成,最大深度达8m以上,设计采用强夯法处理。为掌握深厚粘土强夯施工参数是否合理可行,依据不同的回填深度,选用不同强夯试夯参数,对试夯后回填土性状进行了测试和分析。从试夯结果分析可知,处理6~8m回填深度区域,夯击能3000kN·m、间距6m的夯击参数在处理效果上优于夯击能2000kN·m、间距5m,深厚回填粘土的强夯处理,参数选取上优先考虑处理深度,通过调整夯点间距、夯击点数达到施工各项参数的最优组合和处理效果。实践证明,开展试夯工作在强夯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夯沉有实夯型(夯实型)与虚夯型(非夯实型)之分文中给出夯沉与夯实间的函数关系,虚夯时,这种关系被打破,同时出现地面异动,欲使夯击范围各处土体密实程度均一,以采用"末击(或二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某值"作为停夯标准较合适,并且夯点间距要适当,文中给出了"间距"的计算公式.最后一节谈"充分夯实"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于建勇 《安徽建筑》2013,20(1):63-64
研究了夯扩灰土挤密桩的加固效果及不同夯击能对挤密效果的影响,得出桩间距为1.15m时,夯扩灰土挤密桩的有效挤密影响范围约为1.3D,增加夯能可以加强夯击的挤密效果,但对于降低湿陷性系数没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罗青跃  徐艳 《山西建筑》2005,31(14):86-87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夯扩桩的设计作了详细阐述,探讨了夯扩桩基技术的施工工艺及试桩情况,并对夯扩桩的经济分析作了介绍,指出夯扩桩同其他桩型相比,具有质量稳定性好、节省钢材、适用范围广、工效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梁珍  屈新龙 《工程质量》2009,27(12):40-42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可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了采用当地天然砂砾为材料的夯扩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的流程及施工要点,强调了质量要求。该工程的成功应用对于指导本地区其他公路的地基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韩森林 《山西建筑》2006,32(21):114-115
以一工程试验段为例,从试验段强夯施工的步骤、施工注意事项、检测手段、试验段结果多方面介绍了强夯法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提出了强夯法应用的优缺点以及安全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罗培新 《山西建筑》2006,32(16):81-82
简述了强夯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强夯置换法处理松软地基的施工工艺及方法,并对其地基处理效果做了检验,阐明了该方法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王永安 《山西建筑》2005,31(12):69-70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原理及作用,介绍了强夯技术的施工工艺,并对其检测技术作了探讨,指出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军 《山西建筑》2007,33(34):104-105
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提出采用强夯和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案,阐述了强夯法加固地基技术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分析了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的作业机理,详细介绍了强夯施工工艺,指出该方案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军 《山西建筑》2009,35(29):111-112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一种深层地基特别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强夯地基处理,从强夯地基处理设计、施工技术参数、技术规范要求、施工要点、施工工艺及配套设备等全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以推广强夯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戴淑琴 《山西建筑》2001,27(1):53-54
介绍了用强夯法加固建筑、生活垃圾地基施工经验,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从工程地质概况,强夯设计参数,施工参数,施工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及检测加固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此方法具有工期短、造价低、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等特点,而且对于节省建筑用地、保护环境、造福人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气动夯管法施工水平冻结孔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动夯管法以其地层适应性强、对地表影响小、操作方便、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在水平冻结孔施工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介绍了气动夯管法施工水平冻结孔的工艺原理及施工工艺。简介了近年来用该技术施工的主要工程概况,并与钻进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经过对比分析,在松软、含水量大的地层中,采用气动夯管法施工水平冻结孔比钻进法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以其经济、施工速度快且适用性广而被工程界广泛应用,其加固效果不仅与强夯的施工参数有关,还与被加固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某工程施工前在现场选取两个典型试验区进行8000kN.m超高能级强夯下加固效果的对比试验,探讨了湿陷性黄土的含水量对强夯效果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由于地层层序等工程地质条件差异对强夯主加固深度产生的影响,为下一步指导大面积的强夯施工和加固同类地基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